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攝影的麻煩人

由菲林慢慢走進數碼年代的關鍵,這可以說是對整個行業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婚禮攝影師也開始轉為使用數碼相機去取代菲林型號,也相應地引入了非常多新進攝影師,以藉著數碼攝影抬頭,這全賴數碼攝影除卻置機費以外,毫無成本可言,但也引來了更多的粗製濫造,無論業餘或玩家,就更多人可以去充當成為攝影師。我相信對攝影發生興趣與作為攝影師的工作是有著很大的不同。

      對於婚禮攝影當中的「捕捉」,我是相當的熟悉,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工作,對於婚禮攝影的工作,我是非常地介意有太多的鏡頭在同一個婚禮情節當中出現,由於數碼的便利,一個婚禮當中,親朋可以在同一時間伸出十多部相機在我的附近出現,這種的場面我是習以為常,不會理會;另一種極討厭者是一些業餘性質的玩家,或不懂婚禮攝影的攝影師朋友們,婚禮前總會向新人要求,以充當攝影師一層,美其名說玩是票性質。「業餘玩家」與「不懂婚禮」的攝影師還有點不同,玩家有點阻礙還是會尊重我們,會避重就輕,業餘玩家的意向只是純熟為了興趣,但不懂婚禮攝影的攝影師則為我們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就算我事前已經與客人商討過這些問題,客人也確保朋友攝影師不會阻礙我們的拍攝,但問題依然會如舊重複地發生。

      不懂婚禮攝影的攝影師,就不會懂得走位的重要性,也得同於不懂得如何去避開鏡頭,往往在正式攝影師的鏡頭前出現,有一些自以為很有創見與藝術細胞者,更時常穿插於新人的前後左右近距離位置,無視其他攝影師的在場拍攝,例如一些經典的情況,新人在台上宣讀誓詞,有些人會走到新人的背後去拍攝,我偶爾也會有這樣的拍攝角度,但這個位置拍攝,必須要快速,讓其他同場的攝影師也可以去拍攝,有些「朋友攝影師」可以慢慢地拍,拍攝完畢又慢慢地保持在原地細心翻看相機中的相片,而對於在新人前方拍攝中的我們,就帶來了極大的問題,因為他們很多時間也必須等待後方的朋友離開原地,才能拍攝到一張沒有閒人的相片,但當中就可能錯過了良好的時機,假如是非拍不可的時刻,當然也要求其次地把新人後方的朋友也一併攝進鏡頭。這樣的情況底下,不少的相片就加多了另一位人物。攝影還可以等待時刻去拍,攝錄方面的情況就更慘不忍睹,重要的宣誓時刻如,根本就沒有可以停機的時間,新人二人之間,卻多了一個朋友在背後。

      他們可能不太明白我們的工作,我們並不是玩票性質,雖然行內的攝影師很參差,但「婚禮攝影」仍然是一份相當的專業,並不是其他界別的攝影人仕能輕易駕馭,假如只是自私地為了爭取自己想要的收穫成品,為了拍得一張半張好相片以搏新人的讚許,而不理會我們能否完成拍攝的工作,這是對我們婚禮攝影師的不太尊重。

Charles Cheung 的其它文章
Hayabusa x Uber Eats Charles Cheung 就算一般非電單車發燒友,也應該知道鈴木【隼】這一部極快電單車,很可惜因為環保原因,鈴木決定不再延續這個傳奇。這次突然想為這部傳奇機車留個記念,嘗試一下製作一幅惡攪聯成 Uber Eats,用這部機車去送外賣應...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World Cup 2018 Charles Cheung 當看過英格蘭於加時飲恨準決賽後,凌晨時份,久不能眠,就想後製創作一張以世界盃為題的畫面,一小時速速完工,就為今屆列強紛紛倒下來點玩味。 (繼續閱讀)
Body Painting 人體繪畫-冷暖調和高低光的玩味 Charles Cheung 近來又誘發了一些玩味甚重的構想,所以特地找來了人體繪畫師 Wini Yue 的一起創作。 從事創作的,最怕遇上規限,當然在受僱的情況下另作別類,特別是拍攝廣告類照片,幾乎是只按著設計師原定的劇本,由攝影師拍攝... (繼續閱讀)
毛豆塔利班 Charles Cheung 作為一位從影二十年的職業攝影師,從本人的主網站中可以知道拍攝過的範疇也很廣泛,凡事新奇的也會令我躍躍欲試,有時候就希望把原有的技術水平套用在其他的攝影類別當中,也因此才有了 OnDogDog 的存在。而這次選...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頭像攝影的五官處理【Headshot Makeup Demonstration】 Charles Cheung   拍攝人像照片,攝影師最常要處理的就是臉部的修飾調整,這次我特別用比較誇張明顯的方式來示範前後對比,讓大家更容易看到兩者的分別,所以先別說重手。其實很多商業照片,特別也是經過後期的大量修飾,所... (繼續閱讀)
荷蘭風車谷 Charles Cheung 在歐洲海外婚攝當中,流行的地方也不外乎巴黎,倫敦,布拉格等,意大利也屬於比較偏少的地方,但數說到荷蘭,就更是列入為稀有性之一。 荷蘭給人聯想起的地方,大概是風車與鬱金香的組合,那是猶來以久的大眾印象... (繼續閱讀)
懷古理髮店 Charles Cheung 一家已逾五十年的理髮店,一位年紀老邁的老人家,一行【新青年電髮廳】的招牌,一個如粵語片中的真實場景。在得知這老店將要隨時代變遷而拆卸後,特意聯繫友人,經業主的同意後,得以趕在拆毀前夕進行拍攝,除了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