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迷你版 E-M1X:Olympus E-M1 III 詳測

文、攝:Stephen

Olympus OM-D E-M1 Mark III 在日前正式推出,用以接替有三年多機齡的 E-M1 Mark II。雖然新機在 Form Factor 上大致沿用 E-M1 Mark II 的規格,不過在引入革命性的 TruePic IX 影像處理器和新款的機身防震系統後,簇新的 E-M1 Mark III 加入 Live ND、手持高解像度拍攝模式,甚至是專門的星空自動對焦模式,堪稱得上是一部迷你版的 E-M1XE-M1 Mark III 將會在二月尾於本港市場推出,建議售價為 HK$15,490(淨機身),至於連同 M.Zuiko Digital ED 12-100mm F4.0 IS PRO 的套裝版本之建議售價為 HK$24,990。

E-M1X 太大,靈巧的 E-M1 Mark III 更誘人
雖然 E-M1X 功能強勁,但是內置直度手柄的設計,不太適合追求高機動性的用家,故此 E-M1X 推出後,反而有更多 Olympus 希望將 E-M1X 的功能放在 E-M1 Mark II 及其後繼機身上,讓不同類型的用家可以各取所需。據 Olympus 表示,E-M1 Mark III 與 E-M1 Mark II 一樣以高機動性、高效能和高影像質素為主,不過 E-M1X 最大的問題除了在外型不太平易近人之外,本身使用雙 TruePic VIII 影像處理器亦是好壞參半的。雙處理器最大好處當然是在工作上分工,即使其時脈和架構不及新一代的影像處理器,也可以憑「人多好辦事」來提升性能,可是雙處理器亦意味會佔用較大的電路板和機身空間,對於研發 E-M1 Mark III 可說是不利的。故要以上代 E-M1 Mark II 的 Form Factor,Olympus 只好開發運算效能更強的 TruePic IX 影像處理器來改善新機 E-M1 Mark III 的性能。

洗走「入門味」,操控更貼心
機身設計方面,E-M1 Mark III 的基本調子與上代相似,不過細心留意下,機背的金屬外殼是全新的,用以遷就新機的多重選擇器和重置 Menu 按鈕。多重選擇器在 E-M1X 上已經大受歡迎,它可以取締傳統十字方向鍵和 OK 鍵外,又不失靈活性,方便在選單內遊走之餘,亦可以調校對焦點的位置。Olympus 並沒有因為加入多重選擇器後,就剔除傳統的十字方向鍵和 OK 鍵,讓用家可以保留舊有的操作方式,而且方向鍵亦可以自定為部分功能的快捷鍵,從而改善操作效率。至於 Menu 鍵移至在機背左上角,Olympus 表示新改動可以避免攝影師在拍攝期間誤觸 Menu 鍵的問題,不過如此一改,E-M1 Mark III 與 E-M1X 一樣,基本上要雙手並用才可以操控選單,舊有用家需要多點時間才能夠適應。另外,今次 Olympus 亦在 E-M1 Mark III 上一併將用家「鮮用」的功能從機身上剔走,改由自定鍵方式處理,並將騰空出來的位置安放更實用的 ISO 按鈕、曝光補償按鈕,以及調校閃光模式。至於模式轉盤,原來在 E-M1 Mark II 上的 iAuto 全自動模式和 "ART" 藝術濾鏡模式終於無得留低,由 B 長時間曝光模式(內含 Live Bulb、Live Time 及合成拍攝模式)和 C4 自定模式取締,惟用家如果想即時使用 Art Filter 藝術濾鏡的話,仍可透過相機的功能選單操作。

▲E-M1 Mark III 在機身設計上與上代的 E-M1 Mark II 非常相似,不過在按鈕佈局上,新機就順便清除過往用家較為少用的功能。
▲E-M1 Mark III 沿用 2,040 萬像素感光元件,而感光元件上亦內建 121 點十字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
▲與 E-M1X 一樣,E-M1 Mark III 改在機身前方「貼牌」,令相機相對 E-M5 或 E-M10 系列更有優越性。
▲使用側揭式多角度觸控屏幕,不過如同類似設計的相機一樣,屏幕會阻礙拍片時的接線佈局。

手持 5,000 萬像素高解像拍攝
E-M1 Mark III 沿用上代的 2,040 萬像素 Live MOS 感光元件,雖然改用更新和更快的 TruePic IX 影像處理器,但是據小編向 Olympus 查證後,得到是次 TruePic IX 主要是賦予新機可以擁有手持高解像度模式、Live ND、星空拍攝模式,以至是進階臉孔識別模式等新功能,畫質上的改變不大,而 TruePic IX 的開發目標是可以取締兩枚 TruePic VIII 的運算效能。防震效能方面,E-M1 Mark III 已擁有媲美 E-M1X 的影像穩定效能,其內置的 5 軸影像穩定器在接上一般鏡頭下擁有 7 級快門補償能力,如接上內置光學影像穩定器的 M.Zuiko Digital 鏡頭,更可以實現 5 軸同步影像穩定功能,最高擁有 7.5 級快門補償效能。擁有 E-M1X 的防震效能後,E-M1 Mark III 最大的得著是被賦予 5,000 萬像素手持高解像度拍攝模式,在每次拍攝時,相機會一連擷取 16 個影像,而在每個影像之間,機身影像穩定系統都會指令感光元件每次平移微小的距離,然後利用 3 億 2,000 萬像素的數據,再合組成一張 5,000 萬像素的高解像度相片,對於礙於拍攝位置而未能架設三腳架的風景攝影愛好者,E-M1 Mark III 的手持高解像度拍攝模式絕對是好幫手。至於三腳架高解像度拍攝模式亦同樣保留,它可以輸出高達 8,000 萬像素的影像,而對比提供三腳架高解像度拍攝模式的 E-M1XE-M1 Mark IIE-M5 Mark III,今次 E-M1 Mark III 可以直接拍攝 8,000 萬像素的 JPEG 影像,反之其餘提及的三部機種,就只能夠透過 Olympus Workspace 電腦軟件將高解像度 RAW 檔轉存成為 8,000 萬像素的 JPEG,可見這就是高效能的 TruePic IX 影像處理器在 E-M1 Mark III 上的差別。

▲機頂模式轉盤加入可供用家儲存拍攝參數的 C4 模式,連同原有的 C1 至 C3,總共有四個儲存位置,不過就犧牲原來在 E-M1 Mark II 上已有的 Art Filter 藝術濾鏡模式。
▲設有獨立的 ISO 感光度按鈕,用家無需再利用透過設定機背操控桿位置,再配合自定前後轉盤來調校 ISO。
▲設有多重選擇器方便用家來設定對焦點的位置,以及在選內遊走。
▲播放鍵旁邊設有 USB 充電的顯示燈,至於 E-M1 Mark III 的 Info 按鈕原來在 E-M1 Mark II 是 Menu 按鈕來的,未能做到單手操控。
▲Menu 按鈕移到機背最左方,據廠方表示,此舉可以避免用家在拍攝期間誤觸。

獨當一面的自動對焦系統
對焦系統方面,簇新的 E-M1 Mark III,以及旗艦 E-M1X、上代的 E-M1 Mark II(系統韌體 3.0 版本或之後)和下級機 E-M5 Mark III 基本上是使用同一套的 121 點全十字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系統,除了一般的單點和超精細自動對焦點外,四部相機均擁有 5 點、9 點和 25 點的區域自動對焦模式,可是隨著定位和配搭不同的影像處理器,它們都有輕微的差異:E-M5 Mark III 基本上與準備退下火線的 E-M1 Mark II 最為相似,C-AF 追焦靈敏度調校(共 5 級)、C-AF 中心開始和 C-AF 中心優先等對焦調校參數都可以在 E-M5 Mark III 上找到;至於一體式旗艦機 E-M1X 最大優勢是加入玩大數據的智能主體檢測自動對焦技術,可以分析照片的內容來針對賽車、飛機和火車進行對焦;最後簇新的 E-M1 Mark III 雖則有 TruePic IX 影像處理器的加持,但是 Olympus 卻沒有為它設立特別的數據庫,加入智能主體檢測自動對焦技術,反而設有連 E-M1X 仍未增設的全新功能:星空自動對焦模式和改良版的臉孔/眼部優先自動對焦功能。另外,在自動對焦模式選擇上,E-M1 Mark III 亦增設與 E-M1X 的自定對焦區域設定,用家可以根據拍攝題材和主體大小而調校對焦點的幅蓋範圍和移動幅度,即使是長條形的 1 x 11 對焦區域亦可,解決上代 E-M1 Mark II 在對焦點範圍未夠多元化之問題。

▲提供雙 SD 卡插槽,可惜 E-M1 Mark III 與上代一樣,只有上方的 Slot 1 才支援更高速的 UHS-II 格式記憶卡。
▲相機在越南製造。
▲使用 BLH-1 鋰離子充電池,可拍攝 420 張(CIPA 標準)照片,較 E-M1 Mark II 的 440 張(CIPA 標準)略為縮水。
▲機側設有收音咪、耳機、HDMI 及 USB 3.0 Super Speed 連接端子。
▲機底設有電子接點,可以沿用上代的 HLD-9 直度電池手柄,藉以提供更好的垂直拍攝手柄和因應額外多一枚電池而延長續航力。
▲上方的按鈕加入閃光燈模式選項,並剔除在 E-M1 Mark II 上鮮用的 HDR 高動態範圍模式。 

天文攝影發燒友最愛:星空自動對焦模式
過往要拍攝星空很多時要用上手動對焦功能,原因是看似「無限遠」的星宿在鏡頭的對焦尺上,往往亦非真正的「無限遠」,影友需要手動微調對焦環才可以得到清晰的星空照片。而今次 Olympus 在 E-M1 Mark III 率先引入的星空自動對焦模式並非是玩大數據「認星星」,其對焦方式和演算法亦有異一般的對比度式自動對焦系統和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是一套針對漆黑中點點繁星的專屬自動對焦模式。Olympus E-M1 Mark III 的星空自動對焦模式可細分為「速度優先模式」和「準確度優先模式」兩種設定,在預設的「速度優先模式」,E-M1 Mark III 可以極短時間(約 2 秒)完成對焦,甚至可以配合相機的強大 5 軸防震系統,以大光圈定焦鏡頭手持拍攝星空照片;至於「準確度優先模式」的對焦時間相對長得多(約 10 秒),系統會以特別的對焦演算法來掃描焦點的位置,以便利用遠攝鏡頭拍攝特定的恆星。據小編向 Olympus 了解,E-M1 Mark III 的星空自動對焦模式在使用標準變焦鏡時可拍攝「視星等 3」(數值愈細,亮度愈強)的天體(相當於人類在城市環境可以用肉眼看到最暗的天體),而改用遠攝鏡頭,星空自動對焦模式更可以對應「視星等 5」的天體(大約相當於在地球看 M41 星團)。可是,星空自動對焦模式只會針對漆黑的夜空運作,如果大家想「日光日白」,又或者畫面滿是城市燈光,這個對焦模式就會無法運作。

樣本照片

▲ISO 200、f/9、1/640s、焦距:12mm(等效焦距:24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45mm F4.0 PRO
試拍的其中一日有幸遇到藍天的日子,又可以重遇經典的「OM 藍」色彩。
▲ISO 200、f/6.3、1/640s、焦距:15mm(等效焦距:30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45mm F4.0 PRO
一艘訓練用的龍舟突然在大澳的橋底下經過,相機很快鎖定焦點,捕捉到平日在水鄉難得一見的畫面。 
▲ISO 200、f/9、1/500s、焦距:40mm(等效焦距:80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45mm F4.0 PRO
 相片的色彩還原度高,並沒有因為斜陽映照下,而出現過度偏色問題。

Olympus OM-D E-M1 Mark III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70

更多 Olympus OM-D E-M1 Mark III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679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4 小時前
韓國鏡頭品牌 Samyang 在早前的 IBC 2025(國際廣播展)舉行期間已經發表 AF 24-60mm F2.8 FE 恆定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不過原來 Samyang 仍有強大...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婚禮攝影本來應該是人生大日子的一部分,卻有人因婚姻告吹,反過來向攝影師「追數」。來自美國猶他州的婚禮攝影師 Rachel Stone,近日就在社交平台...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近年來,LED 貫穿式燈條幾乎成為全球汽車設計的標配,無論是入門小車還是豪華房車,都能見到這項設計。說實在的,由有特色,變為沉悶。幸好有這個想...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近日 Laowa AF 200mm F2 引起不少關注,不過早在 5 月公佈的 Laowa AF FF 180mm f/4.5 CA-Dreamer Macro 1.5X 同樣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的目光。昨...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Apple 一向習慣在新一代 iPhone 推出前,為自家平台進行大型更新,今次亦不例外。最新已釋出的 iOS 26 更新,更同時帶來 iPadOS 26、macOS Tahoe 2... (繼續閱讀)
1 日前
剛剛發表的整個 iPhone 17 系列與 iPhone Air 手機,將於 9 月 19 日正式推出。不少用戶入手新機後,相信都會第一時間貼上保護貼。不過,最近網絡傳... (繼續閱讀)
1 日前
如果事情可以重來,再拍一次的話,筆者會嘗試來一支光圈 f/0.95 的,其實當天用 f/2.8 確實是有點錯,ISO 也可以因此降低 3 級。 (繼續閱讀)
1 日前
小米本代數字系列旗艦手機為 Xiaomi 15 系列,按照慣例下一代理應命名為 Xiaomi 16 系列。不過,小米手機部總裁盧偉冰已在微博明確指出,小米新一代... (繼續閱讀)
1 日前
自 Tesla 車款採用隱藏式門把手後,雖然許多車廠效仿,可以這個聲稱能夠改善車輛空氣動力學的設計,近來受到挑戰。首先是有報道指中國擬 2027 年立... (繼續閱讀)
1 日前
Viltrox 在 IBC 2025(註:IBC 為歐洲最具規模的電視廣播與電影專業展會)上,展示了一款名為 NEXUS PL to E Pro 的轉接環原型。該產品專為將 PL 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