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觀點】Olympus 更新鏡頭 Roadmap 闢謠,抗衡信心危機?

文:Stephen

今年是 Olympus 成立 100 周年,不過百年大壽卻並沒有為 Olympus 相機用家完全帶來喜悅,反之是近期的一連串涉及影像部門盈利能力、裁員,以至是將雞肋的影像部門「拆骨賣盤」的謠言不絕於耳,即使官方作出澄清亦好像未能減低 Olympus 相機用家的擔憂。為了進一步抗衡信心危機,Olympus 突然為年初隨 OM-D E-M1X 發表的鏡頭 Roadmap 推出更新版,明確點出研發中的鏡頭,除了有內置增距鏡的 M.Zuiko Digital ED 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外,亦有兩支「有名有姓」的中低檔鏡頭,不知道 Olympus 今日凌晨額外派發的定心丸又能否為您定定驚呢?

小三元有望鍊成
將會加入戰線的新鏡分別有 M.Zuiko Digital ED 12-45mm F4.0 PRO 專業鏡頭和 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超遠攝變焦鏡頭。前者擁有 24-90mm 等效焦距,以其次一級的入光量,相信為 Olympus 確立 F4「小三元」變焦系列的第一章,皆因 ED 12-45mm F4.0 PRO 與另一支已更新的望遠變焦鏡頭一樣,似乎擁有現役的 ED 12-40mm F2.8 PROED 40-150mm F2.8 PRO 相似的焦距範圍,有望 Olympus 亦會推出機動性較高的 ED 40-150mm F4.0 PRO。當然,若 ED 40-150mm F4.0 PRO 真的出現,未知 Olympus 會否為免影響現時 ED 40-150mm F2.8 PRO 的銷情,令 ED 40-150mm F4.0 PRO 未能夠支援 MC-14 和 MC-20 增距鏡。至於另一支平價鏡 ED 100-400mm F5.0-6.3 IS 將有望確立 Olympus 利用 Micro 4/3 系統的優勢,進一步拓展需要更強遠攝力的業餘生態和運動拍攝市場。ED 100-400mm F5.0-6.3 IS 擁有 200-800mm 等效焦距,亦成為首支內置 IS 光學影像穩定器的 M.ZUIKO 系列入門鏡頭,當然亦有望兼容高階 OM-D 系列相機的機身防震系統,合組防震補償能力更強的 Sync IS 同步影像穩定功能。

條數唔靚變成原罪
或許有人依然覺得鏡頭 Roadmap 明朗化依然沒有解決早前的謠言問題,Olympus 影像部門條數一日唔靚,上述的魔咒似乎暫時仍然揮之不去。不過,早前小編亦曾表示,如果影像部門收益只佔總公司 6% 左右的 Olympus 都可以引起上述軒然大波的話,那麼影像部門佔公司更高比率的其他相機品牌,在這風高浪急的攝影市場下,會否比 Olympus 更早退出相機市場呢?


▲Olympus 2018/19 年度收益比例(資料來源:Olympus 公司年報

其他相機品牌一樣「有苦自己知」
相機鏡頭銷售對攝影器材公司愈來愈沒有「貢獻」已是不爭的事實,相機界強如 Canon,在 2009 年的各主要部門銷售貢獻比例如下:辦公室設備(49.7%)、影像系統(39.3%)、工業及其他(11%)。2013 年,Canon 影像部門銷售創下高峰,達 14,489 億日元,佔整個 Canon 銷售金額只有 37.8%。2017 年,Canon 醫療系統的銷售數字正式入賬,原來 Canon 的三大收入支柱(辦公室設備、影像系統、工業及其他)就變成了「四大」。多得「醫療系統」和「工業及其他」部門,他們在 2018 年的銷售額分別為 4,375 億日元及 8,429 億日元,足以為影像部門由高峰期下滑至 9,704 億日元的銷售額「填數」,而影像系統的銷售貢獻在 2018 年時已經攤薄至 23.9%。


▲Canon 過去 10 年銷售數字(資料來源:Canon Fact Book

利用影像技術專利協助轉型
其他相機器材公司亦有類似的現象,影像部門在銷售和收入對整間公司愈來愈雞肋,不過亦不代表他們會放棄影像系統,原因是研發攝影器材往往涉及大量專利技術,而這些原來用於影像部門的技術能夠靈活變通,反而有助整間公司將業務轉型,或最少不用太側重相機和鏡頭銷售。而本文開首提及的 Olympus,其醫療用的內窺鏡技術就是靠過往影像部門的貢獻而成為集團金蛋,在市場上擁有領導地位。您今日可能不會用 Olympus 的相機或鏡頭,不過他朝有日躺在手術床上,醫護人員隨時使用的是 Olympus 生產的內窺鏡為您作檢查。其實,「人可以不影相,但不可能逃避生病」,除了 Olympus,Canon、Nikon、Sony,以至是 Fujifilm 都已經開拓醫療、保健,以至是美容方面的業務,這些「副業」源源不絕為他們帶來生意,「錢途」更是無可限量!


▲Fujifilm 2018/19 年度收益比例(資料來源:Fujifilm 公司年報),可以看到轉型成功的 Fujifilm 絕大部分的收入並非來自影像系統,影像系統收益亦只是佔 11%,收益金額為 2,575 億日元。

【延伸欣賞紀錄片:Inside The Storm 2(港譯:《企業大翻身 2》— Fujifilm),新加坡 CNA 媒體製作】
【延伸欣賞紀錄片:Inside The Storm 3(港譯:《企業大翻身 3》— Olympus),新加坡 CNA 媒體製作】

最新消息
2 日前
攝影除了要憑感覺,構圖亦十分重要,今月優勝作品的構圖結合了鏡射倒影與光影,捕捉到人們與影子一起看夕陽的身姿。 (繼續閱讀)
2 日前
來自香港的 MiNT Camera 已經得到 Rollei 授權製造 Rollei 35 AF 自動對焦便攝菲林機,最快會在今年夏季推出。隨著開始嗅到陣陣暑氣,MiNT 再度釋... (繼續閱讀)
2 日前
Nikon NIKKOR Z 28-400mm f/4-8 VR 已經開賣,建議零售價 HK$11,880。現在 Nikon Z 無反鏡系列旗下已有 3 支天涯鏡,覆蓋 24mmm 廣角至 400mm 超遠... (繼續閱讀)
2 日前
Fujifilm 繼早前為 X-H2S 引入 6.00 版本系統韌體後,今日亦為 X-H2、X-T5、X-S20 及 X100VI 帶來新韌體。是次四機的共同更新主要涉及與官方應用程...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早前 Gensan 榮幸受到 OM System 邀請,飛到台灣參加 4 日 3 晚阿里山訓練之旅 (X) 生態之旅 (O),並試用新機 OM-1 Mark II 以及其 150-600mm F5-6.... (繼續閱讀)
2 日前
近年大眾流行以串流音樂平台,如 Apple Music、Moov 或 KKbox 等 Apps 聽歌,使用手機連接藍牙耳機聽歌亦成為市場主流。然而,對音質有要求的手機用... (繼續閱讀)
2 日前
Subaru Solterra 與 Toyota bZ4X 是姐妹車,大家都知道這個事實。儘管它們有著相同的基因,但由於來自不同的車廠,詮釋也有所不同。總的來說,記者... (繼續閱讀)
2 日前
玩冒險遊戲,每逢在「打大佬」之前,必然有先去商店補充好裝備的情節。原來在現實世界也可以出現遊戲中的這個情景,只是有些細節會有出入。例如:現... (繼續閱讀)
2 日前
Fujifilm 在五月中將舉行新一輪 X Summit 發布會,而在傳聞網中主要傳出將會推出一部中片幅相機。不過最新又有新的資訊傳出指,當日會公布的是 X-T5... (繼續閱讀)
2 日前
DC 仔熱潮席捲全球,原因據講是有人覺得它的相片色調有「菲林味」,相比起手機影像別具特色。其實所謂的特色,對不同的人來說,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