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百年前無電腦年代,電影特技拍攝揭秘

文:Alex

大約一個世紀前,電影已經引入剪接與分鏡概念,但還停留在只有配樂、沒有對白的階段。為了製造誇張的效果,當時已經用到特技。從今日的角度看,這些太爺(曾祖父)年代的特技,只不過是鏡頭「借位」或特別的拍攝技巧,但效果也具說服力,而且部分技巧至今依然有人在用。如果影友想知道當時的所謂特技是如何做出來,誠意推介以下的幕後揭秘影片:

影片中揭露了在〈Safety Last!〉(1923 年)中,Harold Lloyd 捉住大鐘指針半天吊的畫面,原來純靠透視原理來製造錯覺。差利卓別靈在〈摩登時代〉(1936 年)中的驚險情景,其實是玻璃假背景。Colleen Moore 在〈Ella Cinders〉(1926 年)中的左右眼不同步活動畫面,實質上是各用半格菲林獨立拍攝其一隻眼,再合拼成一格完整菲林。

至於〈賓虛〉(1925 年)中耶穌醫治痲瘋病人的特技,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個。攝影師 Karl Struss 利用兩片不同顏色的濾鏡,透過特別的調校,控制演員臉上的化妝是否顯現在畫面上。

說到電影特技,不得不提在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上映的科幻巨作〈星球大戰〉系列(四至六部曲)。電影用上大量特技,亦研發出不少新的拍攝技術,為後來的技術發展奠下基礎。據以下紀錄片描述,製作團隊當時已使用「電腦」控制的攝影機來拍攝,但實質上「電腦」只是控制攝影機的移動軌跡,且相關器材都頗大型。

至於一眾非人類角式,仍然使用真人扮演(尤達大師由木偶師控制),道具則絕大部分為模型,且因應場景而有不同的比例,如千年鷹號便有 5 吋至 4 呎大小的模型。此外,背景大多是的圖畫,爆炸場面會使用特製炸藥,甚至會真的炸爛道具!據稱,電影中 1 秒的畫面(例如戰機中彈爆炸)往往要動用一隊人員,花 8 個小時來拍攝。

來源:DIY PhotographyPedro Cinemaxunga

最新消息
19 小時前
Canon 推出 EOS R 系列內最輕最小的入門機 EOS R100;Sony 確定推出 ZV-1 II,規格與上代有何分別?FUJIFILM Leica 齊齊加入器材發佈旺季!分別推... (繼續閱讀)
1 日前
Tamron 的 SP 90mm F2.8 Macro 微距鏡過去在單反年代一直是用家在原廠微距鏡以外的熱門選擇之一,不過偏偏在投入無反系統多年下,這支經典的微距鏡...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在毫無先兆和預告之下忽然發佈 EOS R100。6 月才開售的新機連 RF-S18-45mm F4.5-6.3 IS STM 鏡頭套裝只售 HK$5,280,立即成為市場上最便宜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結他品牌 Fender 近年推出不少耳機及藍牙喇叭,最近推出的 Fender Audio Riff ,更可以做結他 AMP,售 HK$3,680,比大部份藍牙喇叭用途廣泛。 (繼續閱讀)
1 日前
今年推出的 iPhone 15 Pro 系列,有傳會支援 WiFi 6E,相信到時有不少用家認為是新技術。但其實最新最新最新的 WiFi 規格,已經到了 WiFi 7 的年代... (繼續閱讀)
1 日前
Leica 相機相信是不少攝影發燒友的最高級目標,單是那紅色標誌已經夠用家開心一整天!而 Leica 相機中一部較易入手的機種可以數得上是 Leica Q 系列...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早前有消息指 Canon 將會在今年底前推出 RF 200-500mm F4L IS 大砲,有望與四月時發表的 RF 100-300mm F2.8L IS USM 成為姊妹鏡頭,不過據傳聞指 C... (繼續閱讀)
2 日前
雖然 Sony 剛剛更新 ZV 系列拍 Vlog 機仔 ZV-1 II,但是真正在後頭的,卻是屬 APS-C 片幅 A6600 的後繼機 A6700。Sony A6600 在 2019 年 8 月發表,... (繼續閱讀)
2 日前
街頭攝影一向是其中一種最受大家歡迎的題材,但是一個好的街拍作品不單單是追求好的構圖,好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如何表達和捕捉當刻的故事。 (繼續閱讀)
2 日前
今次二月份的得獎作品拍下了港島南區沙灣日落時分的魔幻時刻,和被黃昏染成金黃的天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