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攝影專題】人工低過看更 - 攝影助手係咪一定無前途?

Sam Yau 簡介  

‧2001 年:認識了開設沖曬店和攝影服務公司的前輩,以 freelance 形式被分派工作,替各類型團體單位拍攝活動紀錄或人像相片 ,亦不時拍攝婚禮的全日活動。
‧2003 年:全身入讀觀塘職業訓練中心全日制應用攝影課程並於翌年畢業。
‧2004 年:暑假期間於 HKIPP 會員的商業攝影影樓作實習助理三個月。
‧2004 年:被《壹週刊》聘請為時尚生活組的全職攝影助理,主要工作為準備和運送外出拍攝時使用的燈光器材,公司內部影樓的場景布置、燈光設備、環境衛生的維護和拍攝前準備和拍攝後的清理。
‧2005 年:除協助攝影師的工作外 ,亦開始拍攝飲食、商品、人物訪問照片並刊登於替《壹週刊》內。
‧2007 年:被聘請為 《DiGi數碼雙周》的記者,負責編寫及拍攝相片作器材測試及攝影技巧示範。
‧2008 年:晉升並專責出版攝影叢書系列的攝影教學和相機應用專門書目,持續晉升至叢書主編職位。任內 4 年半時間共出版了 42 本攝影叢書。
‧2012 年:被興華拓展聘請為攝影器材產品顧問,為 Leica 相機、Metz 閃光燈、B+W 濾鏡等攝影器材的客戶提供銷售和應用的產品資訊、技術支援及攝影課程。亦為各經銷商門市店員進行新產品培訓和疑難排解。還會替公司所代理的攝影器材、鐘錶、影音產品及紅酒餐飲等,拍攝產品宣傳照和各類活動照片。
‧2017 年: Freelance 攝影師及攝影導師。

Sam Yau 在十多年前於被稱為攝影記者搖籃的觀塘職業訓練中心學習攝影,期後就在專接 4A 廣告公司的 HKIPP 香港專業攝影師公會的會員之影樓任職暑期工。據 Sam 表示,那時接觸相機的機會不多,不過講求質素的攝影師會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心態將工作做好,跟後來在《壹周刊》要求限時完成拍攝有所不同。不過,由於《壹周刊》拍攝外景的機會較之前為多,亦令 Sam 可以接觸公司內不同的攝影師之拍攝手法。

Sam 當年任職《DiGi 數碼雙周》時,亦有負責雜誌封面的拍攝,而擔任攝影助手的經驗亦有助他獨力完成雜誌封面的拍攝工作。

捲電線都有學問

據 Sam 表示,當攝影助手期間亦聽過所謂「助手王」的稱號,能夠擔任「助手王」,是攝影師對攝影助手的一大支持和肯定。這些「助手王」可能只需一個 Layout,幾句的 Instruction,就已經幫攝影師在影樓完成佈光,解決很多煩鎖的問題,而那時攝影師的作用就是進行品質鑑控和負責客戶聯絡。

當年 Sam 沒有這般幸運成為「助手王」,不過他記得當攝影助手時,攝影師會教導他如何捲電線和擺放腳架問題。別以為捲電線和擺腳架/燈架是非常簡單,Sam 透露當影樓需要佈置多個光源時,如何將燈架、腳架和電線有系統地安放,而又不阻礙拍攝是大有學問的。他記得當時在商業影樓閒閒地要負責 6 至 7 支的影樓燈的擺放;而《壹周刊》因出版流程關係,會比較趕急,一般只會負責 3 支影樓燈的設定。上述擺燈的方法和臨場應變在課堂上難以學到,只有當攝影助手時才可以邊學邊做,從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攝影技術。

毅然投身出版界,令 Sam 能以文字和相片將自己的攝影經驗和對相機看法向公眾傳播。

跟 Felix So 一樣,當年 Sam 在《壹周刊》當攝影助手時,公司亦非只有一位攝影助手,故晉升方面亦頗為困難,需要等待機遇(按:即攝影師或高級攝影助理離職)後,才可以在仕途上更上一層樓。再者,當年《壹周刊》待遇上已經在出版界內算是數一數二,故攝影師的流失率非常低,可能幾年才有一位攝影師另謀高就。故此,Sam 在 2007 年就轉投「爬格仔」的工作,利用自己過往的工作歷驗和對相機的認知,於《DiGi 數碼雙周》擔任記者一職。

被問道做了三年多的攝影助手,往後就「轉行」投身出版界及攝影代理的產品顧問,會否覺得浪費了時間、未能學以致用呢?「攝影助手的經驗好有用!當時在《壹周刊》是 7 個攝影助手跟 4 個攝影師,不同攝影師有不用的拍攝風格,亦會用上不同的器材:好像『1 仔』菲林機、120 中片幅相機,以致是當年新興的數碼單反相機都會接觸得到,對我日後的事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當我在 2012 年後成為攝影器材的產品顧問時,當客戶得悉自己過往的拍攝經驗和範疇後,亦可以加強自己的敘事能力,令客戶更願意跟自己溝通,從而為他們建立信心…」Sam 斬釘截鐵說。

及後轉任產品顧問,Sam 除了負責撰寫官方新聞稿,亦有為不同的機構提供拍攝教學和代理的技術支援工作。

 【總結】

聽過 Felix So 和 Sam Yau 的講解之後,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當攝影助手只是學習階段,成為攝影師後亦可以有不錯的發展。當然,衡量是否「人生勝利」,薪酬待遇可以是一個方法,但作為「打工仔」的,亦不應該忽視工作能夠給予的滿足感。

文章起首提到的「港女」認為做 Bank 才有出路,薪酬待遇更高。這當然是事實,不過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特性,如銀行業對經濟環境波動更為敏感:「錢可以搵得很快,但銀行大班睇數炒人亦可以快到唔見血」,可謂有辣有唔辣。如果講到自由度及發揮方面,屬自由身的攝影師若有本錢的就尚可以「揀 Job 做」,在客戶的要求框架內發揮創意;至於做 Bank、做保安的,工作較為刻板,未必人人受落。

近幾年樓價比天高,攝影師跟其他行業的從業員一樣,置業也非易事。不過說到交女朋友或者成家立室,根據小編的非正式統計,大部分攝影師或者攝影助理都能夠找到理想的另一半,所以這些網上的所謂「港女」言論,其實也只能代表部分香港女生的心態。不少外間評為「女神級」的女生(指外貌娟好、性格溫柔、不貪慕虛榮、down to earth 等屬性),也並不太看重男生外型及身家,上進心、才華、性格等是更重要因素。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2 日前
如何能拍出有感覺的照片?這問題似乎沒有標準答案,或許這正是「惡教」的主要原因。但長久以來,小弟在這方面倒是秉承一貫觀點:要拍出感覺,首先要... (繼續閱讀)
2 日前
俗語有云:「錯就要認,打就要企定!」。一個品牌突然間向公眾「跪玻璃」,總有人會有負面的想法。不過,日前 Fujifilm India 印度分公司的社交媒體... (繼續閱讀)
3 日前
繼在東京移動展發表一系列新車後,Honda 近日舉行技術發布會,預告會推出一個全新的中型車平台,該平台預計將廣泛應用於品牌旗下包括 Civic、Accor... (繼續閱讀)
3 日前
Canon EOS R6 Mark III 正式發布後,不少影友認為今次規格升級頗有誠意,甚至有意重新投入 Canon 系統。為了讓大家更清晰了解 Canon 在產品線上的策... (繼續閱讀)
3 日前
Meta 作為全球頂尖的社交媒體巨頭,在承載數十億用戶日常互動的同時,其龐大的廣告系統與盈利模式也成為詐騙廣告滋長的溫床。根據路透社於 2025 年... (繼續閱讀)
3 日前
7Artisans 正式推出全新 Floral Bloom Art Cine 系列(繁花系列)藝術電影鏡頭,首發型號包括 37mm T2.9 與 57mm T2.9 兩支全片幅 PL 接環定焦鏡頭... (繼續閱讀)
3 日前
市場調查公司 Kantar 分別於今年 6 月與近期公布了兩份針對全球 Z 世代消費者(指出生於 1997 年至 2012 年間的族群)的調查報告,評選出最受歡迎的... (繼續閱讀)
3 日前
在 2000 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時期,香港民間曾流傳一句俚語:「High Tech 揩嘢,Low Tech 撈嘢」,意指投身科技產業往往面臨虧損,而從事傳統行業反... (繼續閱讀)
3 日前
Leica 再次為旗下全片幅無反相機 SL3 推出特別版本 SL3 Reporter,新機延續過往 Reporter 特別版相機的標誌性深綠色塗裝,並以高強度芳綸纖維(Ara... (繼續閱讀)
4 日前
Canon 今天(11 月 6 日)在香港舉辦全新產品發布會,正式推出混合型全片幅相機 EOS R6 Mark III 及配備 F1.2 超大光圈的標準定焦鏡頭 RF 45mm F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