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列一 ‧ 「家是香港」

「活化」,一個新時代的名詞,亦是一個動詞。近年香港特區政府透過巿區重建局,活化多個社區,改善地區的經濟和環境狀況,帶來新景象。「活化」社區可以透過重建、樓宇修復及保育等方式進行。荃灣七街(現今萬景峰)、旺角康樂街(現今朗豪坊)、灣仔利東街(現稱囍歡)等,都是活化巿區的重建計劃例子,確實改善社區的環境,但同時有很多東西在我們的記憶中「沒化」了。

看到一幀幀香港舊照片,總會有一種唏噓的感覺。那裏的景物喚醒人們對當時社會面貌的記憶,和曾經有過的生活點滴。走在大街小巷中,我們張開眼睛去看,側耳傾聽,腦袋攝錄機不斷記錄著周遭景象,甚至連街上洋溢的氣味也一併記錄下來。不知不覺間,這些畫面會進入腦海的深處。然而,當四周的環境改變,我們放在記憶庫的東西卻一步步地被遺忘, 甚至永遠消失。名導演Luis Buñuel 曾說沒有回憶的生命,實在稱不上有生命。

 “You have to begin to lose your memory, if only in bits and pieces, to realize that memory is what makes our lives.  Life without memory is no life at all, just as an intelligence without the possibility of expression is not really an intelligence.  Our memory is our coherence, our reason, our feeling, even our action.  Without it, we are nothing.”

城市面貌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改變。重建後的社區,我們看的是大型商場、豪宅、奢侈品商店、酒店、連鎖式食肆等;過往的街坊小店、士多、雜貨舖、藥材舖、髮廊、大排檔都一一在重建活化的巨輪下消失。人們腦海記憶的聯想頓成空白,亦意味著這個城巿的歷史一同被「沒化」。「愛之深、恨之切」,我們愛香港,一個給我們美好回憶的香港。

隧道的盡頭是出路嗎?

 

 

  • 原題「活化?沒化!」 
  • 「活化沒化」入選第一屆香港攝影集(PBAHK) 最後決賽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ca2plus.net
Add m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2plus/191821020875766

分享感想
  • ng3721 @2014-05-30 21:38:34
    色彩好靚
  • Calvin Cheung
    @2014-05-29 09:50:00
    多謝你jjw。
    天井取景的相片愈來愈多,加入西瓜波是希望表達兒時屋邨踢波的回憶。
  • jjw @2014-05-29 09:41:35
    很喜歡“天井西瓜波〞!!
Calvin Cheung 的其它文章
情系列三 ‧ 「生活2014」- 川內倫子 再想像 Calvin Cheung 2014年,你的生活如何呢? 以下是我近期一些新嘗試,一種新探索。 ************************************************************ 「生活2014」- 川內倫子 再想像 感覺 感覺是創作之源,在日常生活環境裏... (繼續閱讀)
情系列二 ‧ 「必要的沉默? 真的愛港嗎?」 Calvin Cheung 香港回歸祖國已十六年了,不論生活、經濟模式、文化,以致政治氣候也轉變了不少。2003年沙士疫症後,內地開放自由行,刺激香港經濟,慢慢零售、地產、各行各業開始向內地遊客靠攏,同時產生高租金、高樓價等社會問... (繼續閱讀)
情系列一 ‧ 「家是香港」 Calvin Cheung 「活化」,一個新時代的名詞,亦是一個動詞。近年香港特區政府透過巿區重建局,活化多個社區,改善地區的經濟和環境狀況,帶來新景象。「活化」社區可以透過重建、樓宇修復及保育等方式進行。荃灣七街(現今萬景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