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重量級旗艦 Panasonic S1R 拆機見真身

文:Alex

雖然 Panasonic S1RSony A7R IIINikon Z7 和 Canon EOS R 都是全片幅無反相機,但重量是四者之冠,達 1,020g(連電池),比其餘 3 機(重量在 657g 至 675g 之間,連電池)至少多出 345g。專門改裝相機供紅外線攝影用途的 Kolari Vision,旗下技師 Patrick Nadolski 日前公開了完整的 Panasonic S1R 拆機過程,也許可解開此機重量過人之謎。


▲Panasonic S1R

解體過程先由最易入手的外露螺絲開始,跟著才揭開人造皮,鬆開裡面隱藏的螺絲。此時機身左側的外殼已經可以拆下來,然後再多鬆開幾顆螺絲,整個機背即可移開,看到機身內的底板,線路非常整齊,井井有條。


▲拆機過程先由最易入手的外露螺絲開始。


▲揭開人造皮,裡面還有一些隱藏的螺絲。


▲移開機背外殼,可看到機身內的底板,電子線路非常整齊,井井有條。


▲機背外殼朝內的一面。

移開底板及緊貼其後的隔熱片之後,便可見到感光元件的背面。大家都知道感光元件是相機的核心,而且還有防震及除塵功能,所以保護及支撐部件亦相對較多,要拆出來絕對需要相當的時間與耐性。


▲鬆開螺絲及排線後,即可移開底板,露出下面的隔熱片。


▲移開隔熱片便是相機的核心所在。


▲左半部分是感光元件組件(背面),右半部分是快門簾組件。


▲感光元件連防震及除塵系統組裝在一起。

Panasonic S1R 感光元件非常巨大和「墜手」。此機提供 6 級防震穩定效能,相比之下 Nikon Z7 只有 5 級,Sony A7R III 只有 5.5 級,看來大尺寸似乎有一定優勢。繼續鬆開感光元件上的幾顆螺絲,便可把紅外線及紫外線濾鏡拆出來。


▲想拍攝紅外線相片的話,感光元件上用作過濾紅外線及紫外線的濾鏡必須拆出來。


▲已拆除紅外線及紫外線濾鏡的感光元件。

其實感光元件上仍然有一片全光譜濾鏡,但它與感光元件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容易移除。由於今次拆機的目的是移除紅外線及紫光線鏡濾,因此拆機過程就到此為止。


▲感光元件上仍然有一片全光譜濾鏡,但它與感光元件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容易移除。

原文有更詳細的拆機步驟解說,有興趣參閱的影友可按這連結

來源:Kolari Vision

最新消息
2 日前
機械人技術常被視為比 AI 更為前瞻的科技領域,而近期 1X 科技宣布將於 2026 年推出全球首款家用機械人 NEO,無疑是一款突破框架的創新產品。NEO 不... (繼續閱讀)
2 日前
第 16 屆 Epson International Pano Awards 2025(國際全景攝影大賽)正式公佈得獎名單,來自意大利的攝影師 Alex Wides(本名 Alessandro Cantarel...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日本 Bandai 負責扭蛋業務的 Gashapon 近期與 Nikon 走得好埋,由去年至今已經推出過兩期「Nikon 迷你相機模型收藏」扭蛋,最新一期才在上月發表,... (繼續閱讀)
2 日前
Nikon 宣佈為 Zf 全片幅無反相機推出 3.00 版本韌體更新,今次更新除加入全新「菲林顆粒(Film Grain)」效果外,亦針對對焦輔助及構圖顯示作出多項... (繼續閱讀)
3 日前
Oppo 新一代旗艦機 Find X9 Pro 今日國際版正式發表,不過今次香港版緊貼國際版步伐,即日上市,定價為.... (繼續閱讀)
3 日前
Insta360 宣佈推出以輕量為賣點的 360 度全景相機 X4 Air,號稱是品牌歷來最輕巧的 8K 全景相機。新機延續過去 X 系列的便攜定位,但同時具備旗艦級... (繼續閱讀)
3 日前
Sharp 都出電動車?對,你無看錯!Sharp 現在已經是台灣鴻海集團旗下家電品牌,他們早在 2024 年 9 月便已經用 LDK+ 概念預告會涉足電動車市場。在 ... (繼續閱讀)
3 日前
旅行時拍了上千張照片,回來後不知從何整理起?手機記憶體總是爆滿,卻捨不得刪掉任何一張珍貴回憶?想找特定時間地點的照片,找了半天仍然找不到?... (繼續閱讀)
3 日前
香港電訊(HKT)近期發佈了一系列創新 AI 應用與黃金漫遊服務,不僅為香港市民帶來智能生活新體驗,更在消費電子、娛樂與旅遊領域引發熱議。HKT 個... (繼續閱讀)
4 日前
推出以來,相信大家已觀看不少開箱影片,然而其前後鏡頭的實際拍攝與錄影表現卻較少被深入探討。本文將為大家詳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