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Stephen
Sony 在十多年前繼承 Minolta 的光環進駐單反相機市場,雖然在單反市場的發展未如人意,但是勝在學懂於適當時候來個華麗轉身,轉戰無反相機市場,成績可謂有目共睹,其出機哲學和功能配置,甚至得到敵人爭相仿傚,有點風水輪流轉的味道。Sony 自知遠攝鏡頭群薄弱是難以打入專業的體育和生態攝影一環,故由去年起已經加強攻勢,先後推出 FE 400mm F2.8 GM OSS 和 FE 600mm F4 GM OSS 大口徑長炮鏡頭,配合對焦強勁的旗艦機 A9,已經較不少昔日的單反影友蠢蠢欲動,伺機轉會。至於在定位稍低的業餘級市場,Sony 亦在上月為大家帶來高性價比的 FE 200-600mm F5.6-6.3 G OSS,成為首支全片幅無反超遠攝變焦鏡頭,不單止可能帶來新一輪的轉會潮,而且亦令現時仍製作超遠攝變焦單反鏡頭的副廠變得尷尬。
「突然殺出」的變焦長炮
據小編向 Sony 的開發人員了解,在今期發表的兩支新長炮 FE 600mm F4 GM OSS 和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之中,FE 200-600mm F5.6-6.3 G OSS 並不是在他們原本的開發路線圖之中,意思即是 Sony 最初的想法是靠「GM 長炮三寶」FE 100-400mm F4.5-5.6 GM OSS、FE 400mm F2.8 GM OSS 和 FE 600mm F4 GM OSS 已經能夠「擔大旗」。不過,後來 Sony 卻發現 150-600mm 這類望遠至超望遠變焦鏡頭在不少地區都有一定需求,故臨時「變陣」將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於旗下的版圖之中,更因緣際會成為首支全片幅無反超遠攝變焦鏡頭!對比同級大炮,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極為扎實,金屬鏡身和內變焦設計無疑較同級的副廠鏡頭先勝一仗。而在操控方面,FE 200-600mm F5.6-6.3 G OSS 採用變焦環在前,對焦環靠近機身的設計,令持鏡的重心得以平衡,從而提升拍攝時的穩定度,較採用外變焦設計兼仍需配上轉接環的副廠 150-600mm 鏡頭,抑或是 Sony 自家的 FE 100-400mm F4.5-5.6 GM OSS 更好。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另一優點是變焦環的迴轉幅度夠短,只有大約
90 度,加上阻力低,輕輕用上指尖一推就能夠快速改變取景角度,方便捕捉突如其來的畫面。
![]() |
▲OSS 防震加入 Mode 3,適用於難以預測的追蹤動作。 |
![]() |
▲使用 95mm 濾鏡,與同級的 Tamron 150-600mm 及 Sigma 150-600mm|C 的濾鏡尺寸一樣。 |
![]() |
▲鏡頭在中國製造,跟早前測試的 FE 600mm F4 GM OSS 的日本製造分別頗大。幸好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的質素極高,相信很快就被人忘記並非是日本製造這個事實。 |
![]() |
▲設有三段的對焦範圍限制,使用得宜的話,可以減省自動對焦時間。 |
![]() |
▲G 鏡的「金漆招牌」。 |
樣本照片(使用 Sony A9 及 A6400 拍攝)
全開光圈都安心使用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用上 17 組 24 片的光學結構,其中的特殊光學鏡片的數目就有 6 片之多,包括尾組的 1 片非球面鏡片及另外置於中央和前組鏡片附近的 ED 低色散鏡片,至於鏡片亦被塗上 Sony 最頂級的
Nano AR 納米塗膜,用來提升鏡頭的透光度和減少光害的形成。小編是次主力配合 A9 旗艦機作試拍,基本上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成全開光圈的成像時亦能給予人很大的信心,即使面對需要高分辨力的羽毛或線條亦絕不欺場,讓小編能夠放心使用,無需靠收光圈來提升解像力,很難讓人相信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只不過是一支被廠方定位為「二線產品」的非 G Master 鏡頭吧!一般人覺得增距鏡配上定焦大炮就好,接上變焦鏡頭就有點自討苦吃,倒不如 Crop 相更為實際,為了看看新鏡能夠經得起增距鏡的「考驗」,小編今次亦從 Sony 借來 1.4x 增距鏡頭作試拍。接上增距鏡後,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之解像力完全「見得人」,而在拍攝蝴蝶期間,連口器、花粉也難逃鏡頭的法眼,再者這時 A9
的追焦能力並沒有明顯減慢,當中很多的連拍相片均能正中目標,連口器、花粉也難逃鏡頭的法眼,即使以往使用其他品牌的 70-200mm f/2.8 單反鏡頭連同 1.4x 增距鏡也沒有如此的體驗。
![]() |
▲變焦環的迴轉幅度大約只有 90 度,要從廣角端 200mm 切換至 600mm 遠攝端非常容易。 |
![]() |
▲鏡頭前組鏡片反射出綠色的光芒。 |
![]() |
▲鏡身上設有掛繩用的孔,不過其設計有別 FE 600mm F4 GM OSS 用上額外的金屬釦,而是與鏡身融為一體。 |
![]() |
▲鏡尾內部設有特別坑紋,有助減少光害在照片上形成。 |
![]() |
▲鏡頭遮光罩內部沒有設有絨毛或坑紋,以這個級數的鏡頭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配置。 |
樣本照片(使用 Sony A9 及 A6400 拍攝)
連增距鏡使用要考慮機身的「級數」
接上 1.4x 增距鏡後,主鏡頭的入光量會下降一級,令等效焦距變成 280-840mm F8-9,如接上 A6400 等的 APS-C 片幅相機,等效焦距更可達 1260mm
之數,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樣的配搭已經游刃有餘,不過若閣下認為攝力仍然未夠,改配 2x 增距鏡是另一辦法,可是當主鏡頭的最大光圈再下跌兩級的話,最小的 f/13 光圈就不是每部 Sony 機都可以進行追焦連拍。事關只有已更新至 5.0 版本韌體的 A9
才可以在細至 f/16 光圈下仍能使用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作追焦連拍,至於「較新」的 A7 III 和 A6400,最小在
f/11 光圈仍可使用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當光圈再細的話,就只能以對比度方式自動對焦和固定焦點進行連拍,變相 A7 III 和 A6400 最理想的配搭仍是使用 1.4x 增距鏡。而更舊的 A7R III、A7 II 和
A7R II,相位檢測對焦點只可支援最大光圈為 f/8 的鏡頭組合,連配合 1.4x 增距鏡也不行。
![]() |
![]() |
▲腳架底座採用快拆式設計,即使拆除後,亦可以看到鏡身仍有一個三腳架孔以供緊急時使用。 |
![]() |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鏡身長 31.8cm,算是有點巨型,不過如對比包裝盒,似乎只是小巫見大巫。 |
![]() |
▲由於鏡片分佈仍像一般超遠攝鏡頭一樣,故即使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較 FE 600mm F4 GM OSS 輕 925g,感覺反而更為「墜手」,更費氣力。 |
![]() |
![]() |
▲固定鏡長和內變焦設計令鏡頭在遠攝時的重心分佈更好之餘,亦令防塵防水滴的功夫做得更完美。 |
![]() |
▲如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配上 1.4x 增距鏡和使用 APS-C 片幅相機後,等效焦距為 420-1260mm,以便應付更遙遠的主體,惟鏡頭的光圈會跌至 f/8 - f/9,採光上要多加留意。 |
樣本照片(使用 Sony A9 及 A6400 拍攝)
後記: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雖然只是 G
鏡的級數,但是在實際試用過後,可以挑剔的地方不多,亦是一支可以兼顧多種不同拍攝題材的鏡頭。一般用家要求的高解像力、對焦反應快、散景圓潤,以致是扎實的鏡身,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全部都可以做得到,以它的價位而言,此鏡已非是「做得到」的層次,而是「做得好」,所以在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發表過後,市場有很多焦點集中在它的身上。當然,個人覺得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在配件上可以做好一點,例如遮光罩內部不一定用上高成本的絨毛,最少加入坑紋也可以,如今用家收到的是光脫脫的版本,似乎與此鏡優秀的畫質有點不相稱吧!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詳細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214
更多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610
有讚 | 有彈 |
|
|
|
|
|
|
|
|
|
|
|
|
|
|
|
|
|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 規格
焦距 | 200-600mm |
視角 | 12°30' - 4°10' |
最大光圈 | f/5.6-6.3 |
光圈葉片 | 11 片(圓形) |
鏡頭群組 | 17 組 24 片(包括:5 片 ED 鏡片及 1 片非球面鏡片) |
最近對焦 | 2.4 米 |
放大倍率 | 0.2X(於 600mm 焦距) |
濾鏡直徑 | 95mm |
尺寸(直徑 x 長度) | 111.5 x 318mm |
重量 | 2,115g |
建議售價:
HK$15,490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深水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