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tephen
不少品牌的高階相機都標榜防滴防塵功能,可以應對嚴峻的拍攝環境,不過冠冕堂皇官方用語的背後,所包含的又是怎麼樣的景像?要知道相機的「耐久力」,當然不只是用火燒、玩冰鎮,又或者推落樓梯那麼簡單,而是真真正正將相機交予最前線的專業攝影師手上,「係龍係蟲一試就知」!
野生動物攝影師 Jeff Cremer 所帶領的雨林探險隊專門在秘魯東南部的亞馬遜叢林進行研究工作,周不時都會利用高階的單反相機在這個既炎熱又潮濕的環境下捕捉稀有的動物。最近,Jeff Cremer 索性在叢林安裝一個拍攝陷阱,希望可以拍到在夜間出沒的山貓、野豬及貘等動物,可是,他會選用甚麼拍攝器材在這個熱帶森林呆上足足一個月呢?
![]() |
作為一個野生動物攝影師,其實上圖的拍攝設定都已經有相當的防禦能力,不過攝影師心目中的滴水不漏,跟進擊的白蟻明顯有所落差。 |
![]() |
閃光燈及紅外線觸發裝置。 |
Jeff Cremer 幾經思量後,最後選用陳年的 Canon EOS 7D、EF-S 18-55mm f/3.5-5.6 鏡頭及兩支 Nikon Speedlight SB-28 閃光燈「守候獵物」。要避免整套拍攝系統免受破壞,Jeff Cremer 已特別用特製的透明膠袋將相機和鏡頭密封,減少水氣和昆蟲對相機的影響,而兩支閃光燈的「待遇」相對較好,會被密封的食物盒收納起來,遠比「中門大開」的鏡頭更為安全。
![]() |
![]() |
![]() |
![]() |
短短一個月,白蟻已經在 Canon EOS 7D 上落地生根了。 |
為了令電源可以足足支撐一個月,攝影師 Jeff Cremer 除了改裝相機和閃光燈的供電系統各加裝電池外,亦會將 EOS 7D 及閃光燈調至省電的睡眠模式,就算當動物經過事前特別設計的紅外線觸發裝置,相機仍有足夠時間「甦醒過來」和進行拍攝。 而當整整一個月過去後,Jeff Cremer 重臨舊地準備「收相」之際,他竟然發現 Canon EOS 7D 已被白蟻進佔,並開始在 EOS 7D 上「落地生根」,成為新一個「蟻竇」,令他原來擬定一個月的拍攝企劃徹底地被摧毀!
![]() |
![]() |
雖然記憶卡的表面已經破損,但內裡的相片仍可被讀取。 |
雖然 Jeff Cremer 沒有用上防滴防塵的 L 鏡拍攝,但他自問入門 Kit 鏡加特製的「相機雨褸」應該可以阻擋昆蟲的進擊。然而,當親身看到 Canon EOS 7D 的狀態後,他似乎不得不驚訝大自然的「破壞力」是這麼大!
經過 Jeff Cremer 點算後, EOS 7D 的反光鏡箱、鏡頭後組鏡片及記憶卡插槽竟變成白蟻的天堂,惟記憶卡內相片事後仍可讀取!而昆蟲學家 Aaron Pomerantz 看過 Jeff Cremer 的照片後,反而表示可能因為 Jeff Cremer 的保護相機的措施做得太好了,連白蟻都覺得這部 Canon EOS 7D 可以成為牠們的安樂窩,可以避免白蟻本身遭到食蟻獸等天敵攻擊。
![]() |
彪馬 |
![]() |
山貓 |
![]() |
野豬 |
![]() |
貘 |
如 Jeff Cremer 的拍攝陷阱是改用紅圈 L 鏡拍攝的話,不知道又可否抵擋亞馬遜森林內的白蟻攻擊呢?
來源:Gizmo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