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一鏡打盡:Leica DG 50-200mm f/2.8-4 測試

文、攝:Stephen

自 Panasonic 在 2016 年宣佈以「Leica 之名」開發最大光圈為 f/2.8 – f/4 的高階變焦鏡頭後,Leica DG 12-60mm f/2.8-4 及 Leica DG 8-18mm f/2.8-4 已經分別在去年先後登場,為用家在 Panasonic「原廠」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之外,提供另一個專業選擇。雖然在兩年前 Panasonic 表示仍對是次測試的主角 DG Vario-Elmarit 50-200mm f/2.8-4 Asph. Power O.I.S. 作「可行性研究」,但是隨著 Micro 4/3 專業用家對高階鏡頭的渴求,Leica DG 50-200mm f/2.8-4 亦終於在 5 月尾於日本上市,並在月前透過香港代理引入香港。究竟此鏡的表現又是否值回票價?

中間著墨的新長炮
Panasonic 可以觸及 300mm 或以上相對焦距的 Micro 4/3 格式鏡頭有不少,除了較早推出市面的 45-200mm f/4-5.6 系列、100-300mm f/4-5.6 系列、PZ 45-175mm f/4-5.6「電 Zoom」及 45-150mm f/4-5.6 袖珍遠攝鏡頭外,就算是掛了 Leica「標記」的亦有 DG Vario-Elmar 100-400mm f/4-6.3 Asph. Power O.I.S. 可選,難怪 DG Vario-Elmarit 50-200mm f/2.8-4 Asph. Power O.I.S. 最初想要「見縫插針」亦一度要進行「可行性研究」,作為一般 Micro 4/3 用家確實不愁沒有鏡頭可用。可是,若是對光學質素或操控配套有點要求的用家,Leica DG 100-400mm f/4-6.3 之廣角端可能略遠,使用範疇較為局限在生態、鳥攝或運動攝影一類,產品定位上不夠「普及」,而簇新的 Leica DG 50-200mm f/2.8-4 則不論在焦距和入光量完全採取「中庸之道」,既有專業鏡頭的「架子」,可以清楚在一眾入光量只有 f/4-5.6 的細光圈遠攝鏡頭被區分出來,亦不失在拍攝上的靈活性。若非常常要出動 600-800mm 左右的相對焦距,小編可以說 Leica DG 50-200mm f/2.8-4 其實會更好用。

▲由於 Panasonic G9 亦有一定的「份量」,接上 Leica DG 50-200mm f/2.8-4 後亦不失平衡性。
▲Leica DG 50-200mm f/2.8-4 並非採用固定鏡長設計,不過延伸幅度未算很大。
▲鏡頭表層的塗膜反射出淡綠色的光芒。
▲鏡頭在中國製造。

非恆定光圈:有辣有唔辣
雖然有著 100-400mm 的相對焦距,但由於 Leica DG 50-200mm f/2.8-4 支援高機動性的 Micro 4/3 系統,加上鏡頭並非用上恆定 f/2.8 光圈設計,655g 淨重算是十分輕盈易攜。測試時,小編用上重量為 658g(連電池及記憶卡)的 Panasonic G9 拍攝,系統的平衡感頗佳,加上 G9GH5 系列的一類高階無反相機大多有厚大的手柄,長時間手持拍攝亦不覺得疲累。金屬鏡筒的造工十分扎實可靠,即使用上多變焦設計,亦無損其防塵防水滴的表現,不過小編就覺得 Panasonic 其實可以為此鏡添置可拆式腳三腳架底座,令用家在望遠拍攝時,可將系統的支點經鏡頭轉移至腳架身上,使長時間曝光的成像更為清晰。非恆定光圈設計的 Leica DG 50-200mm f/2.8-4 以機動性掛帥,若然以恆定 f/2.8 光圈設計,隨時可以威脅 Leica DG Elmarit 200mm f/2.8 Power O.I.S. 的江湖地位!既然全段 f/2.8 最大光圈已經沒有可能,那 Leica DG 50-200mm f/2.8-4 的最大光圈又跌得有幾快呢?實試過後,小編覺得此鏡的入光量其實都跌得頗急的,儘管在 50mm 確實有著 f/2.8 的大光圈,無奈在 70mm 焦距時就只有 f/3.3 的最大光圈,及後來到屬「2 倍變焦」的 100mm 焦距,最大光圈只為 f/3.6,幾乎已跌近 2/3 級光圈!

▲鏡頭焦距/最大光圈變化
▲最近對焦距離 0.75 米,於 200mm 焦距時的放大率可達 0.25X,折合相當於全片幅相機的 0.5X。
▲設有防塵防水滴膠邊。
▲使用圓筒型遮光罩,內部設有坑紋來減少光害。
▲設有實體 Power O.I.S. 防震開關鍵,無需硬性規定透過機身以軟件方式控制防震開關。

攝力隨時倍增?
Leica DG 50-200mm f/2.8-4 另一個「好玩」的地方是可以接上原廠 Panasonic DMW-TC14Panasonic DMW-TC20 增距鏡頭,可分別將攝力延伸至 280mm 及 400mm,不過屆時鏡頭的最大光圈亦會相應下降至 f/4-5.6(使用 DMW-TC14,減 1 級光)及 f/5.6-8(使用 DMW-TC20,減 2 級光),令鏡頭的使用範疇更為廣泛。當然,Leica DG 50-200mm f/2.8-4 本身的單價早就已經貴過 Leica DG 100-400mm f/4-6.3,究竟有沒有 Leica DG 50-200mm f/2.8-4 的 Die Hard 粉絲會額外花錢入手增距鏡仍是未知之數,不過可以肯定 Panasonic 早已為此鏡提供相當大的靈活性和配套,相對 Olympus 仍未有 2X 增距鏡,小編不能否定 Leica DG 50-200mm f/2.8-4 的「玩味」其實是比較重的。

光學質素優越
鏡頭用上 15 組 21 片的光學設計,當中包括 2 片 UED 超低色散鏡片、2 片非球面鏡片、2 片 ED 低色散鏡片及 1 片 UHR 超高折射率鏡片,實拍時發現此鏡的幾近沒有明顯的變形像差,在多個焦距下都可以拍到筆直的線條。至於 Leica DG 50-200mm f/2.8-4 的色差控制亦算不俗,只會在極度高反差的情況下才會看到薄薄的紫邊,加上解像力測試亦有相當的水準,在一般情況下小收一級光圈已可將解像力完全釋放出來,而最關心的中央部分全開光圈下之成像亦未見鬆散。

▲在一般收納狀態下,Leica DG 50-200mm f/2.8-4 鏡長較 Olympus M.ZD 40-150mm f/2.8 PRO 短。
▲不過隨著兩鏡的焦距設定為 150mm 或兩鏡的望遠端,固定鏡長的 Olympus M.ZD 40-150mm f/2.8 PRO 反而較 Leica DG 50-200mm f/2.8-4 顯得更短。
▲是次小編亦有找來兩個品牌的 1.4X 增距鏡,可以看到 Panasonic DMW-TC14 的長度較 Olympus MC-14 的短。
▲兩款增距鏡在鏡尾接環部分的電子接點位置是完全一樣,可以交叉接上對方品牌的機身上。
▲不過,當對比增距器接上鏡頭的一端,發現接環內部設有獨特的凸出型軌道,令 Olympus MC-14 只可接上 Olympus 鏡頭;而 Leica/Panasonic 的鏡頭就只可接上 Panasonic 的增距器。
▲再對比兩個品牌的遠攝鏡頭,發現鏡尾用在專門連繫增距器的電子接點之位置,以及「坑道」又是不一樣的。

 

樣本照片(使用 Panasonic Lumix DMC-G9 拍攝)

▲ISO 200、f/7.1、1/160s、焦距:200mm(相對焦距:400mm)
Leica DG 50-200mm f/2.8-4 焦段上十分好用,加上高機動性,在下班時份於屯門公路轉車站時亦可以輕鬆拍攝日落的情景。從相片中看到鏡頭的解像力不俗,可以清楚看到距離 7.5 公里外青山發射站之線條,以及小型電塔上的電線。
▲ISO 200、f/7.1、1/160s、焦距:200mm(相對焦距:400mm)
鏡頭的發色鮮艷,反差亦恰到好處。
▲ISO 320、f/7.1、1/1000s、焦距:162mm(相對焦距:324mm)
測試期間用上同廠的 G9 來拍攝,鏡頭與機身的追焦反應同樣飛快,清楚捕捉到主體之餘,亦可以看到機身塗裝上的小字。

Leica DG Vario Elmarit 50-200mm f/2.8-4 Asph. Power O.I.S.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131

Leica DG Vario Elmarit 50-200mm f/2.8-4 Asph. Power O.I.S.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502

 

變形像差測試(使用 Panasonic Lumix DMC-G9 拍攝)

▲焦距:50mm
▲焦距:70mm
▲焦距:100mm
▲焦距:150mm
▲焦距:200mm

短評:此鏡拍攝出來的線條十分筆直,四邊沒有明顯的變形像差問題。

下一頁:解像力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13 小時前
相機市場回暖,2023 年的銷售量錄得增長(相關報導),好勢頭相信很大機會延續到 2024 年。Tamron 近日發布 2024 年第一季財報,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Apple Watch 從今起又多一個新功能,就是作為 Sony 無反相機的藍牙遙控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 App store 下載《Alpha Remote Controller》APP,費...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今年智能手機廣泛地應用了 AI 技術,Samsung Galaxy S24 系列手機更以 AI Phone 作為宣傳,銷售狀況超乎預期。不過,今次跟 HONOR 的高層包括Ashle...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Mazda 6 停產後,被稱為後繼者的 EZ-6 終於在 2024 年北京車展中發表!雖然資訊還不是很多,但已足夠證明它有非常高的注目度。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Ricoh 便攝型 APS-C 相機 GR III 一向熱賣,最近 RICOH 推出小改版本 GR III HDF 以及 GR IIIx HDF,最大改動是加入了類似柔光濾鏡的 HDF 功能。試...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講到難拍的飛鳥(飛行中的鳥),相信燕子必入三甲。或者影友都將目光聚焦到燕子的飛行姿態,而忽略了燕子靜態一面。不過誰又會想到,原來燕子也能拍...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為響應政府倡擬力推本港旅遊業,旅遊發展局將於明(5 月 1 日)晚 8 時,在維港舉行「五一海上煙火表演」。表演長約 10 分鐘,煙花將由離岸約 130 ...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Sony 一直有傳,會推出第二款擁有 1" 感光元件的手機 (暫名 Xperia Pro 2),最近有指這部神秘的手機,竟然是一部細屏幕尺寸的手機。 (繼續閱讀)
1 日前
iPhone 16 系列相信要到 9 月份才會正式公佈與推出,不過網上已經將全系列的設計與屏幕尺寸都同時曝光,相信會是變化最大的一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