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M4/3 全天候旅攝新寵:Olympus 12-200mm 測試

文、攝:Stephen

俗稱「天涯鏡」的高倍變焦鏡頭愈出愈有歸根究底總是有人貪方便,不想攜帶多支鏡頭所致。以往在單反相機系統,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聽到有廠商已經突破技術障礙,為變焦倍數刷新紀錄,最近的例子就有 Tamron 18-400mm F3.5-6.3 Di II VC HLD 這支 22.2 倍高倍變焦鏡頭。至於在無反系統的世界,最常見的都是 10 倍變焦鏡,想要長一點焦距的,就不得不分拆兩支鏡頭攜帶,對於喜歡喜裝上路的旅攝一族來說,肯定滿不是味兒。而 Olympus 早在 CP+ 舉行前夕,就發表了全球首支擁有最高變焦倍率的無反鏡頭 M.Zuiko Digital ED 12-200mm F3.5-6.3,其 16.6 倍變焦能力和 24-400mm 等效焦距成功吸引希望一鏡走天涯的 Micro 4/3 用家之眼球。

範圍更廣闊好用
現時無反相機的天涯鏡大多以 10 倍為主,以一般的 28mm 等效焦距「起跳」,望遠端接近 300mm 焦距亦叫勉強合用,若廣角端只是有 24mm 等效焦距的話,雖然較 28mm 的確「賺了」更多畫角,可是遠攝能力同樣變差,對於部分用家需要 300mm 或以上等效焦距在旅行拍攝野生動物的話,這類所有 10 倍變焦天涯鏡絕對不可以一鏡走天涯,隨時要多帶一支望遠變焦鏡頭來彌補不足。Olympus 早在 Micro 4/3 系統成立之初的 2009 年已經推出第一代 M.Zuiko Digital ED 14-150mm F4-5.6 的 10.7 倍變焦鏡頭,及後在 2015 年推出改良外觀、引入防塵防水滴設計和改用新鏡片塗層的小改款,M.Zuiko Digital ED 14-150mm F4-5.6 II。雖然 M.ZD 14-150mm 系列的等效焦距為 28-300mm,但總有人覺得變焦範圍可以做得更廣闊,同時又要兼顧旅程中的壯麗風景和動物拍攝等基本門檻,於是變焦範圍向廣角和遠攝兩端同時推展的 M.ZD 12-200mm 誕生了。

▲採用一節式延伸鏡筒,延伸後的長度幾近是原來的一倍。 
▲鏡頭淨重 455g,配合已有一定「年資」的 OM-D E-M5 Mark II 時的系統總重量約為 925g,用於全天候輕鬆攝獵亦算是非常輕盈。
▲雖然有 16.6x 變焦能力,涵蓋 24-400mm 等效焦距,但是外觀不算很巨大。
▲鏡頭表層的塗膜反射出淡綠色的光芒。
▲鏡頭於日本製造,產地的吸引力更勝部分專業級的 M.ZUIKO PRO 鏡頭。

防塵防水滴萬無一失
M.ZD 12-200mm 淨重為 455g,配合像 E-M5 系列或 E-M1 系列 OM-D 相機仍有絕佳的平衡感,加上仍然保留 M.ZD 14-150mm II 的防塵防水滴設計,即使在旅行遇上天雨環境亦可以照常拍攝,無需懼怕水滴滲入鏡身而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像小編早前攜同此鏡連同 E-M1 II 前往東龍島進行拍攝工作,當日春雨綿綿,雨勢時大時小,由於機鏡均為防塵防水滴設計,只需抹抹前組鏡片水的水滴就可以繼續工作,無需使用相機雨衣。另外,此鏡的變焦範圍廣闊,也省卻下雨時要急急換鏡的尷尬情況,可是 M.ZD 12-200mm 入光量跌得頗快,接近 50mm 焦距(100mm 等效焦距)已經只有 f/5.6 最大光圈,在光線條件惡劣的下雨天下,小編唯一可以做的是調高相機的感光度,算是不少天涯鏡的「共通點」。

▲鏡頭焦距/最大光圈變化
▲最近對焦距離為 0.22 至 0.7 米,不過這個距離是依焦距而改變的。
▲設有防塵防水滴膠邊。
▲使用 LH-76C 花瓣型遮光罩,內部設有坑紋來減少光害。
▲變焦行程大約為 90 度,並設有 6 個焦距刻度。

針沒有兩頭利
M.ZD 12-200mm 用上 11 組 16 片的光學結構,特殊光學鏡片亦有 10 片,包括 1 片 Super HR 超級高折射率鏡片、2 片 Super ED 超低色散鏡片、2 片 ED 低色散鏡片、2 片 HR 高折射率鏡片及 3 片非球面鏡片,用以改善高倍變焦鏡常見的像差問題。不過,由於此鏡變焦倍率有 16.6 倍,又要兼顧多個重點焦距,甚至是提供不俗的 0.7 米最近對焦距離,論成像質素始終與 M.ZD 14-150mm II 有點距離,特別是望遠部分的成像偏軟。個人覺得若不是對畫質有極高要求的話,M.ZD 12-200mm 作為「好使好用」的旅行鏡亦算是交到功課,當然有心「上車」的用家就要在方便和畫質之間作出取捨,畢竟「針沒有兩頭利」。

 

樣本照片(使用 OM-D E-M1 Mark II 拍攝)

▲ISO 200、f/8、1/640s、焦距:63mm(等效焦距:126mm)
M.ZD 12-200mm 焦距方便好用,外遊拍攝就最為適合,中段焦距的解像力算是不俗,惟邊緣位置的成像會稍鬆。
▲ISO 250、f/5.1、1/100s、焦距:34mm(等效焦距:68mm)
鏡頭對焦速度不俗,追拍行駛中的電車亦游刃有餘。
▲ISO 1600、f/6.3、1/100s、焦距:149mm(等效焦距:298mm)
400mm 等效焦距用來拍攝城中雀鳥亦很合用,不過此鏡的光圈較細,入光量亦下跌得快,使用較高的感光度就少不了。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200mm F3.5-6.3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185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200mm F3.5-6.3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562

 

變形像差測試

▲焦距:12mm(等效焦距:24mm)
▲焦距:25mm(等效焦距:50mm)
▲焦距:45mm(等效焦距:90mm)
▲焦距:70mm(等效焦距:140mm)
▲焦距:100mm(等效焦距:200mm)
▲焦距:200mm(等效焦距:400mm)

短評:作為一支 16.6x 變焦鏡頭,Olympus M.ZD 12-200mm 亦出現一定的變形像差問題,不過由於 M4/3 鏡頭已設有數碼修正,所以全段的變形像差的幅度也不算大。

下一頁:解像力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5 小時前
由 DCFever 主辦的《Synology Photos 呈獻:捕捉光影攝影比賽 2025》,獲得了空前熱烈的迴響,成功吸引了來自香港及其他不同地區的攝影愛好者踴躍參...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Volkswagen ID. Cross 概念車發表後,外界都關注這輛入門級概念車何時會投入量產。這一天相信不遠了,因為 ID. Cross 的測試車被海外媒體捕獲,這輛...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Android 用戶和 iPhone 用戶之間長期以來在檔案互傳方面存在著不便,過往要靠第三方應用或雲端服務作「中間人」,流程較為繁複。然而,情況終於迎來...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以盲盒形式推出的 Kodak Charmera 相機自上市後便一機難求,市場反應熱烈。為回應這股熱潮,Escura 也迅速跟進,推出同樣以盲盒方式銷售的 SnapRoll...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Leica 再次為 Q 系列帶來黑白新機,在 Q2 Monochrom 推出 5 年後,品牌剛剛發表後繼機 Q3 Monochrom。Q3 Monochrom 與原版 Q3 基本一致,但最大分別...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相機部件鬆脫,輕則影響拍攝體驗,重則令到相機損壞。而 Fujifilm 剛剛發出公告表示旗下 X-E5 的吊帶固定環會出現鬆脫情況,如果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成功推出 Macan Electric 純電休旅後,等到頸都長,終於等到保時捷(Porsche)發表兩款純電 SUV Cayenne Electric。新車型繼承 Cayenne 車系自 2... (繼續閱讀)
1 日前
日本 AV 女優河北彩伽(前名:河北彩花)在社交媒體上擁有過百萬粉絲,其「圈粉」能力說是現時 AV 女優中最頂流也不為過。其實近年河北彩伽已經努力...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這個急促的城市裡,我們在街上總是匆匆而過,卻總是忘了停下來,好好感受腳下這片土地。有見及此,DCFever 與攝影師 Kevin Leung 攜手舉辦攝影導...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來,倫敦的智能手機盜竊案件急遽增加。數據顯示,去年當地有超過八萬部手機遭竊,其中約八成是 iPhone。儘管蘋果產品在當地市場的銷售佔比約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