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mic
一如往年,今年 CP+ 中出現的新產品絕對算不上少,不過講到數一數二驚喜,Sigma 就肯定佔一席位。除了大堆頭的有新機、新鏡、新接環以至新閃燈,最搶眼的當然是 Sigma 終於走入無反市場,而當中兩部 sd Quattro 新機便成為場中的焦點。
無反於市場上的選擇甚多,Sigma 兩部無反到底有什麼吸引?除了因為是 Sigma 的首次,相信最主要的原因都會是相機配搭了獨家的 Foveon X3 Quattro 感光元件吧,有別於一般 CCD / CMOS,感光元件採用了三層感光設計,理論上除了有利更佳的色彩還原,解像上亦會有更好的表現。有如當年 Petax 的 K-01,兩部 Sigma 無反 sd Quattro 及 sd Quattro H 都是原生就可對應單反鏡頭,好處是廠方不用重新開發專用無反鏡頭,不過代價當然是,相機甚至比起全片幅的 Sony A7 系列外形上更要笨重。
![]() |
採用 APS-H 片幅的 sd Quattro H。 |
欠缺了無反輕巧的最大賣點,亦吸收了用家不受落 Petax 玩味甚重的 K-01 設計,sd Quattro 便一於走專業路線,機身用上有如單反的手柄,初次上手,的確予筆者有相當貼手的感覺,唯一機身可能為了遷就接環,機底就採用了比較「獨特」的設計,想平平穩穩的機連鏡放於平面,最好的方法便是另購直度手柄了。
![]() |
sd Quattro H 感光元件等效為 1.3x,原生像素為 2,550 萬像。 |
![]() |
機背的窄比例 LCD 原來除了取景,亦會負責拍攝資訊顯示。 |
![]() |
有如單反的手柄設計感覺相當貼手。 |
![]() |
機頂設有前後兩個快速指令轉輪。 |
![]() |
常用如 ISO 感光、測光模式等亦有獨立按鈕。 |
![]() |
取景模式切換。 |
![]() |
採用 Sigma 自家的 SA 接環,而作為 APS-H 機款,就只可對應全片幅的單反鏡頭。 |
現場筆者未有機會進行實拍,不過操作上,就可以看出 sd Quattro 及 sd Quattro H 顯然是主打進階用家,除了設有 EVF 取景,常用如 ISO 感光、測光模式等都有專用按鈕,配合前後兩個快速指令轉輪,操作上算得上靈活。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兩機機背的 LCD 顯示比例上都較大多數相機窄長,原來目的不是為了方便拍片,而是在顯示取景畫面的同時,LCD 右側會預留空間顯示各種拍攝資訊,比較起一般將光圈、快門資料等重疊在取景畫面上的做法,的確更少為拍攝做成干擾。相機提供了 9 點對焦,支援 Contrast 及 Phase 感應,不過坦白說,試用 sd Quattro 配搭 50mm F1.4 DG HSM | A,筆者就認為相機 AF 反應只算是普普通通,是否有能力應付動態拍攝?真的有待日後進行更詳細的測試了。
![]() |
加上直度感覺上更加專業。 |
![]() |
直度亦設有轉輪及快捷按鈕。 |
![]() |
比較起其他無反系統,Sigma 的 sd Quattro 系列算不上輕巧。 |
![]() |
配合 Sony 的 A7 系列無反,Sigma 亦發表了轉接環 MC-11,分別對應 Canon EF 及 Sigma SA 鏡頭。 |
![]() |
接環造工相當不俗。 |
![]() |
接環用上金屬製作。 |
![]() |
![]() |
新鏡恆定 f/1.8 大光圈的 50-100mm f/1.8 DC HSM | A。 |
![]() |
另一支為 Sigma 30mm F1.4 DC DN | C。 |
![]() |
新閃燈 EF-630 提供 GN63 的輸出,亦支援以 USB Dock 進行升級。 |
Sigma sd Quattro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185
Sigma sd Quattro H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186
Sigma 50-100mm f/1.8 DC HSM | A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993
Sigma 30mm F1.4 DC DN | C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