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ansel
隨著大眾對相機的要求愈來愈高,便攝 DC 亦不能只著重輕巧機身,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加入最多最強的功能,才能滿足到用家,才不至於被對手淘汰。Sony 最新的 RX100 III 就是一例,1 吋感光元件、蔡司鏡頭、f/1.8-2.8 大光圈、內置彈出式電子觀景器、180° 翻轉 LCD、Wi-Fi、NFC 等,功能確是相當齊備。到底新的功能是否實用,鏡頭質素又有沒有進步?且看我們試玩的結果。
新機依舊輕巧,放口袋隨身攜帶
先從機身外形入手,新機的設計跟上兩代 RX100 及 RX100 II 極為相似,不過厚度為三機之最,估計是因為採用了新鏡頭以及要把機背 LCD 造成可以翻轉 180° 所致,幸好增加的厚度不算多,拿在手中不會感覺到有明顯分別,相機能夠放進大部分正常尺寸的褲袋、衫袋中隨身攜帶。
尺寸所限,Hot Shoe 被捨棄
RX100 III 跟上代相比,最令人失望的莫過於取消了機頂 Hot Shoe,原因是加入了新的彈出式電子觀景器(EVF),令機頂空間不足以同時容納 EVF、內置閃光燈以及 Hot Shoe,Sony 在權衡之下,捨棄了最後者。其實這樣的安排亦是合理,RX100 III 設計為可以放進口袋的便攝 DC,在用家群之中,一心追求輕便並只依賴內置閃燈的人,比起會額外帶備外置閃燈的人多,優先照顧大多數亦是無可厚非。
![]() |
![]() |
![]() |
![]() |
充當開關掣、彈出式 EVF 顯示細緻
取消了 Hot Shoe 換來的內置 EVF 值不值呢?在我們的試用當中,認為是不錯的,這個 144 萬點 EVF 顯示頗細緻,流暢度亦出色,唯一是因為機身尺寸所限,EVF 的尺寸亦不能夠造得較大,情有可原。值得一提的是 Sony 把 EVF 設定為另一個開關鍵,彈出 EVF 時會自動開機,把 EVF 收起則會自動關機,甚為方便。不過有時用完 EVF,想轉用機背 LCD 取景,個人習慣收起 EVF,結果相機以為拍攝完畢並且關機,要再以機頂開關掣重新開機,難免有可能錯失重要的拍攝時機。其實 EVF 設有感應器,如果感應不到用家把眼睛靠近,就會自動轉用 LCD 顯示,因此不必特意收起 EVF,但如果 Sony 能夠在下次的 Firmware 更新(測試機身 Firmware 版本為 Ver. 1.00)之中,加入選項關閉 EVF 的開機關機功能,將有更大的靈活性,亦不必用家特意遷就。
加入 180° 反芒自拍無難道
至於機背 LCD,今次加入了 180° 翻轉功能,方便自拍。翻轉時,LCD 底部會有一小部分被機身遮擋,見不到當前的光圈、快門、ISO 等設定,不過考慮到自拍時多數都會預先調整好相機設定,並無重大影響。RX100 III 的機身按鈕跟上一代基本相同,並採用了跟 A6000、A7 等相同的選單顯示,要熟習並不算困難。
主要選單
![]() |
![]() |
最高提供 2,010 萬解像。 | 支援 RAW + JPEG 拍攝。 |
![]() |
![]() |
支援拍攝 XAVC S 格式短片。 | 最高提供 50Mbps 記錄。 |
![]() |
![]() |
支援 ISO 12800 感光度。 | 控制環可用作變焦,提供「Step Zoom」功能。 |
![]() |
![]() |
內置 ND 減光濾鏡,可減約 3 EV。 | 具備 5 軸光學防震系統。 |
![]() |
![]() |
用家可自訂 EVF 亮度及色温。 | 內置 Wi-Fi 及 NFC 方便連接手機。 |
全新 f/1.8-2.8 大光圈蔡司鏡
RX100 III 的另一個重要更新是採用了一支新設計的等效 24-70mm 鏡頭,比之上一代 28-100mm 在廣角上較有優勢,而新鏡提供 f/1.8-2.8 光圈,亦比上一代 f/1.8-4.9 出色。一如以往,鏡頭位置設有控制環,可以用作調整光圈、快門、變焦等,十分有用。
新的鏡頭在 24mm 時提供 f/1.8 大光圈,隨著變焦,在 28mm 最大光圈跌至 f/2.5,之後的焦距就一直保持 f/2.8 為最大光圈。因此新鏡頭在 28mm 時,光圈反而較上代 RX100 II 的 f/1.8 為細,不過隨著變焦至更長焦距,最大光圈反勝,在 70mm 時,RX100 III 提供 f/2.8,而 RX100 II 則只有 f/4,足足有一級差距。
換上新鏡頭,RX100 III 在廣角端的中央銳利度出色,全開光圈有不錯的表現,收至 f/4 - f/5.6左右達到最佳,原本在全開光圈時見到的邊緣鬆散亦大為改善。遠攝端的銳利度感覺不及廣角端,不過收一級光圈後都有良好表現,約 f/5.6 時追上廣角端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