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一鏡打盡:Leica DG 50-200mm f/2.8-4 測試

文、攝:Stephen

自 Panasonic 在 2016 年宣佈以「Leica 之名」開發最大光圈為 f/2.8 – f/4 的高階變焦鏡頭後,Leica DG 12-60mm f/2.8-4 及 Leica DG 8-18mm f/2.8-4 已經分別在去年先後登場,為用家在 Panasonic「原廠」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之外,提供另一個專業選擇。雖然在兩年前 Panasonic 表示仍對是次測試的主角 DG Vario-Elmarit 50-200mm f/2.8-4 Asph. Power O.I.S. 作「可行性研究」,但是隨著 Micro 4/3 專業用家對高階鏡頭的渴求,Leica DG 50-200mm f/2.8-4 亦終於在 5 月尾於日本上市,並在月前透過香港代理引入香港。究竟此鏡的表現又是否值回票價?

中間著墨的新長炮
Panasonic 可以觸及 300mm 或以上相對焦距的 Micro 4/3 格式鏡頭有不少,除了較早推出市面的 45-200mm f/4-5.6 系列、100-300mm f/4-5.6 系列、PZ 45-175mm f/4-5.6「電 Zoom」及 45-150mm f/4-5.6 袖珍遠攝鏡頭外,就算是掛了 Leica「標記」的亦有 DG Vario-Elmar 100-400mm f/4-6.3 Asph. Power O.I.S. 可選,難怪 DG Vario-Elmarit 50-200mm f/2.8-4 Asph. Power O.I.S. 最初想要「見縫插針」亦一度要進行「可行性研究」,作為一般 Micro 4/3 用家確實不愁沒有鏡頭可用。可是,若是對光學質素或操控配套有點要求的用家,Leica DG 100-400mm f/4-6.3 之廣角端可能略遠,使用範疇較為局限在生態、鳥攝或運動攝影一類,產品定位上不夠「普及」,而簇新的 Leica DG 50-200mm f/2.8-4 則不論在焦距和入光量完全採取「中庸之道」,既有專業鏡頭的「架子」,可以清楚在一眾入光量只有 f/4-5.6 的細光圈遠攝鏡頭被區分出來,亦不失在拍攝上的靈活性。若非常常要出動 600-800mm 左右的相對焦距,小編可以說 Leica DG 50-200mm f/2.8-4 其實會更好用。

▲由於 Panasonic G9 亦有一定的「份量」,接上 Leica DG 50-200mm f/2.8-4 後亦不失平衡性。
▲Leica DG 50-200mm f/2.8-4 並非採用固定鏡長設計,不過延伸幅度未算很大。
▲鏡頭表層的塗膜反射出淡綠色的光芒。
▲鏡頭在中國製造。

非恆定光圈:有辣有唔辣
雖然有著 100-400mm 的相對焦距,但由於 Leica DG 50-200mm f/2.8-4 支援高機動性的 Micro 4/3 系統,加上鏡頭並非用上恆定 f/2.8 光圈設計,655g 淨重算是十分輕盈易攜。測試時,小編用上重量為 658g(連電池及記憶卡)的 Panasonic G9 拍攝,系統的平衡感頗佳,加上 G9GH5 系列的一類高階無反相機大多有厚大的手柄,長時間手持拍攝亦不覺得疲累。金屬鏡筒的造工十分扎實可靠,即使用上多變焦設計,亦無損其防塵防水滴的表現,不過小編就覺得 Panasonic 其實可以為此鏡添置可拆式腳三腳架底座,令用家在望遠拍攝時,可將系統的支點經鏡頭轉移至腳架身上,使長時間曝光的成像更為清晰。非恆定光圈設計的 Leica DG 50-200mm f/2.8-4 以機動性掛帥,若然以恆定 f/2.8 光圈設計,隨時可以威脅 Leica DG Elmarit 200mm f/2.8 Power O.I.S. 的江湖地位!既然全段 f/2.8 最大光圈已經沒有可能,那 Leica DG 50-200mm f/2.8-4 的最大光圈又跌得有幾快呢?實試過後,小編覺得此鏡的入光量其實都跌得頗急的,儘管在 50mm 確實有著 f/2.8 的大光圈,無奈在 70mm 焦距時就只有 f/3.3 的最大光圈,及後來到屬「2 倍變焦」的 100mm 焦距,最大光圈只為 f/3.6,幾乎已跌近 2/3 級光圈!

▲鏡頭焦距/最大光圈變化
▲最近對焦距離 0.75 米,於 200mm 焦距時的放大率可達 0.25X,折合相當於全片幅相機的 0.5X。
▲設有防塵防水滴膠邊。
▲使用圓筒型遮光罩,內部設有坑紋來減少光害。
▲設有實體 Power O.I.S. 防震開關鍵,無需硬性規定透過機身以軟件方式控制防震開關。

攝力隨時倍增?
Leica DG 50-200mm f/2.8-4 另一個「好玩」的地方是可以接上原廠 Panasonic DMW-TC14Panasonic DMW-TC20 增距鏡頭,可分別將攝力延伸至 280mm 及 400mm,不過屆時鏡頭的最大光圈亦會相應下降至 f/4-5.6(使用 DMW-TC14,減 1 級光)及 f/5.6-8(使用 DMW-TC20,減 2 級光),令鏡頭的使用範疇更為廣泛。當然,Leica DG 50-200mm f/2.8-4 本身的單價早就已經貴過 Leica DG 100-400mm f/4-6.3,究竟有沒有 Leica DG 50-200mm f/2.8-4 的 Die Hard 粉絲會額外花錢入手增距鏡仍是未知之數,不過可以肯定 Panasonic 早已為此鏡提供相當大的靈活性和配套,相對 Olympus 仍未有 2X 增距鏡,小編不能否定 Leica DG 50-200mm f/2.8-4 的「玩味」其實是比較重的。

光學質素優越
鏡頭用上 15 組 21 片的光學設計,當中包括 2 片 UED 超低色散鏡片、2 片非球面鏡片、2 片 ED 低色散鏡片及 1 片 UHR 超高折射率鏡片,實拍時發現此鏡的幾近沒有明顯的變形像差,在多個焦距下都可以拍到筆直的線條。至於 Leica DG 50-200mm f/2.8-4 的色差控制亦算不俗,只會在極度高反差的情況下才會看到薄薄的紫邊,加上解像力測試亦有相當的水準,在一般情況下小收一級光圈已可將解像力完全釋放出來,而最關心的中央部分全開光圈下之成像亦未見鬆散。

▲在一般收納狀態下,Leica DG 50-200mm f/2.8-4 鏡長較 Olympus M.ZD 40-150mm f/2.8 PRO 短。
▲不過隨著兩鏡的焦距設定為 150mm 或兩鏡的望遠端,固定鏡長的 Olympus M.ZD 40-150mm f/2.8 PRO 反而較 Leica DG 50-200mm f/2.8-4 顯得更短。
▲是次小編亦有找來兩個品牌的 1.4X 增距鏡,可以看到 Panasonic DMW-TC14 的長度較 Olympus MC-14 的短。
▲兩款增距鏡在鏡尾接環部分的電子接點位置是完全一樣,可以交叉接上對方品牌的機身上。
▲不過,當對比增距器接上鏡頭的一端,發現接環內部設有獨特的凸出型軌道,令 Olympus MC-14 只可接上 Olympus 鏡頭;而 Leica/Panasonic 的鏡頭就只可接上 Panasonic 的增距器。
▲再對比兩個品牌的遠攝鏡頭,發現鏡尾用在專門連繫增距器的電子接點之位置,以及「坑道」又是不一樣的。

 

樣本照片(使用 Panasonic Lumix DMC-G9 拍攝)

▲ISO 200、f/7.1、1/160s、焦距:200mm(相對焦距:400mm)
Leica DG 50-200mm f/2.8-4 焦段上十分好用,加上高機動性,在下班時份於屯門公路轉車站時亦可以輕鬆拍攝日落的情景。從相片中看到鏡頭的解像力不俗,可以清楚看到距離 7.5 公里外青山發射站之線條,以及小型電塔上的電線。
▲ISO 200、f/7.1、1/160s、焦距:200mm(相對焦距:400mm)
鏡頭的發色鮮艷,反差亦恰到好處。
▲ISO 320、f/7.1、1/1000s、焦距:162mm(相對焦距:324mm)
測試期間用上同廠的 G9 來拍攝,鏡頭與機身的追焦反應同樣飛快,清楚捕捉到主體之餘,亦可以看到機身塗裝上的小字。

Leica DG Vario Elmarit 50-200mm f/2.8-4 Asph. Power O.I.S.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131

Leica DG Vario Elmarit 50-200mm f/2.8-4 Asph. Power O.I.S.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502

 

變形像差測試(使用 Panasonic Lumix DMC-G9 拍攝)

▲焦距:50mm
▲焦距:70mm
▲焦距:100mm
▲焦距:150mm
▲焦距:200mm

短評:此鏡拍攝出來的線條十分筆直,四邊沒有明顯的變形像差問題。

下一頁:解像力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市面上眾多洗地機,定價不高的 Hizero F300 有着當相輕巧的設計,而且勝在純粹又簡單易用。到底這款無線仿生洗地機如何一機解決掃地、拖地和乾地?...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Sony 最新旗艦機 Sony Xperia 1 VII 即將於 5 月 23 日在香港上市,雖然 Sony 已提前向海外媒體提供測試機以製造首波評測聲勢,但部分測試結果卻顯...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Panasonic 終於推出兩款全片幅 L-mount 無反相機 Lumix S1II 與 S1IIE,主打攝影與攝錄混合應用。兩機皆配備混合式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支援實時...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怠速熄火(Start/Stop)技術雖然被視為節省燃油的其中一種解決方法,亦在全球汽車市場廣泛應用,不過亦成為許多車主最討厭的功能之一,讓這功能長期...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Panasonic 在今日發表 Lumix S1II 和 S1IIE 全片幅無反的同時,一併推出 Lumix S 24-60mm F2.8 鏡頭,旨在填補現有 Lumix S Pro 24-70mm F2.8 和 L...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DJI 今日正式發表 Mavic 系列新一代旗艦航拍機—— Mavic 4 Pro。相較前代 Mavic 3 Pro,今次升級可謂由內至外皆有明顯變化,不單換上全新的三攝模...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細個睇《Toy Story》,正場未上先被 Pixar 的片頭「燈仔」動畫所吸引,不經不覺原來這盞燈已經跳了 41 年,最近 LEGO Ideas 向它致敬,推出型號 21...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日本耳機品牌 AVIOT 近期推出的 TE-U1 藍牙耳機引發市場關注,這款定價僅 HK$399 的產品不僅獲得日本 VGP Awards 2025 金賞認證,更在同價位產品中... (繼續閱讀)
1 日前
Samsung 在今日上午發表 Samsung Galaxy S25 Edge 後,香港地區也隨即公佈了這款新機的售價與相關優惠方案。本次發表會也特別展示了實機外觀,讓大... (繼續閱讀)
1 日前
Sony 今日正式發表新一代旗艦手機 Xperia 1 VII,這款新機傳聞中的改動不少,包括重新搭載 4K 螢幕、大幅強化的超廣角與遠攝鏡頭,以及導入多項 S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