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向旗艦單反宣戰:Olympus E-M1 II 年底登場!

文:Stephen

Olympus 剛剛在今日凌晨 1 時左右正式在德國 Photokina 會場上公佈全新旗艦機 OM-D E-M1 Mark II,新機除了繼承過往 E-M1 高機動性、高速、高畫質的特點外,亦著力拉近與單反相機的差距。Olympus 表示,E-M1 II 將會在連拍速度、追焦性能方面,進擊傳統旗艦的單反相機,以下是 E-M1 II 機能的重點回顧。

 

開發理念

全新的 OM-D E-M1 II 需要擁有高機動性、可靠性,令相機可以無懼惡劣的拍攝環境。另外,畫質、對焦和連拍速度都要滿足專業攝影師的要求,故此需要開發全新的 TruePic 影像處理器。
過往擁有高機動性的 Micro 4/3 相機在拍攝速度和對焦反應往往不如全片幅及 APS-C 片幅的單反相機。
全新的 OM-D 系列旗艦相機將會打破舊有的觀念,誓要跟全片幅單反相機平起平坐。(按:包括價錢?)

 

重點功能解說:速度

在 C-AF 連續自動對焦模式下,E-M1 II 最高可以 18fps 的速度拍攝 2,000 萬像素的 RAW 影像。
當改用 S-AF 單次自動對焦模式時,更可以 60fps 的速率擷取 2,000 萬像素的 RAW 影像。
全新的 Dual Fast AF 對焦系統可以涵蓋水平 80% 及垂直 75% 的畫面,而且對焦點的數目由 E-M1 的 37 點,大幅增加至 121 點。全數的對焦點均支援對比度式自動對焦及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相位檢測感應器亦提升至準確度更高的十字型感應器。
全新自動對焦演算方式,支援群組式對焦,方便追蹤移動中的主體。
全新 Pro Capture 功能,能夠在半按快門時不斷擷取最近的 14 張影像,直至全按快門為止。
電子觀景器幀率為 120fps,反應時間縮短至 6 微秒,藉以減少畫面的滯延。

 

重點功能解說:可靠性

機身採用防水滴、防塵和耐寒設計,無懼惡劣天氣。
機身手柄較 E-M1 寬大,維持優良的手感,同時亦會改用新型號的高容量電池和充電器,藉以大幅增加相機的續航力與及縮減充電時間。另外,E-M1 II 亦支援雙 SD 卡插槽,支援 UHS II 傳輸標準。

 

重點功能解說:畫質

全新設計的 2,000 萬像素 Live MOS 感光元件,擁有高速和低耗電量的優點。另外,影像處理器亦進化至 TruePic VIII,TruePic VIII 採用雙「四核芯」設計,支援 4K 影片的高數據量。
支援 4K(3840 x 2160)及Cinema 4K(4096 x 2160)影片格式,最高可拍攝 237Mbps 的 30P 幀率的影片。而相機的動態範圍較舊型號 E-M1 延伸一級,令影像的層次感更為豐富。另外,高解像度拍攝模式亦得以強化,除了可以拍攝 5,000 萬像素的影像外,TruePic VIII 處理器亦能夠避免移動中的主體在高解像相片內出現殘影,暗示高解像度模式可以手持拍攝使用,再無需三腳架的輔助。

 

重點功能解說:配件

全新配件:HLD-9 直度電池箱、FL-900R 閃光燈(GN58、防滴防塵設計、支援 10fps 高速連拍)、RM-CB2 快門線、PT-EP14 UW 潛水殼(可潛 60 米)、STF-8 雙邊微距閃光燈(防滴防塵設計)及 CBG-12 相機背囊。

 

與 E-M1 之比較:

(1)相片解像度多 25%(由 1,600 萬像提升至 2,000 萬像)
(2)拍攝 RAW 影像的緩衝區為 E-M1 的 2 倍
(3)數據傳輸速度快 3 倍
(4)電子觀景器的反應時間快 63%
(5)自動對焦點數目多 3.3 倍(由 37 點提升至 121 點)
(6)影片解像度為 E-M1 的 4 倍(Full HD 提升至 4K)
(7)Sync IS 防震效能提升至「5 軸 6.5 級」(E-M1 淨機身防震為「5 軸 5 級」)
(8)單次自動對焦模式的連拍速度由 E-M1 的 10fps,提升至 E-M1 II 的 60fps
(9)連續自動對焦模式的連拍速度由 E-M1 的 9fps,提升至 E-M1 II 的 18fps
(10)相機起動時間較 E-M1 縮短一半

最新消息
2 日前
Mercedes-Benz G-Class 興祝第 60 萬輛組裝完成下線之際,市場傳出一個非常有趣的消息,就是 BMW 正在研發一輛具備純粹越野能力的全新旗艦 SUV,目... (繼續閱讀)
2 日前
Insta360 於昨日無預警釋出一段短片預告,展示其全新航拍機品牌 Antigravity 的強大性能,並宣佈將於香港時間8月14日晚上九時正正式發佈這款備受期... (繼續閱讀)
2 日前
近日網路傳出 Sigma 即將推出多款大光圈鏡頭的消息,包括 200mm F2.0、APS-C 格式的 12mm F1.4 以及第二代 35mm F1.2。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款被... (繼續閱讀)
2 日前
近年智能眼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大科技品牌紛紛搶佔先機。HTC 作為 VR 領域的領導品牌,今日正式發表首款智能眼鏡產品 HTC VIVE EAGLE,標榜台灣...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對於許多手機愛好者而言,相較於當今千篇一律的全螢幕智慧型手機,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時代的產品設計反而更具特色。近日 Samsung 流出一款... (繼續閱讀)
3 日前
今年 2025 高級視聽展相當精彩,不少品牌都將開發經年的旗艦級耳機推出。我們亦留意到耳機單元設計、耳機線材選擇、定製耳機市場萎縮及傳統耳機品牌... (繼續閱讀)
3 日前
近日英國迎來今年第三次熱浪,雖然最高氣溫仍未衝破 2022 年 7 月 19 日的攝氏 40.3 度記錄,但是今年英國雨量又出奇地偏少,降雨量創下自 1976 年... (繼續閱讀)
3 日前
Peak Design 平時出新色,就相當低調,不過品牌剛剛破例,一口氣推出 Ocean、Eclipse、Kelp、Ibis 四種全新配色,涵蓋背囊、單肩袋、小包、相機帶、... (繼續閱讀)
3 日前
Tesla Model Y 長軸版(Model Y L)官宣會在中國推出後,便一直有指這款 6 座車型會到歐美等到市場。雖然 Tesla 至今依然沉默,可是行動最實際,Mo... (繼續閱讀)
3 日前
自 Meta 推出 Meta Wayfarer Smart Glasses 掀起智能眼鏡熱潮以來,香港市場一直受限於平行進口導致功能與軟件支援不完善。不過近期 Rokid 正式宣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