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mic
於各種拍攝題材之中,微距拍攝一向有其吸引力,平時平平無奇的事物,透過微距鏡頭亦可變為不同的世界。其實現在不少標準變焦鏡頭已有不俗的近攝能力,舉例 Canon 的 EF 24-70mm f/4L IS USM 於近攝模式中便提供了 0.7x 的放大率。不過跟真正微距鏡頭的 1:1(1x)放大率比較,此類鏡頭於近攝性能上就仍有一定距離,想以較經濟的價錢而又可以拍到專業的微距效果?Canon 在無反 EF-M 鏡之後,最近便推出了另一支針對 APS-C 片幅單反的微距鏡 EF-S 35mm F2.8 Macro IS STM,除了有內置環形 LCD 照明作賣點,新鏡質素上又是否可以滿足用家的要求?以下我們便進行了一系列的實拍測試。
![]() |
ISO 800、f/8.0、1/80s |
第一眼見到 EF-S 35mm F2.8 Macro IS STM 的時候的確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以獨有的賣相,即時令人想起的便是 Canon 專為無反而開發的 EF-M 28mm f/3.5 Macro IS STM,其中最大特點,當然就是鏡頭前置了環形 LCD 作近攝時的補光。今次送測的 EF-S 35mm F2.8 Macro IS STM 跟 EF-M 28mm f/3.5 Macro IS STM 同樣是對應 APS-C 片幅,不同的是前者針對 DSLR 而開發,鏡後距不同之下兩者亦用上不同的光學設計,因而兩者在光圈以至是焦距上都有一定差別。
配合 APS-C 片幅之下,EF-S 35mm F2.8 Macro IS STM 提供了近似標準的 56mm 等效焦距,相比起 EF-M 28mm f/3.5 Macro IS STM 的 44.8mm 等效,個人就認為更適合拍攝微距,起碼鏡頭的近攝工作距離可以稍為拉遠,不需微距時以接近貼著主體的距離拍攝,一方面可在昆蟲一類拍攝時減少出現嚇走主角的情況,另一方面亦改善了鏡頭本身檔去光線的問題,相對之下,實用性可說是更高。作為一支專用微距鏡頭,EF-S 35mm F2.8 Macro IS STM 可提供 1:1 的放大倍率,略為可惜是 Canon 今次未如 EF-M 28mm f/3.5 Macro IS STM 般為鏡頭加入進一步提高近攝能力的 1.2x 超微距模式,不過鏡頭於用料上卻是值得一讚,最少接環用了更耐用的金屬製作而非 EF-M 28mm f/3.5 Macro IS STM 的工程塑膠。
![]() |
![]() |
配合 APS-C 片幅單反,鏡頭提供了 56mm 的等效。 |
![]() |
採用 STM 推動 AF,並支援全時手動功能。 |
![]() |
使用耐用度更高的金屬接環,不過就並非防塵防水滴設計。 |
![]() |
濾鏡口徑為 49mm。 |
EF-S 35mm F2.8 Macro IS STM 採用了內對焦設計,鏡筒不會在對無期間伸長縮短,用上 STM 推動 AF,鏡頭另一方面亦支援全時手動功能,特別是近攝,用家就可因應情況快速的進行手動微調。配合 EOS 77D 的試用中,發覺鏡頭對焦並沒有過去不少微距鏡頭的遲鈍感,大部份時間亦是一按即到。利用相機的 Dual Pixel CMOS AF 功能,筆者亦比以往更多用 Live View 取景,但要留意相機 Live View 對焦範圍不及傳統 AF 點精細,要近距離拍攝細微的主體,對焦便要更加小心了。
講到 EF-S 35mm F2.8 Macro IS STM 重點之一的前置環形 LED 照明,操作方式其本可說跟 EF-M 28mm f/3.5 Macro IS STM 一樣,只需按下鏡身旁的燈泡圖案按鈕,鏡前的 2 枚 LED 補光燈即會亮起。而透過按及短按按鈕,LED 亦有強 / 弱輸出供選擇,用家更可控制只亮起左側或右側的 LED,以便拍攝出更為立體的近攝效果。
![]() |
不同的 LED 照明模式。 |
![]() |
燈泡圖案按鈕為 LED 開關。 |
![]() |
ISO 800、f/10、1/20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