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Stephen:「高像素雜訊更低?」- Sony RX1R II、Leica Q 比併!

文、攝:Stephen

全片幅的定焦機仔不多,傳統的 Canon、Nikon「出機無期」,因而造就默默耕耘的 Sony 繼全片幅無反市場後,另一個具有相當發展潛力的新基地。玩得全片幅定焦機仔的影友一定有所要求,不然絕對不會花大約三萬元來投入一個不可以更換鏡頭的系統上。沒有「換鏡」的「雜念」,自不然將目光投放在畫質和操作上,究竟怎樣才稱得上是「王者」的 Snapshot 機呢?今次編輯部找來定位相近,但玩法完全不同的 Sony Cyber-shot DSC-RX1R IILeica Q Typ 116。究竟是 4,200 萬像素所向披靡,定抑或是以銳利見稱的 Leica 鏡頭可以刺破對方防盾?就等今次筆者為大家比個高低!

Sony RX1R II: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用上 4,200 萬像素背照式 Exmor R CMOS 感光元件的 Sony RX1R II 機仔細細,但整體佈局十分緊湊,轉盤、轉輪及轉環一應俱全,而在上代的固定式 LCD 亦被換上翻揭式設計,高低刁鑽角度取景就更為靈活,可惜 Sony 遲遲未肯為旗下無反與及 RX1R II 換上電容式觸控屏幕,不然睇相及調校對焦點時可以更為方便。

論手感個人覺得 Sony RX1R II 的會比較好,機身的蒙皮相當吮手,單手操作也不成問題,不過唯獨拍片按處於機身側面的「角落位」,姆指要順利按下亦非常辛苦。至於彈出式 EVF 對 Sony 來說已是十分成熟的技術,在早年的 RX100 III 已經用上,而今次 RX1R II 的亦會自動調整至合適的位置,像「四眼」的筆者觀看 EVF 時亦頗為舒適。另外,利用電壓來調整低通濾鏡的強度亦是今次 RX1R II 的重點之一,不單可讓用家就不同的拍攝題材來切換低通濾鏡的強度,而更重要的是可讓用家有兩種不同型號的機身之「感覺」。

Sony RX1R II 內置彈出式電子觀景器,相對 Leica Q Typ 116 下,顯得更為袖珍和易攜。
支援已壓縮 RAW 檔案,可以保留高質素之餘,亦可以節省記憶體空間。 RX1R II 設有可調式低通濾鏡,並有三級調整。

Leica Q Typ 116:出乎意料的科技感
相對 Sony RX1R II 緊湊的佈局,Leica Q Typ 116 顯得有點清簡,不過單靠外表遠遠不能量化 Leica 機的實力。2,400 萬像素 CMOS 感光元件,對熟悉 Leica 相機的人也絕不陌生,的確筆者亦曾向 Leica 方面問及為何 Leica 對「2,400 萬像素」情有獨鍾呢?對方表示,Leica 之所以揀選這個級別的感光元件,乃是由於它的像素密度恰到好處,不會觸發大量高 ISO 雜訊之餘,亦可以展現出鏡頭應有的解像力。 Leica Q Typ 116 平易近人的,不單有它的感光元件,觸控式顯示屏及光學防手震等「科技」亦成為新機的座上客,正中 RX1R II 在操控上的兩大「弱點」,有助用家輕鬆拍到清晰的相片。而相對 Sony RX1R II,手持夜景肯定是 Leica Q Typ 116 的最大殺著。可是,此機在高 ISO 時的微粒較多,如比較喜愛「聞相」的,還是將相機的最高感光度限制於 ISO 3200 或以下。

機頂仍然保留具有 Analog 風格的快門轉盤,同時可以留意 Leica 的拍片按鈕是放置在食指可以觸及的機頂處。
內置觸控對焦及觸控拍攝功能,沒想到這居然在不太擅長電子技術的 Leica 機上出現,給 Sony 來一個下馬威。 加入光學影像穩定器,Snapshot 時自然可以用上更慢的快門都可以拍到清晰銳利的影像。
支援 Timelapse 拍攝,可惜不能自動製作出影片。 可以利用裁剪方式來模擬 35mm 或 50mm 的鏡度,當然景深就仍然是 28mm 吧。

 

Sony RX1R II 樣本照片

ISO 1000、f/2、1/80s、焦距:35mm
用上 ISO 1000 高感光度下,RX1R II 之畫面亦見非常乾淨,噪點不多,不過在全開光圈時可以看到畫面略帶柔和,而邊位高反差位置有丁點色差。

 

實拍測試一:日光環境

光圈:f/8
感光度:ISO 100
白平衡:自動
焦距:28mm(Leica)、35mm(Sony)
 
Sony Cyber-shot DSC-RX1R II
Leica Q Typ 116

 

放大位置
Sony Cyber-shot DSC-RX1R II Sony Cyber-shot DSC-RX1R II
Leica Q Typ 116 Leica Q Typ 116

短評:在細緻度方面,Sony RX1R II 可謂完美勝出,其 4,200 萬像素感光元件居功厥偉,尤其以邊位部分最易察看到兩機的分野。至於發色方面,可見 Leica Q Typ 116 在日落時份的色水略為偏暖,相對兩張相片內的藍天,Leica Q Typ 116 就拍得稍為「淤色」。

 

實拍測試二:夜景

光圈:f/8
感光度:ISO 100
白平衡:自動
焦距:28mm(Leica)、35mm(Sony)
Sony Cyber-shot DSC-RX1R II
Leica Q Typ 116

 

放大位置
Sony Cyber-shot DSC-RX1R II Sony Cyber-shot DSC-RX1R II
Leica Q Typ 116 Leica Q Typ 116

短評:拍攝夜景下,剛才 Leica Q Typ 116 在黃昏時偏向暖調的色彩調子已不復存在,其自動白平衡略為偏冷,用家需要微調相機的白平衡設定(或索性採用色溫數值)來重現拍攝現場的氛圍。故在是次測試中,以 Sony RX1R II 的表現稍為佔優。

 

電子觀景器放大率比較

Sony Cyber-shot DSC-RX1R II
236 萬像素、放大率:0.74X
Leica Q Typ 116
368 萬像素、放大率:不詳

短評:在同一時角拍攝下,可以看到 Sony RX1R II 的取景畫面較 Leica 的大得多,其彈出式設計在使用時亦沒有太大的障礙,操控的感較為舒服。另外,雖然 Leica 官方沒有公布 Leica Q Typ 116 所使用的 EVF 面板屬那種尺寸,但是在更高的像素密度下,其細緻的顯示質素自然較 Sony 的優勝。

Sony Cyber-shot DSC-RX1R II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225

Leica Q Typ 116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160

Sony Cyber-shot DSC-RX1R II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145

Leica Q Typ 116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129

第 1 頁:日光及夜間拍攝比併 第 2 頁:感光度比較
第 3 頁:鏡頭變形、近拍比併及總結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30 分鐘前
繼在東京移動展發表一系列新車後,Honda 近日舉行技術發布會,預告會推出一個全新的中型車平台,該平台預計將廣泛應用於品牌旗下包括 Civic、Accor... (繼續閱讀)
1 小時前
Canon EOS R6 Mark III 正式發布後,不少影友認為今次規格升級頗有誠意,甚至有意重新投入 Canon 系統。為了讓大家更清晰了解 Canon 在產品線上的策... (繼續閱讀)
2 小時前
Meta 作為全球頂尖的社交媒體巨頭,在承載數十億用戶日常互動的同時,其龐大的廣告系統與盈利模式也成為詐騙廣告滋長的溫床。根據路透社於 2025 年...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7Artisans 正式推出全新 Floral Bloom Art Cine 系列(繁花系列)藝術電影鏡頭,首發型號包括 37mm T2.9 與 57mm T2.9 兩支全片幅 PL 接環定焦鏡頭...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市場調查公司 Kantar 分別於今年 6 月與近期公布了兩份針對全球 Z 世代消費者(指出生於 1997 年至 2012 年間的族群)的調查報告,評選出最受歡迎的...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在 2000 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時期,香港民間曾流傳一句俚語:「High Tech 揩嘢,Low Tech 撈嘢」,意指投身科技產業往往面臨虧損,而從事傳統行業反...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Leica 再次為旗下全片幅無反相機 SL3 推出特別版本 SL3 Reporter,新機延續過往 Reporter 特別版相機的標誌性深綠色塗裝,並以高強度芳綸纖維(Ara...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Canon 今天(11 月 6 日)在香港舉辦全新產品發布會,正式推出混合型全片幅相機 EOS R6 Mark III 及配備 F1.2 超大光圈的標準定焦鏡頭 RF 45mm F1.... (繼續閱讀)
1 日前
隨著 Honda 把經典 Prelude 復活並重返車壇,車迷期待著 S2000 能夠復活的一天。可是 Honda 雖然有心,但並不是件易事。近日,主導 Prelude 開發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 Canon 一眾 EOS R 系列全片幅無反相機中,EOS R6 系列一直被視為「速度與實用兼備」的代表作,如今屬「三代目」的 EOS R6 Mark III 終於登場,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