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Nikon D500 比 D5 攝錄能力更強的 5 大理由!

文:熾

曾幾何時 Nikon 單反都有「以下犯上」的傳統,今次最新推出的 D500 似乎都有這個特性,至少在影片攝錄方面,D500 無論在機身設計以至規格,都比「大哥」D5 更加強橫。

由 Nikon Rumors 早前被露的 D5D500 「絕密」文件,加上兩部新機詳盡的宣傳小冊子,我們發現在 4K 及 Full HD 攝錄方面,D500 比起 D5 有更大優勢。

4K 攝錄片長:30 分鐘 VS 3 分鐘
雖然以全高清 1920 x 1080 攝錄時,D5D500 都可以拍攝 29 分 59 秒時長的影片,但當拍攝 4K 影片時,D5 每次只能夠拍攝 3 分鐘短片,而 D500 仍然可以拍攝 29 分 59 秒的「長片」。這似乎是由於感光元件設計的散熱限制,加上 Nikon 對 D5 專業攝影相機的定位所致。當然,D500 的 30 分鐘影片也受到每個檔案 4GB 的大小限制,所以一段不停攝錄的 29 分 59 秒短片可以由 8 個檔案組成。

在宣傳小冊子上已經列明,4K 攝錄時間,D5 為 3 分鐘,D500 則接近 30 分鐘。

攝錄操控:觸控對焦 VS 只能播相
今次 D5D500 都加入了 3.2 吋的觸控式螢幕,不過兩者在操控上其實有些微分別。D5 的螢幕只可以在播相的時候縮放及跳相,在拍攝時並無功能;相反 D500 在影片攝錄時,可以用作在螢幕上選擇對焦位置以及進行自動對焦。雖然拍片很多時都會使用手動對焦,但可以通過點選 Liveview 畫面選擇對焦點及預先作自動對焦,其實亦相當方便。

除了入門機 D5500 之外,Nikon 今次也在旗艦機 D500 上加入輕觸對焦及輕觸快門功能,而頂級 D5 並不支援。

攝錄角度:翻轉式螢幕 VS 固定螢幕
這方面就不用多說,D5 的 3.2 吋螢幕為固定式設計,D500 則採用了和 D750 一樣的可翻轉式設計,可上翻 90 度及下翻 75 度。加上更緊湊輕便的機身,無論是高低角度取景,D500 都比 D5 更加方便。

D500 的反芒結構和 D750 基本相同,一樣可以上翻 90 度、下翻 75 度。

攝錄增強:電子防震 + D-Lighting VS 不支援
在 Full HD 攝錄之下,Nikon 在 D500 上首次引入了電子影像防震技術,無論是配合有 VR 還是無 VR 的 NIKKOR 鏡頭,都可以提供影片防震效果,原理與市面上的影片電子防震類似,將畫面四周作為「緩衝區域」,通過處理器的高速運算,擷取影片中間部分合併成穩定的影像。

所以在用盡 DX 格式下拍攝的話,影片的畫面會裁去周邊的 10%,而在 1.3x 格式下拍攝的話則不受影響。另外,D500 在拍攝 Full HD 影片時亦支援 D-Lighting 功能,可改善及保留影片黑位及高光位的層次,至於 D5 則這兩項功能都並不支援。注意,在 4K 攝錄的時候,D500D5 均不支援電子防震及 D-Lighting。

D500 在拍攝 Full HD 影片時可以啟動電子防震及 D-Lighting 功能,D5 則並不支援。

遙控及過片:內置 Wi-Fi VS 額外購買
D500 內置了 SnapBridge 及 Wi-Fi 功能,原廠 App 暫時並不支援手機遙控拍片及過片,不過就已經有副廠 App 可以支援,相信 D500 正式推出後亦會很快更新兼容。D5 則需要另外購買 WT-6A 才能夠加入無線功能。

D500 內置了 SnapBridge 功能,相信日後可通過遙控 App 通過 Wi-Fi 控制拍片及傳送影片。

D5 的焦段優勢
睇完以上五個理由之後,大家是否覺得在拍片方面大哥 D5 是「完敗」給 D500?其實並不完全如此,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除了高 ISO、淺景深等全片幅天然優勢之外,拍片方面 D5 還有一個優勝之處。原來 D5D500 在 4K 攝錄的時候,都是擷取畫面的中間一部分輸出影片(等效約為 1.5x 焦距)。

也就是 D5 拍攝 4K 片的話是以 DX 格式拍攝,標準廣角的 24mm 會變成等效 36mm 的視角;D500 則是在 DX 格式之上再以 1.5x 等效焦距拍攝,雖然 DX 超廣角鏡頭通常比 FX 會再 wide 一點,但12mm 的超廣角鏡頭,4K 攝錄時也只是 24mm 的標準廣角視角。所以,至少在闊場景的 4K 攝錄方面,D5 有鏡頭焦段方面的優勢。

D5 在拍攝 4K 影片時的取景範圍大約和 DX 模式相同
D500 4K 攝錄時同樣是擷取中間部分,令鏡頭焦段需要乘 1.5 再乘 1.5

Nikon D5 宣傳小冊子
Nikon D500 宣傳小冊子
Nikon Rumors「絕密」文件(D5D500

最新消息
2 日前
ECT 毅智科技近期引進的新銳音響品牌 VOLK Audio,其首款作品 ETOILE 以 HK$31,200 的定價進軍頂級入耳式耳機市場。這款由品牌主理人 Jack Vang 親... (繼續閱讀)
3 日前
本月初傳出 Sigma 打算引入 200mm F1.8 大口徑遠攝定焦鏡頭,藉以撼動 Canon 自 1988 年發表 EF 200mm F1.8L USM 的地位。然而,似乎 F1.8 光圈這個... (繼續閱讀)
3 日前
Viltrox 近年積極拓展其自動對焦鏡頭系列,高階有旗艦定位的 LAB 系列;中檔也有 Pro 系列鏡頭;而追求輕巧的,也有光圈細一點的 Air 系列,務求做... (繼續閱讀)
3 日前
在上海車展正式登場的 Mazda EZ-60 再次成功,亮相僅 48 小時,即突破 10,060 張訂單,創下 Mazda 在中國市場的輝煌紀錄,被譽為品牌在當地最成功的... (繼續閱讀)
3 日前
以準確預測 Apple 動向聞名的 Bloomberg 科技編輯 Mark Gurman 近日發表最新分析,指出 2027 年 iPhone 將迎來二十年來最大變革。 (繼續閱讀)
3 日前
街拍可以捕捉到日常生活中最真實、自然的瞬間,而想要在平凡街角中找到充滿故事感的畫面,觀察力是關鍵。請各位看看 PeterPenn 對今次每月大獎「賞... (繼續閱讀)
3 日前
《第 43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圓滿落幕,不說不知原來大會創作團隊為了達到最穩定的戶外直播效果、裝置便攜性以及系統兼容性,他們作出了一個... (繼續閱讀)
4 月 26 日
Fujifilm 早幾日官宣預告會可能推出傳了多時的「半格相機」X-Half(暫名),除了規格之外,相信更多影友關心的,會是這款或內建直度 1" 感光元件的... (繼續閱讀)
4 月 25 日
瑞典專業燈光品牌 Profoto 日前宣布推出全新光線塑型工具 Spot Small。這款小巧的燈光造型配件專為追求精準控光的專業攝影師而設,特別針對時裝、人... (繼續閱讀)
4 月 25 日
Sigma 今日起(4 月 25日)於中環畢打行開設 Sigma BF 期間限定店,並邀請了 Sigma 社長山木和人專程由日本前來香港,出席開幕酒會。期間限定店將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