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Canon EOS RP vs Sony A7 II 誰是全幅無反平玩之選?

現在想平玩全幅無反的影友,最新鮮出爐的選擇當然是 Canon EOS RP(定價 HK$10,880,淨機身)。更便宜的選擇還可以考慮 Sony A7 II。此機雖然在 2014 年底推出,但部分規格以今時的標準看還算不錯。最重要是它的街價比 Canon EOS RP 可以便宜 HK$3,000 多(以淨機身計),在全幅無反市場上幾乎可謂史無前例!

主力報導新機消息的 The New Camera 網站,日前也對 Canon EOS RP 及 Sony A7 II 做了個規格比較。首先,根據 The New Camera 網站的報價,A7 II 目前在 Amazon 及 B&H 售價是 998 美元(約 HK$7,843,淨機身),反映此機在本地更為抵買。

其次,The New Camera 引用 DXOmark 評分,A7 II 在動態範圍的評分比 EOS 6D Mark II 稍高,似作參考。眾所周知,RP 採用跟 6D Mark II 相同的感光元件,兩機影像質素理論上會頗接近。不過,The New Camera 仍有提到,RP 使用 DIGIC 8 影像處理器,藉著全新的消除雜訊演算法,影像的雜訊相信會比 6D Mark II 為少,但能否逼近甚至超越 A7 II 則有待進一步測試。

在感光度方面,RP 原生最高為 ISO 40000,比 A7 II 高出約半級(ISO 25600)。但不能忽略的是,A7 II 配備機身 5 軸防震,提供等同 5 級快門的防震效果,且毋須專用鏡頭配合,弱光拍攝表現相信會比較好。然而,A7 II 的測光範圍下限僅至 -1EV,而 RP 則可在 -3EV 環境下依然能正常運作。

拍片功能是兩機的最大分野。A7 II 僅支援 FHD 解像度;而 RP 則支援 4K 拍片,但存有頗多限制,最主要是需加上 1.6 裁切率和不能使用 DPAF(雙像素自動對焦) 功能,僅支援對比偵測自動對焦,巨量(4,779 點)的相位對焦偵測點好像變成陪襯品!

The New Camera 的結論也簡單直接:FF 無反要求也能拍攝 4K 影片的話,現時除 RP 以外,別無平價選擇。較著重拍照的影友,它們認為 A7 II 是不錯的選擇:有較佳的動態範圍和連拍性能,配備機身防震也是優勢之一。當然,如果你著重 4K 攝錄性能而又預算有限,APS-C 片幅無反如 Sony A6400Fujifilm X-T30 等可能會是更佳選擇。

來源:The New Camera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vivo 在本次 X300 系列手機的發佈會中,同時公佈了三款新產品:智能手錶 Watch GT2、真無線耳機 TWS 5 以及平板電腦 Pad5e。這些產品各自在設計、性... (繼續閱讀)
1 小時前
vivo X300 Pro 正式發表,官方宣示將進軍「遠攝最強手機」之位。X300 Pro 不僅在性能規格上全面升級,更以獨家蔡司 2 億像素超級長焦、雲台級防抖技... (繼續閱讀)
1 小時前
vivo X300 正式發表,這款定位於輕便旗艦的手機,憑藉 Zeiss 技術加持的 2 億像素主鏡頭及全新影像技術,以「既 mini 又 Pro」的理念,再度重塑了 2...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在 YouTube 上最近流傳的一段 BBC 檔案影片,帶我們回到 1974 年的倫敦,走進一家已近乎消失於歷史的相機品牌——Gandolfi Camera Company。這家由...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Ferrari 的純電跑車終於有新消息,他們日期首次公開了品牌旗下首款純電動跑車——暫名 Ferrari Elettrica 的量產底盤及關鍵組件。這款新車是 Ferrar...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小編作為攝影愛好者,總是對那些能夠捕捉生活瞬間的攝影器材情有獨鍾,所以最近終於入手了期待已久的輕便機 Ricoh GR IV!巧合的是,小編的座駕正是...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美國初創公司 Xtra Technology 近日推出三款行動相機,包括 Muse、Edge 及 Edge Pro,售價低至 499 美元( 折合約 HK$3882 ),在美國市場引發關注... (繼續閱讀)
1 日前
S.H.Figuarts 又又又又又出孫悟空,不過即使出過 N 次,Bandai 總有新招吸引玩家。新作是「超級撒亞人孫悟空(憤怒的戰士)」,重新開發過肌肉素體... (繼續閱讀)
2 日前
為慶祝 Leica 相機誕生 100 周年,位於德國 Wetzlar 的 Leica Welt 近日迎來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新地標——以義大利白色卡拉拉大理石(Carrara Marbl... (繼續閱讀)
3 日前
在各大無反系統中,原生移軸鏡可說是「絕種動物」,不少攝影師都要外求副廠產品,如果不想入手移軸鏡,就要靠軟件後期修正透視。然而,國產鏡頭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