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專注亞洲旅遊攝影的 Etienne Bossot 最近搜集了一些以亞洲人像為主題的照片,計劃建立一個小小的圖片庫,目的是要協助攝影比賽的評審找出「偽旅遊攝影」照片。
何謂真正的旅遊照片?Bossot 的定義是:在旅途上,如實地捕捉一個瞬間的影像。從相反的角度看,任何擺拍(stgaed photography,又譯做編導式攝影)、組織、預先計劃好的圖片,或者使用模特兒與道具的圖片,都不符合「旅遊攝影」的定義。
Bossot 強調,他無貶低某些攝影師的意圖,甚至是某類作品的價值;每個攝影師都有權做他們選擇的任何事情。他只希望對已經公開,甚至是擁有高人氣的所謂「旅遊攝影」照片作出分類,清楚告訴其他人,這些作品是以不符合「旅遊攝影」定義的方式拍攝。此外,明確表明屬概念、藝術、商業攝影的照片並不被列入這個圖片庫之內。
他又稱,建立圖片庫一定程度上也為消除這些「偽旅遊攝影」經常在國際攝影比賽上獲獎的不合理現象。他認為,透過擺拍,數以百計的攝影師重覆地拍攝十分類近的照片,根本毫無原創性可言。此外,對大眾來說,這些作品也像快餐食品:美味誘人但營養價值卻不高,不值得鼓勵與學習。
Bossot 將他找到的「偽旅遊攝影」照片分為 3 大類:典型擺拍、不道德偽旅遊照片及新興偽旅遊照片。他重申,不排除有人以真正的旅遊攝影方式(通常是抓拍),拍到畫面跟這些「偽旅遊」照片相似的照片,亦明白到最初必然有第一張作品,後來才有人透過擺拍來模仿。對於這些原創作品,他認為值得大家欣賞,但相信只佔極少數。
以下是 3 大類「偽旅遊攝影」照片的部分例子,以及將定判定其擺拍的理由:
1. 典型擺拍
▲越南:穿著少女除了上學以外,幾乎都不會穿上長裙。(photo by danny_imageworld @IG)
▲越南:大家會見到曬香的情景,但真正工人是不會用這個方法工作。(photo by nhanlephotography @IG)
▲越南(photo by tuannguyen1368 @IG)
▲越南:採收蓮花。(photo by phtrung0611 @IG)
▲緬甸:小僧侶在黑暗兼空氣污濁空氣的空間內看書,似乎並不合常理。(photo by jordhammond @IG)
▲印尼:滿是「公式」的照片:農村、少年、煙霧、完美的姿勢等等。(photo by kwodokijo @IG)
▲印尼:稻苗採收完,行了一段路卻仍在滴水,邏輯上似乎不太可能。(photo by polyamate @IG)
▲印尼:撥水少女(photo by vietsui @IG)
▲中國:桂林(photo by jordhammond @IG)
▲印度:拉賈斯坦邦階梯井的相片,大家可能已看過一百萬次!(photo by davidlazarphoto @IG)
▲斯里蘭卡:當地人確有用這種方法釣魚,但遊客通常拍到的都是「戲子」,是按收費做出甫士的商業活動。(photo by pisanu_thoyod @IG)
2. 不道德偽旅遊照片
▲緬、泰邊境長頸族:滿足遊客的攝影慾,她們(只有婦女會戴上頸圈)會被逼成為被拍攝的對象,甚至在中間人以安排攝影團為名而牟利。(photo by davidlazarphoto @IG)
▲仍然保留傳統特色的少數民族,不少也成為攝影師的追捧對象。像圖中的緬甸老婦每天都穿上傳統服裝,讓遊客拍攝而賺取收入,完全背棄旅遊攝影的本質。(photo by travelphotographersociety @IG)
3. 新興偽旅遊照片
▲越南:隨著航拍機的盛行,旅遊攝影師也找到新的拍攝角度,但影像互箱「複製」的程度也更快更高。(photo by vietsui @IG)
▲越南海灘(photo by vietsui @IG)
Bossot 的原文用頗長的篇幅介紹他心目中的「偽旅遊攝影」概念,亦列舉了很多例子,有興趣的影友可到這裡詳閱。大家亦可在他的個人網站、部落格、Twitter、Facebook 及 Flickr 相簿找到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