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既生愉,何生亮?Nikon D780 用後感

文、攝:Stephen

等了 5 年,Nikon D750 終於有後繼機更新了。簇新的 D780 生於單反逐漸走下波的年代,縱使「亂世而生」,不過市場暫時仍有一班對單反機不離不棄的長情用家,在鏡頭群和操控體驗等因素下,新款單鏡機對他們仍然有一定的需要,故 D780 的誕生在背景環境上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惜 D780 是次的定價頗高,價位可以媲美更高級的 D850,究竟如何選擇?

佈局更似 D850
對比五年前的 D750,簇新的 D780 終於棄用碳纖作為機身物料,改用高階機更常用的鎂合金,觸感更為高貴,而淨機身只是比上代稍增 5g。除了外殼物料提升外,D780 的機身佈局也是重新設計,在機身上半部以至是軍艦部分多了不少修飾用的線條,使機身增加不少剛陽味和專業感,再看看不設內置閃光燈的機頂,有點上級機 D850 的味道。D780 的手柄部分較 D750 的厚了一點,主因是 Nikon 將電池倉的擺位由橫變成直,將電池倉融入為手柄的一部分,使手柄可以因電池的物理限制下而「變大」,順便提升了相機的手感。D780 機頂右方的佈局與 D850 相約,快門鈕旁邊同樣有三個按鈕,其中一個是相對 D750 增設的 ISO 按鈕,D780 要調校感光度亦不用像 D750 般要將視線離開觀景器,並用左手按下 ISO 按鈕,反而可以像 D850 用家般將注意力放在觀景器和構圖上,然後單憑右手就可以調校感光度,至於騰空出來的左手就可以用來操控鏡頭變焦環或穩定機身之用,讓用家不會錯過重要時刻。反而 D780 在按鈕改動下,就喪失了測光模式按鈕,不過一般用家拍攝亦不會常常更改測光模式,只要用家透過自定功能鍵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Z780 接上 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 後的樣子。
▲屏幕採用翻揭式設計,而解像力亦由上代 D750 的 123 萬像素,提升至今代的 236 萬像素,同時亦增設觸控功能。
▲手柄其實已經有一定的弧度,不過實際手持的感覺,小編反而覺得無反的 Z6/Z7 較為好一點。
▲機背新增 AF-ON 按鈕,令用家可以將一般半按快門時的 AF/AE 功能分工。

比 D850 更長氣
雖然全片幅無反相機的發展迅速,但是由於感光元件需要長時間擷取影像,耗電量很高,即使像 Sony 新一代全片幅無反相機,最長氣的電池壽命亦只不過是 600-700 張之數(CIPA 標準),對於專業用家,頻頻換電有機會是仍未轉用無反相機的原因。而今次 Nikon 在 D780 使用的 EN-EL15b 電池的續航力為 2,260 張,較上代 D750 的 1,230 張多近一倍,亦小勝上級機 D850 的 1,840 張!而別忘記的是,這個數字只不過是 CIPA 標準,如果閣下「慳慳地」,減少檢視照片的次數,D780 要拍上 4,000 - 5,000 張照片相信亦沒有問題,再配合 USB 充電功能,無需再添置額外電池就可以作長時間旅拍。

▲D780 支援 USB 充電,在機背左邊加入了充電狀態指示燈。
▲與上代 D750 一樣提供雙 SD 卡插槽,不過傳輸規格就可以兼容更快的 UHS-II 格式。
▲軍艦部分更有剛陽味,同時亦因為剔除了機頂閃光燈,令有關部分的線條輪廓可以有更大的變化。
 ▲接環旁邊設有 Fn 的自定功能按鈕。
▲機側的端子蓋亦重新設計,較 D750 的翻揭式更為靈活,而 D780 亦終於加入了 USB 3.0 Type-C 的端子。
▲機頂加入專門的 ISO 感光度按鈕,調校起來較 D750 更為便捷。

核心規格方面,D780 沿用 2,400 萬像素感光元件,不過是次的感光元件卻與無反相機 Z6 一樣,內建 273 點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最新的 EXPEED 6 影像處理器,以及在 Live View 時支援眼睛檢測功能,故 D780 在 Live View 時的對焦能力會明顯勝過只用相對比度式檢測的 D850,而且 D780 在拍片時不單支援 4K 超高清影片,同時透過 HDMI 輸出的話,亦可以錄製 10-bit N-log 影片,亦較 D850 稍勝一籌,如果自問較常用單反拍片的,今次 D780 的 Package,以及比 D850 高一級的 ISO 204800 擴展感光度,自然較深得民心。

▲由於 D780 的定位稍高,Nikon 亦沒有在相機的模式轉盤加入 D750 的場景模式。
▲相機由泰國製造。
▲D780 的 EN-EL15b 鋰離子充電池可拍攝多達 2,260 張照片(CIPA 標準),相當長氣。

補回 1/8000 秒快門
連拍方面,D780 的 7fps 機械快門追焦連拍能力,較 D750 的 6.5fps 稍強,與 D850 亦是不相伯仲,可是 D780 今次被 Nikon 剔除兼容直度電池手柄功能,故未能像 D850 般在加上 MB-D18a 直度電池手柄後,以較高的電壓支撐高達 9fps 的連拍性能。不過,如在 Live View 使用電子快門的話,D780 於拍攝 12-bit NEF RAW 檔案時就有高達 12fps 連拍能力。另外,過去 D750 有一點為人垢病的是最高只有 1/4000 秒機械快門,甚至比 D700 時的 1/8000 秒還要少,覺得 D750 沒有中高檔全片幅單反機應有的風範,故 Nikon 今次從善如流,在新機補完 1/8000 秒機械快門,惟快門壽命始終與 D850 上級機有點距離,只有 15 萬次,而非 20 萬次。

樣本照片

▲ISO 100、f/4、1/320s、焦距:120mm、鏡頭:Nikon 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
 這朵花的位置並非在小編的視平範圍,故最便捷的方法當然是使用 Live View 作 Off Finder 拍攝。由於 D780 在 Live View 部分的操作與全片幅無反機 Z6 接近一樣,配合觸控屏幕,在選擇對焦點時自然更得心應手。
▲ISO 100、f/8、1/160s、焦距:38mm、鏡頭:Nikon AF-S NIKKOR 24-120mm F4 G ED VR
相機在色彩還原上表現不俗。

Nikon D780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62

Nikon D780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670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Tesla Model Y 長軸版(Model Y L)官宣會在中國推出後,便一直有指這款 6 座車型會到歐美等到市場。雖然 Tesla 至今依然沉默,可是行動最實際,Mo...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自 Meta 推出 Meta Wayfarer Smart Glasses 掀起智能眼鏡熱潮以來,香港市場一直受限於平行進口導致功能與軟件支援不完善。不過近期 Rokid 正式宣佈...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德國電影設備巨頭 ARRI 近期陷入動盪局面,一方面推出全新 Alexa 35 Xtreme 電影攝影機展現技術實力,另一方面卻傳出可能出售股權的消息,引發業界...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備受矚目的史上最薄 iPhone 機型 ─ iPhone 17 Air,預計將於今年 9 月正式亮相。最新流出的外型與規格資訊,讓消費者在發表前能先睹為快這款產品的...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國際權威攝影評測機構 DxOMark 最新公布 HUAWEI Pura 80 Ultra 的測試結果,這款旗艦手機以總分 175 分的優異表現榮登榜首...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根據日本網站 asobinet 最新曝光的專利文件顯示,Fujifilm 於 2024 年 1 月 30 日提交了兩款廣角鏡頭專利申請(公開編號 P2025117248,公開日期 202...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Kodak 曾經是影像界的「金漆招牌」,不論你是否用菲林,相信都對那個黃底紅字的 Logo 有點印象。不過,這位超過 130 歲的「老江湖」最近又傳來壞消... (繼續閱讀)
1 日前
BYD 近日推出全新純電 SUV ATTO 2,定位介於 Dolphin 和 ATTO 3 之間,以其親民價格和家庭導向的設定,在香港市場投下一枚震撼彈。這部定價 HK$169... (繼續閱讀)
1 日前
這個世界有些東西就是天生不夾,例如奶奶與新抱,牛歡喜與荷蘭豆,以及一煇與獅子座。這樣一個組合,Bandai 竟勇敢地推出「聖鬥士聖衣神話 EX」系... (繼續閱讀)
1 日前
八達通今日正式宣佈,Android 版本八達通 App 將支援實體卡轉換功能,使用者可將現有的實體八達通卡轉換為虛擬版本。為深入了解這項新服務,我們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