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小米 10 Pro 測試:「貴」得有道理

文:Tony

小米自從與紅米分開獨立發展後,前者的產品定位變得精品化,今年推出的旗艦機小米 10 Pro,定價售至 HK$5,999,刷新了香港小米手機售價的紀錄 (只計香港行貨),究竟小米 10 Pro 是否物有所值呢?從今次測試中,大家可詳細了解。

完善的日常拍攝方案
小米 10 Pro 四鏡頭主相機由 1 億像素 f/1.69 光圈廣角鏡頭 + 1,3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 + 1,200 萬像素兩倍遠攝人像鏡頭 + 800 萬像素 10 倍光學混合變焦鏡頭組成。透過四個鏡頭,可從超廣角鏡頭拍攝微距效果開始,再由 0.6X 焦距拍攝至最高 50X 數碼變焦效果。實試認為,小米 10 Pro 25X 數碼變焦拍攝後作社交平台分享,質素亦算合格。


▲超廣角鏡頭支援拍攝微距效果


▲15mm 超廣角鏡頭視角震撼


▲4 鏡主相機設 48mm 鏡頭


▲還設有 121mm 5 倍遠攝鏡頭


▲10 倍數碼變焦影像還算不俗


▲25 倍數碼變焦影像質素開始下降


▲50 倍數碼變焦影像已變得模糊

一億像素相片極為細緻
小米 10 Pro 一億像素主攝相機與去年小米推出的小米 Note 10 Pro 相同,都是應用 1/1.33" 特大感光元件,預設拍攝時輸出 2,700 萬像素相片。如以一億像素相片與 2,700 萬像素相片比較下,前者的細緻度無疑會更高,個人認為拍攝色彩更為真實。而受益於應用了 Snapdragon 865 SoC,拍攝一億像素相片後,大約兩秒就能完成整個運算工作,比小米 Note 10 Pro 約使用 7 秒大大縮少運算時間。低光拍攝的層次感豐富,而用手持夜景模式拍攝,較能還原現場環境的色溫。


▲主攝鏡頭預設拍攝時輸出 2,700 萬像素相片,色彩層次相當出色


▲2,700 萬像素相片


▲一億像素相片色彩更為真實


▲合焦部份放大至 100% 影像有點模糊


▲低光環境拍攝,層次感豐富


▲ISO 1800 雜訊處理表現仍可接受


▲自動模式拍攝


▲手持夜景模式拍攝,較能還原現場環境的色溫

拍攝介面拉近如電動變焦鏡般穩定
小米 10 Pro 支援 8K 影片錄影,影像的清晰度極高,而且可支援 6 倍數碼變焦錄影,當中不得不提是其拍攝介面拉近或拉遠的推桿設計,像是使用電動變焦鏡般穩定。


▲拍攝介面拉近或拉遠的推桿設計,像是使用電動變焦鏡般穩定

 
▲示範影片

 
▲小米 10 Pro 8K 影片

下一頁為機身設計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HUAWEI Pura 80 Pro 與 Pura 80 Ultra 今日正式推出,雖然上市優惠與贈品活動持續進行,但 HUAWEI 特別保留驚喜,在正式開賣後才公布專屬這兩款旗艦...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純電超跑市場不如想像中美好,許多超跑車廠都重新考慮推出此類車款的可能性。Lamborghini 已在去年 12 月確實他們的首款純電車型 Lanzador 由 2028 ...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在香港,要「打卡」其實無處不在,只要夠膽、夠創意,就算唔去旺角亞皆路街火車橋、天水圍天榮路影輕鐵 + 日落,甚至是西環海邊,都可以製造到震撼...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一連三日的 2025 香港高級視聽展今日正式開鑼,今年一如以往有不少發燒天碟、天價喇叭及專業級播放器材。對於大家較重視的 Head-Fi 產品,本網亦精...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富⼠攝影器材有限公司宣佈,將於 2025 年 8 月下旬在荃灣南豐紗廠 The Mills 開設 FUJIFILM House of Photography 沉浸式攝影體驗館,佔地逾 3,000 ... (繼續閱讀)
1 日前
Apple 自主研發感光元件的消息近日再度引發熱議,據悉其首款 CMOS 傳感器已進入測試階段,核心搭載革命性的 LOFIC(橫向溢流積分電容)技術,預計將... (繼續閱讀)
1 日前
挾著全球最輕最窄智能戒指之名的 RingConn Gen 2,最近推出了強化版本 RingConn Gen 2 Air,產品定價更為親民,僅需 HK$1,598 即可入手,即日起正式... (繼續閱讀)
1 日前
Ricoh GR 系列一向是街拍愛好者心中的「隨身神機」,日前 Ricoh Imaging 已在國內舉行優先體驗會,完全披露最新 GR IV 在定價以外的規格詳情,看到... (繼續閱讀)
1 日前
盛傳 Sigma 會在本月 19 日公佈 200mm F2.0 DG DN|Sports 定焦長砲,本來此鏡或有機會為 Sigma 刷新「全球首支擁有 F2 大光圈的 200mm 定焦無反鏡」... (繼續閱讀)
1 日前
說到拍攝風格這回事,有人堅持「直出」,也有人喜歡用軟件後製「整色整水」,不過無論取向如何,對愈來愈多影友來說,「色調」早已變成個人標籤的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