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既生愉,何生亮?Nikon D780 用後感

文、攝:Stephen

等了 5 年,Nikon D750 終於有後繼機更新了。簇新的 D780 生於單反逐漸走下波的年代,縱使「亂世而生」,不過市場暫時仍有一班對單反機不離不棄的長情用家,在鏡頭群和操控體驗等因素下,新款單鏡機對他們仍然有一定的需要,故 D780 的誕生在背景環境上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惜 D780 是次的定價頗高,價位可以媲美更高級的 D850,究竟如何選擇?

佈局更似 D850
對比五年前的 D750,簇新的 D780 終於棄用碳纖作為機身物料,改用高階機更常用的鎂合金,觸感更為高貴,而淨機身只是比上代稍增 5g。除了外殼物料提升外,D780 的機身佈局也是重新設計,在機身上半部以至是軍艦部分多了不少修飾用的線條,使機身增加不少剛陽味和專業感,再看看不設內置閃光燈的機頂,有點上級機 D850 的味道。D780 的手柄部分較 D750 的厚了一點,主因是 Nikon 將電池倉的擺位由橫變成直,將電池倉融入為手柄的一部分,使手柄可以因電池的物理限制下而「變大」,順便提升了相機的手感。D780 機頂右方的佈局與 D850 相約,快門鈕旁邊同樣有三個按鈕,其中一個是相對 D750 增設的 ISO 按鈕,D780 要調校感光度亦不用像 D750 般要將視線離開觀景器,並用左手按下 ISO 按鈕,反而可以像 D850 用家般將注意力放在觀景器和構圖上,然後單憑右手就可以調校感光度,至於騰空出來的左手就可以用來操控鏡頭變焦環或穩定機身之用,讓用家不會錯過重要時刻。反而 D780 在按鈕改動下,就喪失了測光模式按鈕,不過一般用家拍攝亦不會常常更改測光模式,只要用家透過自定功能鍵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Z780 接上 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 後的樣子。
▲屏幕採用翻揭式設計,而解像力亦由上代 D750 的 123 萬像素,提升至今代的 236 萬像素,同時亦增設觸控功能。
▲手柄其實已經有一定的弧度,不過實際手持的感覺,小編反而覺得無反的 Z6/Z7 較為好一點。
▲機背新增 AF-ON 按鈕,令用家可以將一般半按快門時的 AF/AE 功能分工。

比 D850 更長氣
雖然全片幅無反相機的發展迅速,但是由於感光元件需要長時間擷取影像,耗電量很高,即使像 Sony 新一代全片幅無反相機,最長氣的電池壽命亦只不過是 600-700 張之數(CIPA 標準),對於專業用家,頻頻換電有機會是仍未轉用無反相機的原因。而今次 Nikon 在 D780 使用的 EN-EL15b 電池的續航力為 2,260 張,較上代 D750 的 1,230 張多近一倍,亦小勝上級機 D850 的 1,840 張!而別忘記的是,這個數字只不過是 CIPA 標準,如果閣下「慳慳地」,減少檢視照片的次數,D780 要拍上 4,000 - 5,000 張照片相信亦沒有問題,再配合 USB 充電功能,無需再添置額外電池就可以作長時間旅拍。

▲D780 支援 USB 充電,在機背左邊加入了充電狀態指示燈。
▲與上代 D750 一樣提供雙 SD 卡插槽,不過傳輸規格就可以兼容更快的 UHS-II 格式。
▲軍艦部分更有剛陽味,同時亦因為剔除了機頂閃光燈,令有關部分的線條輪廓可以有更大的變化。
 ▲接環旁邊設有 Fn 的自定功能按鈕。
▲機側的端子蓋亦重新設計,較 D750 的翻揭式更為靈活,而 D780 亦終於加入了 USB 3.0 Type-C 的端子。
▲機頂加入專門的 ISO 感光度按鈕,調校起來較 D750 更為便捷。

核心規格方面,D780 沿用 2,400 萬像素感光元件,不過是次的感光元件卻與無反相機 Z6 一樣,內建 273 點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最新的 EXPEED 6 影像處理器,以及在 Live View 時支援眼睛檢測功能,故 D780 在 Live View 時的對焦能力會明顯勝過只用相對比度式檢測的 D850,而且 D780 在拍片時不單支援 4K 超高清影片,同時透過 HDMI 輸出的話,亦可以錄製 10-bit N-log 影片,亦較 D850 稍勝一籌,如果自問較常用單反拍片的,今次 D780 的 Package,以及比 D850 高一級的 ISO 204800 擴展感光度,自然較深得民心。

▲由於 D780 的定位稍高,Nikon 亦沒有在相機的模式轉盤加入 D750 的場景模式。
▲相機由泰國製造。
▲D780 的 EN-EL15b 鋰離子充電池可拍攝多達 2,260 張照片(CIPA 標準),相當長氣。

補回 1/8000 秒快門
連拍方面,D780 的 7fps 機械快門追焦連拍能力,較 D750 的 6.5fps 稍強,與 D850 亦是不相伯仲,可是 D780 今次被 Nikon 剔除兼容直度電池手柄功能,故未能像 D850 般在加上 MB-D18a 直度電池手柄後,以較高的電壓支撐高達 9fps 的連拍性能。不過,如在 Live View 使用電子快門的話,D780 於拍攝 12-bit NEF RAW 檔案時就有高達 12fps 連拍能力。另外,過去 D750 有一點為人垢病的是最高只有 1/4000 秒機械快門,甚至比 D700 時的 1/8000 秒還要少,覺得 D750 沒有中高檔全片幅單反機應有的風範,故 Nikon 今次從善如流,在新機補完 1/8000 秒機械快門,惟快門壽命始終與 D850 上級機有點距離,只有 15 萬次,而非 20 萬次。

樣本照片

▲ISO 100、f/4、1/320s、焦距:120mm、鏡頭:Nikon 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
 這朵花的位置並非在小編的視平範圍,故最便捷的方法當然是使用 Live View 作 Off Finder 拍攝。由於 D780 在 Live View 部分的操作與全片幅無反機 Z6 接近一樣,配合觸控屏幕,在選擇對焦點時自然更得心應手。
▲ISO 100、f/8、1/160s、焦距:38mm、鏡頭:Nikon 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
相機在色彩還原上表現不俗。

Nikon D780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62

Nikon D780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670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Skylum 推出的 AI 修圖軟件《Luminar Neo》自 2022 年面世以來,憑藉實用易上手的功能及親民價格,一直深受攝影愛好者歡迎。《Luminar Neo》於今年 ...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車迷們等了很久的新一代 Supra 有新消息,Toyota 官方宣佈,新 Supra 全由內部獨立開發,意味著不會再與 BMW 合作。這款備受期待的第六代傳奇跑車,...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Apple 投資的《F1 電影》被視為今年最具票房潛力的作品之一,為進一步提升觀影熱潮,香港地區特別重新上映 IMAX 版本,並破天荒推出專為 iPhone 設...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Insta360 最近推出了限量版 Satin White X5 360 全景相機,主打太空級性能測試和新配件 ND 濾鏡,成為業界焦點。這款 Satin White X5 延續了標準版...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近年來在摺疊屏幕手機領域最為積極的品牌,HONOR 可謂當之無愧。最新推出的 HONOR Magic V5 雖然維持 HK$10,999 的定價,卻在多方面進行了顯著強化...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距離 Apple 慣常發表新 iPhone 的時間大約還有一個月,估計 Apple 已經正在生產 iPhone 17 系列手機,準備在 9 月中下旬進行全球發售。除了 Apple ...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Subaru BRZ 有新消息,他們歐洲市場負責人 David Dello Stritto 在接受《Autocar》專訪時透露,第 3 代 BRZ ,很可能轉型為純電動車重返歐洲市場。...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踏入 8 月,Sigma 將會有多款新鏡空群而出,其中 200mm F2.0 DG DN|Sports 幾乎是當中的焦點,新鏡毫無懸念會提供 Sony E 與 Leica L 接環版本,並... (繼續閱讀)
1 日前
作為其 Art 系列針對 APS-C 無反相機的首款標準變焦鏡頭,Sigma 17-40mm F1.8 DC Art 除支援 Fujifilm X、Sony E、 L-Mount 系統外,更是 Sigma 首... (繼續閱讀)
1 日前
HONOR 近日宣佈進佔香港手機市場份額第二位置,今日再度於香港市場帶來強勁新機,包括備受期待的摺置屏幕手機 Magic V5、旗艦級平板 MagicPad 3,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