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追趕速度:Canon《The Chase for Speed》攝影展覽及講座後記

文、攝:mic

攝影的題材可以千變萬化,而高速攝影卻是門檻較高的一種。大家手上可能已經擁有最頂級的器材,不過卻可能一直未能拍得滿意的高速作品,而為了加深大家對這類拍攝的了解,Canon 「FOR EXPERT.BY EXPERT」系列在 8 月 8 日至 28 日期間於理工大學便舉行了《The Chase for Speed》專題攝影展覽及講座。以高速攝影為主題,Canon 請來三大知名本地專業攝影單位:Raymond Ng、Brian Ching 及 Create Images 展示各自對「高速」的不同演繹,如果影友當日錯過機會不妨重溫本花絮,或者可以了解更多高速攝影的秘技!

《The Chase for Speed》專題攝影展覽及講座於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創新樓舉行。
展覽引起不少人的興趣。
精彩的作品絕對值得駐足觀看。
高速拍攝原來亦可以很藝術。

地上最速:F1 一級方程式拍攝

以時速 3 百多公里的速度飛馳,一級方程式比賽 (F1) 可說是地上最快的拍攝目標之一,而擁有豐富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拍攝經驗的 Create Images,更已連續八年獲得國際汽車聯盟(FIA)發出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全年攝影記者證,為大中華地區唯一獲此專業肯定的攝影機構。

Create Images 攝影師 Thomas Lam 展示一系列平常拍攝會用到的器材。

講座中攝影師 Thomas Lam 表示,安全肯定是賽車拍攝的首要考量,而他個人在比賽正式開始前,會先在賽道徒步行走一圈,除了可更清楚了解理想取景位置,亦可避開高危地方。就器材而言,除了大家預期之中的長焦大炮,原來標準、超廣角變焦甚至魚眼一樣可作拍攝用途,Thomas 便提到有時候構圖不一定只集中跑車本身,更可以考慮將背景入鏡以交代賽道特色,例如新加坡獨有的晚間比賽,便可以日落後的晚霞作為背景。利用旗艦機身的高速及追焦性能的確對拍攝有幫助,不過 Thomas 便提到拍攝時「一味死按高速連拍」反而未必最好,重點是預先要知道賽車大概會到的位置。例如:拍攝賽車衝出隧道的一刻,用耳來聽出賽車的到來,拍攝的成功率會比眼見才按快門要高。

一級方程式拍攝相當講求經驗,而對於有意拍攝此類題材的攝影人,Thomas 給大家的建議除了要首先熟悉器材的特色,亦不妨用非水平的方式取景,以加強速度感。

拍攝賽車意外,除了有時候需要一點「運氣」,當然,反應亦同樣重要。
當日座無虛席。
大家都相當專心,希望可從中偷師。
講座完結後大家都非常熱烈地與 Thomas 交流。

 

Sequence Shot 拍出運動中的各種動態

攝影師 Brian Ching 直言,對比起 F1,他所拍的可以稱得上是「慢速拍攝」。而當中最特別是 Brian 為了今次展覽,特別找來多名香港運動員,並運用了連拍合併手法(sequence shot)拍攝,以捕捉運動員的身體動態和神髓。

Brian Ching 是運動攝影的專家,他表示拍攝運動其中最重要便是先要了解各項運動的規則及運動員的特點。

不說不知,原來 sequence shot 於百多年前的 1878 年已經出現,攝影師 Eadweard James Muybridge 當時便以此方式拍攝馬匹,目的是要考證一下馬匹奔跑時是否會四腳離地。Brain 今次以不同運動作為主題,分別有花式滑水、花式單車、武術運動、街舞等,都是動作幅度較大的運動。相機可高速連拍是此類拍攝基本要求之一,攝影師跟運動員事前有充足的溝通亦同樣重要,要預先計劃好走位,才可拍出理想的效果。Brain 表示,相機連拍速度越高,事後便有越多相片可選,減少動作過程中出現「隔空」的情況。而當然,拍攝的後製合併亦同樣重要,講座中 Brain 便簡單示範了以後製軟件合併影像,不過講到要追求完美,他便往往要花上 20 多個小時作後期製作呢。

事前的規劃及溝通於拍攝 sequence shot 相當重要。
此類拍攝很多時候都需用上閃燈以凝固動作。
講座中設有街舞表演作現場拍攝示範。
軟件後製看似輕鬆,不過要完美的話,可以花很長的時間。
現場參加者亦有機會參與試拍。

以高速攝影藝術揭示生命反思

攝影師 Raymond Ng 早前特意創作兩輯高速攝影系列—《Phubb Off》及《生命記》,作品均以爆破手法進行創作,展現出高速攝影的美態。Raymond 希望透過捕捉「爆智能手機」和「爆鮮花」的一瞬間畫面,喚起人們對溝通模式和生命的反思,藉以向社會傳達深層訊息,他表示:「這批利用沖擊能量去破壞智能手耭的作品,希望藉著『破壞』的缺憾美,並揣摩圖像所傳遞的信息,思考個人與智能手機的關係。」


  Raymond 除了講解高速拍攝作品外,亦向觀眾展示所需器材及技巧。


Raymond Ng 在會上介紹高速攝影作品—《Phubb Off》。

《Phubb Off》 爆破智能電話,重心不只是智能電話本身的視覺震撼,只要細心留意手機畫面的程式,那些令人沉迷空洞的遊戲以及低俗趣味才是《Phubb Off》爆破的重心。其實智能電話能改善生活,本是好事, 奈何智能電話所衍生的很多空泛內容卻佔據著人們日常的生活…慢慢令人變成低頭族 (Phubber) 一員。透過爆破智能電話的創作,希望傳達反思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關係,不再做低頭族。

Raymond 認為,高速攝影除了需要優秀的專業的器材,還需要攝影師對光影、動感的敏銳觸覺,兩者配合下才能完美捕捉動感一刻。


Raymond 更邀請現場觀眾參與拍攝水波爆破一刻,感受高速拍攝的技巧及樂趣。


《The Chase for Speed》講座過後,參加者只要參與簡單的 Facebook 遊戲,就會得到專屬紀念品 Canon 100 Million EF Leness 的 1000 塊拼圖 (非賣品)。

如欲重溫《The Chase for Speed》的展出作品以及各大攝影單位的創作意念,請瀏覽:
http://www.canon.com.hk/cpx/tc/canonpro_amb/TheChaseForSpeed.html?id=000#

順帶一提,Canon 早前已推出了 Canon Professional eXchange 專頁 (http://www.canon.com.hk/cpX),除了一些專業的產品資訊,各 Canon Pro Ambassador (包括今次《The Chase for Speed》的三大攝影單位)亦會於此不時分享他們的最新作品及創作心得,有志深造攝影知識的你不容錯過!

最新消息
2 日前
Apple 首款虛擬實景裝置 Vision Pro 今日起正式在香港進行預售,並宣佈已經支援廣東話及英文,定價 HK$27,999 起,於 6 月 28 日早上 8 時,在 App... (繼續閱讀)
2 日前
Insta360 終於為 GO 3 拇指相機推出升級版本!全新 GO 3S 秉承同系的骰的外型和多元化的可玩性,大幅提升攝錄性能,正式支援 4K30p 超高清拍片,連... (繼續閱讀)
2 日前
HONOR 今晚發表首款小型摺疊屏幕手機 Magic V Flip,此機有 3 方面成為了世界第一,定價只是 4999 人民幣,折合為 HK$5,430 起,以摺疊屏幕手機而言... (繼續閱讀)
2 日前
Lomography 曾經為不同市場推出特別版相機。今年初於國內市場與 Starbucks 合作推出的 Lomo'Instant Automat x Starbucks 特別版只有 40,000 部,在... (繼續閱讀)
2 日前
Canon 上周推出新全片幅鏡 RF 35mm f/1.4 L VCM,由於設計是「相片及影片並重」,因此會配上主流 Canon 鏡少有的設計,例如首次用上 VCM 音圈馬達以... (繼續閱讀)
2 日前
攝影師 Miles Astray 以一張火烈鳥照片參加〈1839 年彩色攝影比賽〉(1839 Color Photography Awards)的「AI 照片」分組競賽。相片中的火烈鳥只見... (繼續閱讀)
2 日前
BMW 都有一段時間無推出高性能車款,所以當新一代 BMW M5 高性能房車傳出即將登場的消息後,車迷們立即引頸以待?從廠方釋出的預告圖揭示了最新設計... (繼續閱讀)
3 日前
晶片是當今科技業最重要的核心規格,無論智能手機,電動汽車與 AI 電腦運算,都要應用大量晶片。愈低納米 (nm) 技術製作的晶片,就會比愈高納米技術... (繼續閱讀)
3 日前
Sony 今年的旗艦機 Xperia 1 VI 冒險地應用 FHD+ 解像度屏幕,雖然硬件上看似比之前 4K 解像度屏幕手機降格,但反而製造了不少話題,這「逆向」宣傳... (繼續閱讀)
3 日前
Laowa 的 Argus 系列鏡頭以超大光圈見稱,部分全片幅鏡更有 F0.95 入光量,而品牌剛剛宣佈將 Argus 的精髓延伸至電影鏡頭,擁有不少攝錄師夢寐以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