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無反小黑用料更重手︰Nikon Z 70-200MM F2.8 VR S 實測

文、攝︰stranger

Nikon 小黑 70-200mm f/2.8 鏡頭系列發展到第七代之後,終於推出首代的無反版本 Z-mount 小黑,名為 NIKKOR Z 70-200mm F2.8 VR S。作為 Z-mount 大三元之一,新鏡沒有在輕量化方面重點落墨,反而在鏡片優化、操控及影片拍攝方面作出改良,加上比 F-mount 大得多的接環口徑,究竟這支無反小黑在畫質等方面有沒有為大家帶來驚喜?這支連香港定價還未公佈的新版小黑,DCFever 就率先為大家進行詳測!

 減磅非首要

無可否認,無反相機之所以出現,其中一個原因是回應用家對輕量化的需求。減省了反光鏡、光學取景器等複雜光學機械結構之後,無反相機也就容易造得比同等片幅的單反輕巧。至於要造得有多輕便,每間廠商也是各施各法,有的以極端輕巧為目標,有的就追求專業畫質及功能,甚至變成單反般巨大。小編認為 Nikon 的無反相機系統是較為偏向後者,有舒適的手柄及高階單反般的操控,並且以巨大的接環口徑榨取更佳的畫質,但機身也算是得到合理的減磅。


▲ 新鏡的尺寸及重量跟上代單反版本小黑七相約,並設有可以轉動的腳架托環。

不過鏡頭要減磅就麻煩得多,要知道在片幅、焦距、光圈等規格一樣的前題下,鏡片構造也就不能大幅更改。如果有輕量化的技術,在單反版本已經早已用了,所以無反版本的鏡頭也不會輕得太多。Canon RF 70-200mm f/2.8L IS USM 可說是一個例外,大膽採用工程塑膠製作鏡身,同時改用伸縮鏡筒設計,雖然市場反應兩極,不過總算達成輕量化的目的。至於 Nikon 的取態就較為謹慎,NIKKOR Z 70-200MM F2.8 VR S 並沒有以大幅輕量化作招徠,1440g 的重量跟上代差不多,即使拆除三腳架托環後也重 1360g,但就換來感覺更為可靠的鎂合金鏡身,以及不少鏡片、操控等方面的提升,相信 Nikon 的一眾用戶都會接受。


▲ 拆除腳架底座後可減輕約 80g,而且拆走底座後托環亦會保留一個腳架孔,一般拍攝相片的雲台也可照用如儀。旁邊可見到 Made in Thailand 標示。

另一方面,NIKKOR Z 70-200MM F2.8 VR S 跟其他採用內對焦、內變焦設計的鏡頭一樣,對焦及變焦時鏡頭長度都不會改變。但變焦時裡面的鏡組其實會前後移動,小編發現在 70mm 廣角端時鏡組會移向前方,由於重心在前方,使用起來會覺得較為「墜手」;相反,在 200mm 遠攝端時鏡組會移向後方,重心移近相機,抬起鏡頭拍攝時反而會覺得較為輕鬆。


▲ 遮光罩裡面有絨毛鋪面減少反光,亦有固定鎖防此遮光罩意外滑出,設計十分周詳。

新增 2 片非球面鏡片

Nikon 的單反鏡頭,很多時會在名稱上加入鏡頭的設計及鏡片賣點,作為區別新舊型號鏡頭的方法,與 Canon 鏡頭以羅馬數字識別的做法迵異。以小黑七 AF-S NIKKOR 70-200mm f/2.8E FL ED VR 為例,單看名稱就知道鏡頭有超聲波對焦 (AF-S)、配備電磁光圈裝置 (E)、採用螢石鏡片 (FL) 及低色散鏡片 (ED)、設有光學防震 (VR)。


▲ 18 組 21 片的光學結構中,特殊光學鏡片數目就有 10 片之多,當中包括 6 片 ED 低色散鏡片、1 片螢石鏡片、1 片 SR 藍光高折射率鏡片及 2 片非球面鏡片。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大家能夠一眼就看到鏡頭的賣點,但隨著鏡頭加入愈來愈多的新技術,新鏡的名稱就變得水蛇春咁長。新一代小黑的名稱就只叫 NIKKOR Z 70-200MM F2.8 VR S,大家只能從名稱看到鏡頭屬於 Z-mount 的頂級 S-line 系列,以及內置 VR 減震技術,其他賣點就沒有再於名稱內提及了。


▲ 160mm、f/2.8、1/80s、ISO 400
試用全開光圈拍攝人像相片,即使主角的臉孔在畫面的一邊,相解像力亦非常充足。鏡頭設有 9 片光圈葉,中間的散景仍算十分圓渾,但在畫面左側的散景光點因為口徑蝕的原因變成檸檬形。

不過大家不用擔心,簡化了名稱並非等於偷工減料,相反新鏡的用料可謂有加無減。新鏡一樣有一塊螢石鏡片及六塊 ED 鏡片,小黑七的高折射率 (HRI) 鏡片就改為使用短程波幅折射 (SR) 鏡片,SR 鏡片除了有高折射特點外,還可透過折射特別難控制的短程波幅光線 (藍光),得以達到高精確度色差補償功能。新鏡還加入了兩塊非球面鏡片,用以提高鏡頭的解像力。至於電磁光圈裝置就不算新科技了,提不提也沒大關係。在測試樣本中,大家不難發現鏡頭的解像力十分平均,比起上一代又進步了不少,而且全開光圈也不容易出現色散情況。


▲ 200mm、f/5.6、1/1250s、ISO 400
新鏡在遠攝端的解像力明顯比上一代高,拍攝這樣的遠景仍可看到船上海事處的標誌,以及數得到船尾的一群海鳥。


▲ 200mm、f/3.2、1/320s、ISO 100
拍攝小動物亦難不倒新小黑,近距離對焦仍沒有影響鏡頭的解像力及反差,大家有否看到散景有點旋轉效果?

防震效能提升至 5.5 級

無論相機還是鏡頭,防震效能可謂大家最關心的功能之一。Nikon 第一部無反相機 Z6/Z7 已加入 5 軸 5 級機身防震功能,至於 APS-C 片幅的 Z50 或許由於定位問題,所以防震功能就交由鏡頭負責。新鏡的 VR 減震性能就由上代的 4 級增加至 5.5 級,並可配合 Z6/Z7 的機身防震功能以獲得額外的防震效能。

小編的經驗是當相機的像素提升至 3 千萬以上,安全快門便要進一步提升。而且用無反相機常以離機方式拍攝,穩定性方面就不及用觀景器。以今次配合測試的 Z7 為例,解像度高達 4575 萬像素,如果沒有開啟防震的話,安全快門起碼要提高 1-2 級,例如 200mm 焦距用 1/600s-1/800s 快門,相片才不容易出現手震模糊。配合 Z7 實際試用時,在 200mm 遠攝端手持拍攝,以 1/20s 快門拍攝的成功率約有 9 成,用 1/5s 快門就只有 1 成相片清晰了,不過考慮到用超高解像相機拍攝,這個手持快門速度算是相當不俗了。


▲ 200mm、f/2.8、1/5s、ISO 64
VR 防震測試


▲ 100% 局部放大
有鏡頭 5.5 級 VR 加上 5 軸 5 級機身防震,即使相機解像度達到 4575 萬像素,在 1/5 秒快門下仍有機會拍到清晰的相片,如果將快門速度提升至 1/20 秒就十拿九穩了。


▲ 200mm、f/4、1/250s、ISO 100
200mm 望遠端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1 米,最高放大率為 0.2x,如果在 70mm 廣角端更只需 0.5 米對焦,在廣角端的近攝能力也是不俗的。

現時不少無反鏡頭都採用步進馬達驅動,NIKKOR Z 70-200MM F2.8 VR S 亦不例外。比起 SWM 超聲波馬達,新鏡對焦速度及準繩度都有不相伯仲的表現,但對焦過程更加寧靜,沒有出現超聲波馬達驅動鏡片移動時偶有出現的「伏伏」聲,拍片時就不怕將鏡頭的噪音收進咪高峰。

今次測試亦有試試鏡頭在拍片時的表現,首先是以 4K 拍攝 Sa 妹迎面行過來的影片,然後又在畫面走來走去,在影片中亦沒有任何時間出現失焦或焦點搜尋的情況,影片 AF 的可靠性十分之高。

▲ 影片連續自動對焦測試。

在另外一段 4K 測試片中,我們又嘗試在影片中轉換對焦距離,由無限遠對焦轉換至中距離主體,又由最近對焦轉換至中距離主體,過程中主體及背景的取景範圍都沒幾乎沒有變化,Lens Breathing 的問題十分輕微。此外,在拍片途中變焦時,焦點也能牢牢固定在主體上,可見這支新鏡除了用來拍攝高解像相片,也是專門設計用來拍攝影片的。


▲ 影片轉換焦點及變焦時自動對焦表現測試。

下頁︰操控、成像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久未有新消息的 Porsche 911 車系,廠方發表三款採用四驅系統的 S 級型號:Carrera 4S、Carrera 4S Cabriolet 以及 Targa 4S,進一步擴展 911 的四...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Asus 推出專業級顯示屏 ProArt Display 6K PA32QCV,主打極致色彩精準度與高動態範圍顯示能力,針對攝影師、影片剪接及視覺創作等專業用家而設。這...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Canon 日前於中國上海舉行的國際攝影器材與數碼影像展(P&I)上,首次對外公開展示旗下最高解像度的 4.1 億像素全片幅 CMOS 感光元件(型號:LI8030...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HUAWEI Pura 80 Pro 及 Pura 80 Ultra 已率先在港進行預售,今次選擇了在相當有人民風情的曼谷舉行發佈會,當中除了這兩款手機都有同場面世之外,還...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HUAWEI Pura 80 系列終於在香港正式公佈,今次 HUAWEI 為香港用戶帶來 Pura 80 Pro 及 Pura 80 Ultra 兩款新機,定價由 HK$7,998 起,將於 8 月 6 ...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台灣年輕攝影師蔡定邦憑藉攝影集《水噹噹的金雲阿姨》榮獲 2025 年(Hasselblad Foundation Awards)哈蘇基金會國際攝影書出版獎金,與波蘭攝影師 ...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一眾外國政要當中,捷克總統 Petr Pavel(彼得.帕維爾)或許是最具攝影熱情的一位。日前,他突然現身於捷克布爾諾(Brno)舉行的 MotoGP 世界電... (繼續閱讀)
1 日前
Kia 在入門級純電車款態度相當進取,繼 EV2 Concept 後,更入門的 EV1 車型也蓄勢待發。近期 Kia 註冊了「EV1 Land」和「EV1 Wave」的商標,意味著... (繼續閱讀)
1 日前
有時候會看到一些說法,說新接觸攝影的朋友,不用在意一些基本功:快門-光圈-ISO、過曝/曝光不足、構圖(如水平線),反正,快門按下去,拍就對了。 (繼續閱讀)
1 日前
Subaru 的純電 Crossover SUV 繼 Solterra 後終於有一輛全新款式,他們在紐約發表了全新 Uncharted 純電 SUV,預計會在 2026 年初上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