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mic
特大光圈鏡頭對於用家向來都有吸引力,不過講起比常規 f/1.4 光圈更大的全片幅鏡頭,大家想到的可能不是 50mm 就是 85mm,至於廣角焦段方面,比 f/1.4 更大光圈的鏡頭卻並不常見。配合原生 E-Mount 鏡全面進場,Sigma 在「黑科技」的加持下已不只是跟貼原廠鏡的腳步,而其中一支頗受注目的新鏡就是 35mm F1.2 DG DN Art,以同級前所未見的規格,到底鏡頭實拍之下各方面又有怎樣的表現?即看我們以下的測試。
35mm 大光圈新標準
以往大家說起超大光圈定焦,隨即想到的或許會是淺景深,因此亦不難理解為何此類鏡頭大多焦中在中距的 50mm 以至是人像焦段 85mm。廣角焦段先天難以做到如中遠攝鏡頭般淺,如果大家著眼只是淺景深,當然不妨直接跳過,不過事實上廣角淺景深比起只是「打散」背景的拍攝其實亦有獨特的吸引力,以帶景的人像拍攝為例,在突出人物的同時便可同時交代拍攝環境,變化有時候甚至比起單純淺景深來得更多。
35mm 作為最受歡迎的廣角焦段,向來都得到各個品牌的重視,平民化一點的會有 f/2.0 或 f/1.8 等規格,至於 35mm f/1.4 則會以高階作為定位。今次 Sigma 推出 35mm F1.2 DG DN Art 某程度就稱得上是打破了大家對於高階 35mm 定焦的定義,提供了大半級的 f/1.2 光圈。除了景深營造及弱光下手持能力的提升,利用更強的集光能力於星空拍攝等題材亦可大派用場,鏡頭將有能力在不過份推高相機 ISO 感光下縮短曝光時間,在未有使用赤道儀等情況下就可大大減少星軌的畫線,從而拍出更為清晰的星空影像。
▲35mm F1.2 DG DN Art 為 Sigma首支具備 f/1.2 大光圈的鏡頭。
▲附有專用遮光罩。
份量相當的鏡身
大光圈鏡頭伴隨而來的通常都是重量,特別對於光圈比同級要大的 Sigma 35mm F1.2 DG DN Art 更是無可避免,為了增加入光量,鏡頭便用上達 82mm 的濾鏡口徑,加上 1,090g 的重量,坦白說份量以至是手感都有一點使用 24-70mm f/2.8
一類鏡頭的感覺。配合 Sony A7 III 拍攝中,機鏡難免會有一點頭重尾輕的感覺,不過令筆者有點意外的是,在相對更重的鏡組之下,鏡頭的對焦仍舊感覺爽快,同時全開光圈拍攝的時候,亦少有出現走焦的情況。
作為一支專業級鏡頭,Sigma 35mm F1.2 DG DN Art 鏡身具備防塵防水性能可說是基本,而針對操控,顯然 Sigma 亦下了一定功夫。除了 IF 內對焦設計以及一個寬闊的手動對焦環(focus-by-wire 設計) ,近鏡尾便同時設有手動光圈環,配合專業攝錄,光圈環更可隨時切換至無段式操作,以便用家可以流暢的進行光圈控制。一如早前送測的 14-24mm F2.8 DG DN Art,35mm F1.2 DG DN Art 鏡身一側亦加入了 "AFL" 對焦鎖定按鈕,鎖定對焦之外,按鈕另一方面亦可轉為自訂功能按鍵,增加不同操作的靈活性。
▲設有手動光圈控制環。
▲光圈環設於鏡身尾端。
▲光圈環提供有段及無段式控制供選擇。
▲設有 AFL 對焦鎖定功能,按鈕亦可設為自訂按鈕。
▲鏡頭於日本製造。
f/1.2 畫質遠超「可用」
Sigma 35mm F1.2 DG DN Art 規格上固然吸引,不過對於此類超大光圈鏡頭來說,用家過去就一直都有規格以質素換來的印像,變相鏡頭最大光圈下實用性不高,影像質素未能合乎預期。對於 35mm F1.2 DG DN Art,相信大家於發表的時候亦有相同的疑問,而可能廠方亦得悉用家的擔心,因此在光學設計方面就下了相當功夫,於相對複雜的 12 組 17 片設計中,分別就用了 3 片 SLD 低色散及 3 片非球面鏡片。配合 A7 III 的拍攝中,不難發現鏡頭就算全開光圈已有相當高水準的表現,不單未有出現影像偏軟的解像力不足情況,邊緣質素亦未有明顯的下滑問題,而值得一讚的是鏡頭連色差亦有良好的控制,高反差下焦內焦外亦未有明顯色散出現。
利用 f/1.2 的大光圈,鏡頭可輕鬆的拍出景深,而配合 11 片的光圈業設計,鏡頭的散景過渡亦是相當流暢,未有發現二線性情況。為了測試鏡頭的真正實力,試拍期間筆者便特意關上機身的所有鏡頭修正功能,大‵光圈下四角失光早已在預期之內,唯一令筆者有點意外的是,在未經修正之下鏡頭的桶狀變形有點明顯。
▲採用 82mm 口徑濾鏡。
▲鏡身採用防塵防水滴設計。
▲12 組 17 片設計中,分別就用了 3 片 SLD 低色散及 3 片非球面鏡片。
▲鏡頭的 MTF 圖表。
色差測試
▲100% 剪裁。
變形測試
近攝測試
散景測試
逆光拍攝測試
暗角測試
![]() |
![]() |
▲f/1.2 | ▲f/1.4 |
![]() |
![]() |
▲f/2.0 | ▲f/2.8 |
![]() |
![]() |
▲f/4.0 | ▲f/5.6 |
測試相片(配合 Sony A7 III 以 Jpeg 拍攝)
▲ISO 400、f/1.2、1/60s
利用 f/1.2 的大光圈,就算不推高相機的 ISO 感光亦有足夠的快門速度,以應付光線不足的拍攝環境。
▲ISO 100、f/1.2、1/4000s
面對金屬的高反差位置,鏡頭於全開光圈亦未見有明顯色差,可見多片低色散鏡片發揮了一定作用。
▲ISO 100、f/1.2、1/6400s
全開下鏡頭有比較明顯的暗角,不過好好利用的話,有時候效果反而更能突出主體。
▲ISO 100、f/8.0、1/640s
以 35mm 鏡頭來說,鏡頭的變形是略為明顯,不過幸好問題可以輕易透過機身或後製作出修正。
有讚:
- 精準快速的對焦
- 防塵防水滴鏡身
- 內對焦設計
- 全開光圈下解像已見水準
- 色差控制理想
- 逆光表現理想
- 光圈環可切換至無段式操作
- 良好的色彩還原
有彈︰
- 全開光圈有可見暗角
- 略為明顯的變形
- 超過 1kg 的鏡身重量
總結
以同級中未有對手的規格,Sigma 35mm F1.2 DG DN Art 除了為 35mm 大光圈規格下了新標準,另一方面質素上亦可滿足最有要求的用家,以 HK$10,900 的定價,甚至就比 Sony 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 更要進取(定價HK$12,690),唯一要考慮是,體力上是否可以應付了。
更多 Sigma 35mm F1.2 DG DN Art 實拍樣本: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picture=21377
焦距 | 35mm |
視角 | 63°(對角) |
最大光圈 | f/1.2 |
光圈葉片 | 11 片 |
鏡頭群組 | 12 組 17 片,3 片非球面 及 3 片 SLD 低色散鏡片 |
最近對焦 | 0.3m |
放大倍率 | 0.2x |
濾鏡直徑 | 82mm |
尺寸 | 88 x 136mm |
重量 | 1090g |
附註 | 附送專用遮光罩,提供 E-Mount 及 L-Mount 版本 |
定價:HK$10,900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