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舉辦超過半個世紀的賽事,圍封市區部分車路,挑戰像電視遊戲畫面的街道賽,但早在1954年10月30及31日,首屆賽事就係澳門上演,大會在那時已對街道賽有所渴求,尤其在澳門,在狹窄的賽道奔馳,以高速穿梭每一個彎道,幾乎沒有犯錯的空間,除了與各國頂尖車手一決高下,最大的挑戰者就是賽車手本人,每一圈要保持很穩定的水準之餘,更要挑戰更快的圈速爭勝。

小篇第一次在澳門拍攝賽車影像,已經是在2016年的事了,也是我初次拍攝賽車。 那年當天帶著病重的家先父到澳門拍攝賽事,印象記憶還在,因為他的生忌就是每年賽事的舉辦日子之間,相隔9年,他已回到天家數年,小篇再次到當天跟他一起的看台位置,仿佛所有回憶都湧現出來。未知...在天家的父親轉世了嗎?

相隔9年再到澳門拍攝賽車盛事,定必要把第63屆的影像拋諸腦後,拍攝更具動感的賽車影像。場內有來自世界頂級的職業賽車手,場外攝影世界也是高手雲集,很多攝影高手都對 Pan 鏡(搖鏡 Panning) 練習得爐火純青,定必能拍出很多精彩的相相片。畢竟小篇已相隔一段頗長的時間沒有搖鏡拍攝,也要熱身一下。我以 1/60 的快門作為基礎作為我最高的快門速度。





小篇特意捕捉一些車手與車手有共鳴的時刻去拍攝更豐富意思的畫面,這些影像都能代表他們爭分奪秒,力爭排名去迎接決賽,因為較前的排名,一直都是勝出東望洋大賽的關鍵之一。


小篇提升攝影的玩味,利用廣角鏡頭,把場外觀眾也一同吸入鏡內,使畫面來得更震撼,好好的把觀眾的神態呈現在我的攝影畫面之中。




方程式賽車一直是這個街道賽的重頭戲之一,因為他們能以超過時速200公里駛入大看台,再由外彎入內彎穿過水塘彎,及後再減速穿越葡京彎,再加速駛入橫街窄巷,幾乎沒有過頭的可能,超級精彩。





引用電影名句...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但小篇就是要挑戰以更慢的 1/10 快門去補捉這200公里的速度,更以廣角鏡頭把人群收入鏡下,這快門速度加上搖鏡,成功捕捉這些畫面的,必能使影像更俱速度感和熱鬧的氛圍。下屆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