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Tony:「人像模式限制多,雙鏡拍片更好玩」- iPhone 7 Plus 雙鏡試拍!

文:Tony

iPhone 7 Plus 設有 1,200 萬像素雙鏡頭主相機,近日 iOS 的更新,更加入了人像模式 beta 版本,可拍攝淺景深物件相片。今次試拍會同大家試試 iPhone 7 Plus 拍攝質素、主要拍攝功能及玩法。

白平衡、色彩自然,標準鏡表現比較出色
iPhone 7 Plus 主相機由 f/1.8 光圈 28mm 標準鏡頭及 f/2.8 光圈 57mm 遠攝鏡頭組成,用家可在拍攝介面隨時切換鏡頭。以較常用的標準鏡頭試拍,在日光下的相片,白平衡略帶暖色,色彩表現自然,放大觀看畫質亦算是細緻。如用家拍攝後稍後把白平衡調為修正,相片會變得更加好看。由於 iPhone 7 Plus 亦有 f/1.8 大光圈,在夜間拍攝,亦可用較低 ISO 完成拍攝,令畫質更上一層樓。

iPhone 7 Plus 標準鏡頭拍攝的白平衡略帶暖色,色彩表現自然
標準鏡頭拍攝下放大觀看,樓宇的水管亦可清晰拍攝
iPhone 7 Plus 標準鏡頭室內拍攝表現更加出色

至於使用 iPhone 7 Plus 主相機的 f/2.8 光圈 57mm 遠攝鏡頭拍攝,在比較 28mm 標準鏡頭之後,後者的質素無疑出色得多。在同一位置向上拍攝,同樣為 ISO 20 的相片,57mm 遠攝鏡頭拍攝的相片,放大已有明顯的雜訊,在較暗的環境以 ISO 100 拍攝,相片的雜訊亦十分明顯。不過,兩個焦距鏡頭,可拍攝出不同視角的相片,令拍攝彈性增加是不爭的事實。

以標準鏡頭拍攝,天空的雜訊明顯較少 (ISO 20)
57mm 遠攝鏡拍攝放大觀看,即使同為 ISO 20 拍攝,天空還是出現不少雜訊

以 28 mm 標準鏡頭拍攝,可拍攝較為廣角的視角

以 57 mm 遠攝鏡頭拍攝,視角可以略為壓縮,帶出不同的拍攝效果
以遠攝鏡頭拍攝,即使 ISO 100,雜訊已十分明顯

4K 影片高質,慢鏡短片更好玩
iPhone 7 Plus 支援 4K 解像度影片攝錄,攝錄時用家仍可以隨時切換鏡頭,以不同焦距進行攝錄。在日間及晚間試拍,雖然邊行邊拍還是會有一定手震,但流暢度及畫質素都非常不俗。

 
iPhone 7 Plus 4K 影片試拍一
 
iPhone 7 Plus 4K 影片試拍二

至於加入多時的慢鏡短片攝錄功能,在 iPhone 7 Plus 支援雙鏡頭切換拍攝下變得更加好玩,大家可在拍攝時,以變焦功能把主體慢慢放大,配合慢鏡頭,拍攝的效果會更為特別。

 
iPhone 7 Plu s 慢鏡影片試拍一
 
iPhone 7 Plus 慢鏡影片試拍二

下一頁為人像模式 Beta 版本試拍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6 小時前
Apple 最新公布的 2025 財年第三季度(截至6月28日)業績報告再創紀錄,總營收達 94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淨利潤 234.34 億美元,同比增長... (繼續閱讀)
1 日前
很多人誤以為快門速度會直接影響閃燈曝光,但真相到底是什麼?為甚麼快門速度對閃燈拍攝的主體影響不大?快門速度對閃燈的影響又是甚麼?閃燈同步快... (繼續閱讀)
2 日前
在香港這個節奏急促的都市中,風景攝影不單是藝術創作,可能更是一場心靈修行。朗豪坊 6D Wellness 早前邀請到世界級年輕攝影師袁斯樂(Kelvin Yuen...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旗艦無反 A1 II 推出至今只過了大半年,但官方日前已火速為其推出 3.00 版本韌體,當中包括就拍攝體驗、後期篩選影像流程、影片製作、以及「數... (繼續閱讀)
2 日前
Nissan 發表新一代 Leaf 後,有趣地,日本 Mitsubishi 三菱透露他們會和 Nissan 合作,推出新 Leaf 的兄弟車型,同樣採用 Crossover SUV 設計,亦是... (繼續閱讀)
2 日前
主打高性價比的國產鏡頭品牌 Viltrox 近日再為其 Air 系列增添新成員,正式推出屬 APS-C 片幅的 AF 15mm F1.7 鏡頭。新鏡針對街拍、風景及建築攝影... (繼續閱讀)
2 日前
GoPro 近期動作頻頻,先是自行流出 Max 2 的消息搶佔市場關注度,接著在 DJI Osmo 360 發佈當天,竟有人曝光了 GoPro Max 2 的機身內部實拍圖。這...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小時候總是嚮往住在大屋,但長大後才慢慢發現,即使住在三層獨立屋,其實也有不少顧慮!好像一個人獨自在二樓,突然聽到樓下有聲音,卻不知是否該前...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對於剛踏入耳機發燒領域的新手而言,總會面臨一個經典難題:究竟該將預算投入高階耳機搭配中階播放器,還是優先購置頂級播放器搭配入門耳機?這個問... (繼續閱讀)
2 日前
各位手機用戶需提高警覺,在商場、咖啡廳或機場等公共場所使用充電設施時務必謹慎。過去駭客常用的「充電劫持」(Juice jacking)手法,是透過公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