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Aiden
Micro 4/3 的高倍數天涯鏡頭有很多,單是計 Olympus、Panasonic 及 Tamron 已經先後推出 4 支產品,不過卻沒有一支針對擁有防水滴防塵配備的高階機身使用。未知是否察覺到這塊「瘦田」仍未有廠商染指,Olympus 今日隨 OM-D E-M5 Mark II 一併公佈 M.Zuiko Digital 鏡頭群內的第 5 支防塵防水滴鏡頭 ED 14-150mm f/4-5.6 II。
Olympus M.ZD 14-150mm f/4-5.6 II 的光學結構跟 2009 年上市的第一代 14-150mm 鏡分別不大,沿用 11 組 15 片光學結構,內裡包括 1 片 DSA 雙面超級非球面鏡片、1 片 ED 低色散鏡片、1 片 EDA 特殊低色散非球面鏡片、1 片 HR 高折射率鏡片及 2 片 E-HR 超高折射率鏡片。然而,鍍膜就改用在以往 Olympus 顯微鏡才會用到的 ZERO 技術,相信透光度會有所提升及減少逆光下出現的光斑的問題。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50cm,於 150mm 望遠端時的最高放大率可達 0.22X(以 35mm 相機標準為 0.44X),結合短至 0.33 米的工作距離,拍攝花朵或餐前美食亦游刃有餘。
![]() |
將鏡頭接上簇新的 E-M5 Mark II,並變焦至望遠端,整個系統尚算平衡。 |
![]() |
隨鏡附送 LH-61C 遮光罩,似乎遮光罩有望成為 Olympus 鏡頭的標準附送配件,不讓 Panasonic 專美。 |
![]() |
M.ZD 14-150mm II (中央)成為 Olympus 第五支設有防滴防塵配備的鏡頭。 |
造工方面,「二代目」的外型更富時代感,鏡筒變焦環上的坑紋已改用 M.ZD 40-150mm f/4-5.6 R 及 M.ZD 14-42mm f/3.5-5.6 II R 款式,而接環部分已因應防滴防塵需要而加入膠邊,不單止跟今日發表的 E-M5 Mark II 有著全天候拍攝的能耐,就連現時的 E-M1 及 E-M5 亦一同受惠!故此,不難怪是次 Olympus 亦一併更改 E-M5 Mark II 的銷售組合,加入 M.ZD 14-150mm f/4-5.6 II 作為銷售套裝,對 E-M5 Mark II 的強勁拍片性能百利而無一害。
![]() |
加入防滴防塵設計,接環邊緣亦設有防滲漏膠邊。 |
![]() |
送交的測試鏡頭由中國廠房製造。 |
拍攝樣本(OM-D E-M5 Mark II、JPEG 拍攝)
![]() |
ISO 200、f/5.6、1/1000s、150mm 焦距 [ Ori ] |
鏡頭全開光圈時的成像尚算實淨,鐵絲網上的鐵銹仍能描繪下來。 |
![]() |
ISO 200、f/5.6、1/1250s、47mm 焦距 [ Ori ] |
此鏡的光圈下跌得頗快,於 47mm 焦距時的最大光圈已為 f/5.5。測試相片以 f/5.6 光圈拍攝,可見中間的焦距之成像亦不差,遠方重建中的大廈之線條不太含糊,亦可以看到一支支的鋼筋。 |
![]() |
ISO 200、f/6.3、1/1250s、14mm 焦距 [ Ori ] |
相片中央部分的成像非常實淨,不過角位的表現遜色,收至 f/6.3 光圈後仍有點鬆散。 |
![]() |
ISO 200、f/8、1/1000s、70mm 焦距 [ Ori ] |
中間焦距的 70mm 之成像相對可觀,磁磚上的紋理仍可分辨得到。 |
![]() |
ISO 200、f/8、1/1000s、150mm 焦距 [ Ori ] |
此鏡的色散不太明顯,當然有部分要歸功於 E-M5 Mark II 的 TruePic VII 影像處理器的自動修正功能。 |
查詢:2376 2150(Olym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