優點:
-輕(雖然未算最輕-A7第一代最輕)
-細(雖然未算最細)
-平(以定價計, $10880, 肯定當今最平)
-2600萬像素剛剛好, 對得住呢個價.
-配支35/1.8好sharp, 散景十分淺.
-色系好(我玩過Canon, Nikon, Sony, 因為色系, 所以最後選擇Canon, 本人影人像為主)
部機拍片好方便, 主力用來拍片
-有touch mon
-有扭mon, 扭到可以自拍, 冇一個品牌既FullFrame mirrorless 做到(佢地連自拍都唔做, 留個咁大既漏洞, 咁就比canon切入左) . 扭mon好處是靈活, 打橫打直部機都可以做高炒/低炒/自拍.
-4779個對焦區(不是4779個對焦點, 因為DuelPixelCmos, 就是2千6百萬個對焦點, 呢樣野冚世界寫錯)
-快門聲好輕微,震動好輕微,什至比我用過的APS-C機m50仲細聲。震動越輕微對拍照影響越少。
-三個轉盤調參數,機身兩個,鏡頭一個,可以自訂功能,我set左分別控制光圈/快門/曝光補償。
-新Fv mode,覺得好好用,再多手動參數,兩個轉盤控制到。
-有mic插頭同時有耳機插頭,部機可以一邊錄影錄音,一邊即時聽返收音收成點。呢一點對專業拍片者好重要。而且呢個功能係m50未有,而RP 有了。
-續航能力不差,我試過充滿電可拍接近400張相片(下面我會詳細講)
缺點:
-呢個價位, 就算再多缺點, 都已經唔係缺點. 現在只是按建議零售價去想, 但遲下跌到一萬以下, 更吸引.
-沒有GPS, 如果呢部係公認既6D-R版, 應該要有GPS.
-人像模式當中cut 走了美肌功能,明白是入門機定位如m100/m50先需要有,但冇都有少少唔方便。m50美肌功能做得都幾自然,適合相機直出JPG
-以前m50有一個wifi制一按直接開wifi,就過相,RP沒有,要入menu開wifi
評價:
我上過ShowRoom玩過真機, 我2月22日訂貨,仲訂左Body+RF 35/1.8, 2月27日急不及待取機。
真正的續航能力,官方數字是250張,是根據CIPA標準測試,方法如下:
"开启电源30秒后,先进行首次拍摄,然后在这30秒的等待期间(即进行下一次拍摄的间隔)进行一次全闪光和一次不闪光,以及从远摄端变焦到广角端,并从广角端变焦到远摄端。随后,继续每30秒拍摄一次,每完成10张相片将电源关掉再次开机。测试直至电源完全耗尽为止。"
以上測試方法明顯是不實用的方法,當中很多的等待時間,加上每張要zoom in zoom out,如果EosRP實戰上,不用拍每張相片都等待那麼久,而35mm鏡頭是沒有zoom的。
所以基於這樣,我自己試過充滿一粒電,分開5日用,分別拍了17/15/53/22/285張相片(當中6條是短片),我試用期間是平均每拍十幾張就查看照片一次,以及每天都用wifi過相到手機一次,用screen 影相(不是用evf),這樣的測試下充滿電實際能拍到相片+影片合共數目是392。
但我買的套裝送多粒原廠電,張數增加一倍,再者如果大家覺得這張數仍然不夠,很簡單,EosRP有扭MON ,大可以把扭MON揭出來反轉級返落去,只用EVF拍照,必定更省電。
~~~呢個世界冇最好既相機, 只有最適合自己既相機. ~~~ 例如你比個唔識相機既人一部EOS1DX2, 佢可能覺得EOS1DX2唔夠手機好用. 因為EOS1DX2中的90%功能佢用唔著.
同一個道理套用係所有人身上都合適.
有人話:
有人話EosRP冇機身5軸防震, 所以部機好差, 雖然R鏡大部份有5級防震, 但當玩舊鏡就冇防震啦...我會問: 舊鏡來自上世紀菲林機, 你當年玩菲林機有防震嗎? 你舊鏡是日日用定係間唔中玩下?
所以冇必要花2萬以上買一自己唔常既功能.
有人話EosRP追焦連拍只有4張, 不夠用... 我會問: 唔夠邊個用先? 所有買FullFrame機既人都係職業球賽運動攝影師? 都係成日打雀? 如果以一部無反日常生活街拍/去旅行使用, 連拍呢個功能應該一年用唔到幾次. (我玩左十年相機, 我有過7D2, 起碼我自己係咁)
所以冇必要花2萬以上買一個連拍數字
有人話EosRP關機冇落快門簾...我會話: Sony / Nikon 都冇啦, 你又去買?
有人話EosRP的ISO唔夠sony A73高...我會話: 比個二十萬ISO你, 有冇回憶過你用過幾多次(除左剛買返來試機咁推高之外?) 部機ISO有二十萬都好, 一般你推到6400都唔會再推上去.
所以冇必要花2萬以上買一個ISO數字
有人話EosRP拍4k要CROP... 我會建議, 你買一支EF 10-18mm 拍4K時x1.7有17mm, 仲唔夠wide? 我建議你地咁做, 但我唔會, 因為我拍片用全高清; 我手機有得拍4K, 我唔拍4K, 我拍全高清; 我部航拍機有得拍4K, 我唔拍4K, 我拍全高清; 我隻gopro hero7有4k, 但我用來拍2k片;我唔想用咁多儲存容量去製片.
4K對我來說真是少用.
又有人話eosRP冇joystick,用evf 時要移動對焦點不方便...我會答,佢有drag to focus 功能,眼睛對準evf時,左手指可以當個mon是mouse pad咁移動對焦點,用過你就知,方便過joystick。人地又會話,冇joystick 睇相唔方便... 我就話touchscreen睇相最方便,touchscreen做setting最方便。你部智能手機機面咪又係一個制都冇,你今時今日用你部手機多過用你屋K部電腦了。
~~~呢個世界冇最好既相機, 只有最適合自己既相機.~~~
EosRP最吸引是操作容易, 有扭mon, 做到高/低炒/自拍, 最適合是用來拍片.
睇過有人寫過: 如你要平平地買部機只係影相, 買RP啦, 但你要拍片, 要選擇SonyA7III啦... 我就話, 我買RP就是用來拍片, 我不太大需求4K, 我要的是靈活的反mon去幫助我多角度去拍片, 可以做出好多不可思議的角度去錄製短片, 加上touch screen, 對焦得心應手
加上DuelPixelCmos對拍片幫助好大(如果單拍照分別沒太明顯, 0.05秒對焦同 0.04秒對焦, 你分到嗎? 但拍片追焦果種反應就不同了).
我之前講過EFM 22/2.0是全世界最好的APSC鏡頭:
https://www.dcfever.com/lens/readreviews.php?id=702
現在可以用FullFrame RF 35/1.8來取代我支EFM 22/2.0 (22mm x 1.6=35.2mm 焦距相同), 片幅升級了, 光圈升級了.
EosRP, 其實睇成為m50加強版,會代替我的M50, 成為我的每日旁身機, 加上35/1.8好輕, 天作之合, 好輕, 影人, 影景, 低光, 微距, 什麼都可以... 機+鏡=7百幾克重量.
佢個touchscreen超好用,我昨晚同朋友酒樓食飯,臨走時來一個大合照,要比部eosRP 酒樓呀姐幫我地影相。以往經驗,酒樓呀姐唔識半按快門對焦拍攝,佢地一野按落去快門制,所以以前要影相之前花時間教佢地用部相機,教完都未必識用。
但今次我enabled 左個touch-shoot功能,叫呀姐篤一篤個mon 立刻影到。可想而知係幾咁易用,連呀姐都秒懂。
我亦試過放用eosRP 放上我個三軸云台,操作上沒問題,因為實際上只比m50重少少,所以三軸云台可以承受到,拍到好流暢的短片(型號:feiyi crane-m)。
如果一部相機買返來, 但好少用, 我覺得即使買左, 都唔算真正屬於自己.
如果部機太大太重, 買佢返來只有weekend先帶出街拍野, 整下整下嚴太重, 不如放係屋K先, 去旅行先帶去用啦, 到左去旅行時, 覺得自己帶左咁多行理, 部相機太重, 都係不如唔好帶啦, 去旅行用手機咪得law.
相反,EosRP+35/1.8可以跟出跟入日日帶出街,日日都用得著, 感覺上部機先係屬於自己既.
R系統既鏡頭發展得很快, 今年出多6支, 支支都咁堅, 唔會膽心冇鏡用, 加上EF鏡, 可用鏡頭大大話話幾十支, 所以選擇一個品牌, 未必需要起勢咁追佢既黑科技, 反而睇下部機既配套/鏡群, 以及該系列發展空間.
~~~呢個世界冇最好既相機, 只有最適合自己既相機.~~~(好重要, 要講三次)
EosRP, 係一部平到你買左永遠唔會後悔既相機.
{另外,有什麼意見可以PM說,心得區不是出心得來反對別人而引起罵戰的地方。
我這個心得自己反覆修改了很多次,我心得出了後有不少人出心得反對,我查看某某人心得記錄,原來佢一直以來出既心得全部用來插別人心得,沒有一個屬於自己見解既心得。
所以本內容一加再加,用來滿足反對者的論點(以及間接指出他們的錯處)。今年年頭打手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