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用延伸管(Extension tube)拍微距,是個較低成本,亦有不錯效果的高性價比玩法。延伸管以長度決定微距放大能力,一般介乎 12mm 至 36mm。有攝影師利用 3D 打印技術,自製一款長度達 300mm 的延伸管,放大率達 5 倍,非常厲害。
▲攝影師利用 3D 打印技術自製延伸管。
▲延伸管兩端皆有電子接點。
▲相機的光圈和自動對焦功能仍可如常運作。
攝影師 Nicholas Sherlock 自製的 300mm 延伸管,並非單純接駁機身與鏡頭的空心管。由於 Canon 相機系統只能通過相機調校光圈,因此 Sherlock 自製的延伸管也具有控制光圈,甚至自動對焦的電子觸點,能夠讓相機(Canon)的所有功能如常運作。
將這支 300mm 延伸管、Sigma 180mm 微距鏡及 Canon MT-24 EX 微距閃燈組合在一起,便成為地上最強的 5X 微距拍攝系統。影友可參考以下實拍相片,了解 5 倍微距放大率是個甚麼概念。
▲拍攝場景
▲1X 放大率(沒有使用延伸管)
▲在 5X 放大率之下,尺為約 7.2mm x 4.8mm 的人偶眼睛,大概可填滿整個構圖。
原來 Sherlock 製作這款延伸管,目的是想把蚜蟲(編按:一種常見的農作物害蟲)拍得更好。「它們具有豐富的色彩,而且整齊又合作(它們幾乎不會移動,以吸食植物汁液維生),可是體形極細小,以至普通的 1X 微距鏡頭幾乎看不到任何細節。有了這支 5X 延伸管,相信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影友若有興趣了解延伸管的詳細製作方法,甚至也想自製一支 5X 延伸管,可參閱在 Thingiverse 專頁的說明,或下載 3D 設計圖。順帶一提,Sherlock 另有一款 150mm 的延伸管,微距放大率減半,在對拍攝條件的要求相對較低,比較親民易用。
來源:Peta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