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tephen
雖然各國不斷加強監管無人機,但是有關無人機的意外卻與日俱增,而「禁飛區」對於部分不守規矩的無人機機手來說,更是一於少理。在香港,早前已有機手在電動方程式場地上空放飛而遭到檢控;而近一點的美國航空母艦列根號訪港,亦可以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人似乎可以利用無人機拍下大量列根號的「近照」,甚至是夜間相片,有機會觸犯相應的民航條例。不過,無人機最毀滅性的破壞,極可能是隨時載上數百人的民航客機,而上星期就在墨西哥發生一單疑似無人機撞到一架波音 737 客機的嚴重事件。
事件發生在 12 月 12 日,一架機齡擁有 17 年的波音 737-800 客機(航空器註冊編號:XA-ADV),隸屬墨西哥國際航空(Aeromexico)的 AM770 短途航班,由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市(Guadalajara)飛往提華納市(Tijuana)。當航機準備降落時,機組人員聽了一聲巨響,機組人員在空中交通管理人員提供協助後,最後成功將 737-800 安全著陸,亦未有任何乘客和機組人員受傷,不過事故後,飛機機鼻部分出了一個大坑洞,該處的蒙皮亦出現撕裂。據當地的報導稱,涉事的波音 737-800 客機是遭受一架無人機撞擊,而整件事件的來龍去脈仍然在調查中。
其實,隨著無人機愈來愈普遍,近年涉及民航客機與無人機的意外亦有上升的趨勢,慶幸尚未發生有人命傷亡的事故。無人機的體積細小,即使航空用的雷達亦不一定可以偵測得到,若無人機撞到民航機的引擎部分,會對飛機操控構成影響,機組人員需要關掉涉事引擎飛行及有需要安排到附近機場緊急降落,如液壓管線遭無人機撞擊損毀的話,飛機師就會喪失大部分控制飛機的能力。而像事件受損的機鼻部分亦有不少感應器,稍後一方亦有用來偵測航機空速用的皮托管,如皮托管被擊中,機組人員就未必能準確判斷飛機的速度。
▲涉事的 AM770 航班。
▲涉事的 XA-ADV(航空器註冊編號)波音 737-800 客機在事發(12 月 12 日)後經過修復後,再次由 12 月 14 日起提供執勤。
其實民航客機的機師所依賴的是靠儀器來飛行,若民航機的儀器受損,它們等同喪失部分耳目,而自動飛行系統亦不可能靠正確的數據協助機師安全飛行。各位無人機機手在每次放飛前,記得做好飛行規劃,避免闖入機場範圍或「禁飛區」,試圖挑戰法網。
來源:Peta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