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新世代無反鏡皇:Nikon Z 24-70mm f/2.8 S 測試

文、攝:mic

Nikon 自去年發表 Z6/Z7 後,全片幅無反系列就可說成為焦點,要專業用家投新系統信任一票,高階鏡的選擇就稱得上是不可缺少。而作為 Z-Mount 高階標準變焦的代表,Nikon 最新推出的就有 NIKKOR Z 24-70mm f/2.8 S,以迫近 2 萬的售價(定價 HK$19,000),新鏡各方面的表現又是否可合乎預期?我們以下便進行了測試。


ISO 125、f/2.8、1/1600s

比高階 S-Line 系列定位更高
全片幅中 24-70mm 規格鏡頭有多常用應該不用多說,一支鏡頭可應付廣角至中距焦段,難怪 Z6/Z7 的套裝 Kit 鏡就是 NIKKOR Z 24-70mm f/4 S。對於一般用家來說,一支恆定 f/4 光圈標準變焦可能已足夠有餘,不過對於如婚攝等要應付千變萬化的拍攝環境及要求的話,相對之下大 1 級光圈的 NIKKOR Z 24-70mm f/2.8 S 當然就於應用方面要更靈活,先不講質素,起碼後者於人像等拍攝下有更強的散景營造能力。

大家有印象的話,可能都記得「S-Line」系列定位屬於高階,現時為止雖然原廠 Z-Mount 鏡全部都為「S-Line」,不過原來「S-Line」亦有高低之分,最細微最眼的不同就是製造地,當 Z 24-70mm f/4 SZ 35mm f/1.8 S 等不是由泰國就是中國製造的時候,Z 24-70mm f/2.8 S 卻於日本本土製造。筆者想說的不是其他產地的鏡頭品質較差,而是對於 Z 24-70mm f/2.8 S 顯然 Nikon 更加重視,而定位鏡皇,廠方亦引入了其他「S-Line」鏡頭未見的配置,例如 OLED 電子距離窗就是其中之一。


▲右側的 Z 24-70mm f/4 S 由於用了伸縮式鏡筒設計,因此收納時比起 NIKKOR Z 24-70mm f/2.8 S 要短身得多。


▲兩鏡同為 24mm 狀態。


兩鏡同為 70mm 狀態。


▲附送的專用遮光罩今次特別植入了絨毛,加強防反光表現。


▲鏡頭於日本製造。


▲ISO 800、f/5.6、1/50s

輕量化鏡身、靈活自訂操作
對於 24-70mm f/2.8 規格鏡頭,大家離不開的印象一般都是大及重,無可否認 Z 24-70mm f/2.8 S 肯定會比 f/4 版本更重,不過 Nikon 於新鏡輕量化方面明顯下了一番努力,其 805g 的重量就比單反版本 AF-S NIKKOR 24-70mm f/2.8E ED VR 的 1,070g 要輕巧不少(一部份原因是因為機身防震省卻了 VR 系統配置)。作為一支專業級鏡頭,Z 24-70mm f/2.8 S 鏡身具備了防塵防水滴設計不在話下,個人感覺鏡頭造工亦在 NIKKOR Z 24-70mm f/4 S,就算並非內變焦設計,伸出的內鏡筒部份亦相當緊貼,而相對於 f/4 版本的兩節設計,Z 24-70mm f/2.8 S 就採用了單節伸出的鏡筒設計,有利長時間使用下依然可維持光軸的準確性。

配合 Z7 的試用中,機鏡無可避免的會有一定的頭重尾輕問題,不過比起單反年代以相同配置,筆者拍攝一整天的感受就要輕鬆得多。利用電子式的 OLED 距離窗,用家可輕按 "DISP" 按鈕顯示鏡頭焦距、所用光圈以及景深範圍資訊,至於轉環方面除了變焦及手動對焦轉環之外,另外 Z 24-70mm f/2.8 S 亦於靠近鏡尾的位置加入了一個自訂功能轉環,以便用家可快速改動光圈等參數,鏡頭於鏡側並設有一枚可供自訂的 "L-Fn" 按鈕(例如可設置為 AE/AF 鎖定),兩者功能皆可於相機菜單內自訂,以便鏡頭可作更靈活的個人化操作。


▲鏡身前端分別設有變焦環反手動對焦環。


▲鏡尾位置則有一個自訂功能轉環。


▲AF / MF 功能切換。


▲自訂功能按鈕 "L-Fn"。


▲按下 "DISP" 按鈕 OLED 距離窗可顯示不同資訊。


▲鏡頭焦距顯示。


▲光圈顯示。


▲景深範圍資訊。


▲ISO 100、f/2.8、1/250s

下一頁為色差、逆光表現、暗角、變形測試、散景表現、近攝及更多實拍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近年車款的更新周期越來越短,讓人覺得新車變得像消耗品般,所以有消息指,Toyota 計劃將旗下主要車型的產品換代週期,大幅延長至 9 年。這不僅標誌...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隨著香港演唱會及大型活動日漸復甦,觀眾對於門票保障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購票平台 Cityline 近日正式推出全新「將我的門票退款」服務,與英國退款保...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隨著衛星通訊與空間應用需求快速增長,低軌道衛星星座已成為全球航天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近日中國天兵科技宣布成功完成天龍三號「一箭 36 星」技術...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Google 近日透過 AI 技術為天氣預報領域帶來創新突破。11 月中旬,Google DeepMind 與 Google Research 共同發布了 WeatherNext 2,這款被稱為全球...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2025 年 British Photography Awards 再次雲集全球攝影師較勁,從氣勢磅礴的風景照、動感十足的街頭攝影,到細膩的人像、野生動物的邂逅以及概念藝...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HONOR 今年 Magic8 系列發表會上,由 CEO 李健展示了一款引人注目的概念產品 —— HONOR Robot Phone 機器人手機。近日,這款手機的實際外觀已由榮...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今晚當您正準備透過串流平台觀賞影片、瀏覽 Instagram 動態,或是投入《英雄聯盟》等網上遊戲對戰時,若突然發現所有網路服務均無法載入——請別急... (繼續閱讀)
1 日前
市面上有不少入門級投影機,除了可以在家中使用,也方便攜帶外出。不過這類產品的規格參差,在投影光度、聲音、畫質和智能系統支援等方面都有很大差...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不少消費者習慣前往中國大陸選購手機,然而在使用國產手機時,最令人困擾的莫過於開啟 Apps 時不斷彈出的廣告視窗。無論是預約網約車、進行線上... (繼續閱讀)
1 日前
Toyota 早前發表的 bZ4X Touring 終於有望回流日本!這款本來用  bZ Woodland 在北美市場推出的純電旅行車款,現行 bZ4X SUV 為基礎延伸,被視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