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入門定位專業魂:Nikon Z5 用後感

文、攝、片:Stephen

入門定位但有專業的內涵,兩者好像風馬牛不相及,不過最近在相機市場上卻出現這個奇景!原因是 Nikon 推出的第三部全片幅無反相機 Z5 完全是走高性價比路線,廠方又毫不吝嗇的將兩年前的高階機 Z6 的功能注入當下的 Z5 身上,令專業操控和恨死「隔離」的 5 軸 5 級機身防震功能都可以在 Z5 這部入門級全片幅無反中看到。而為了吸引一班仍猶豫未決的 Nikon 單反機用家投入全片幅無反的大家庭,廠方是次亦從善如流的引入雙 SD 卡槽設計,如果當年仍因 Z6 的 XQD(或 CFexpress)記憶卡問題未有考慮新系統,今次的 Z5 就一併解決過往 Nikon 支持者最棘手的問題。

貼心操控
Nikon 相機的操控體驗相信沒有太多人會質疑,同樣是 Z 無反系統,去年尾登場的 APS-C 片幅版的 Z50 改用了較為簡約的設計,但幾乎是同級最好操控和手感的無反相機。今次入門的 Z5 沿用高階機 Z6 和 Z7 的設計,機背按鈕佈局完全搬字過紙,並沒有因為定位稍低而偷工減料,最令人驚喜是 JoyStick 也可以得到保留,要知道部分廠商總是覺得 JoyStick 的功能可由傳統的十字鍵取締,當產品定位一降,或考慮到生產成本時,JoyStick 很多時會是最先被 Out 的一環。除了有 JoyStick 以便 Z5 用家選擇對焦點外,Z5 的觸控屏幕完全支援觸控對焦和觸控選單的設計,對比街價相近的 Sony A7 III,觸控選單和人性化的選單排列方式又為 Nikon Z5 小勝一回。轉到機頂,Nikon 在 Z5 剔走了 Z6/Z7 的 LCD 後就換來了模式轉盤,個人覺得這樣的設計會比較方便,拇指的位置也可以隨心轉動模式轉盤,而且機頂 LCD 是否有用也很見仁見智,小編覺得無反相機的操作方式本身與傳統單反不同,很多拍攝資訊本身就可以透過機背 LCD 或電子觀景器上看到,倒不如在機頂上多加一兩個轉盤或快捷鍵來提升操控性就更理想。

▲Nikon Z5(上)與在去年使用 APS-C 片幅的無反 Z50(下)在設計上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機頂模式轉盤的擺放方式也是同出一徹,不過 Z5 就不設內置閃光燈,這點就與傳統的高階機做法一樣。

雙 SD 卡插槽備份方便
記得兩年前 Z6/Z7 發表時,較多人談論的是它為何只設獨立一個的 XQD 記憶卡插槽(按:可透過韌體更新支援 CFexpress),令部分 Nikon 單反用家即時未有太大意欲過度至全片幅無反系統,畢竟當年的 Nikon 單反只有 D4 系列和 D5 才會接觸到 XQD,故即使 XQD 帶來極高的儲存速度,論普及度和價位也為 Nikon 人構成入手 Z6/Z7 時的障礙。今次 Nikon 在 Z5 身上改回更親民和易上車的雙 UHS-II 格式 SD 卡插槽方案,既不用挨貴卡之餘,亦可以盡享雙卡備份或分開檔案格式各自儲存於不同記憶卡的便利性,而且 Z5 今次更可以在刪除相片時一併刪除兩張記憶卡的同一個影像,減少日後管理照片的麻煩。 

▲撇開機頂模式轉盤,Z5(右)與定位稍高的 Z6(左)在操控上接近一樣。【按:由代理送交測試的 Z6 已遺失眼罩】
▲通常定位稍低的機種都會被廠方剔走一些「外在功能」,特別是耳機插孔,不過 Nikon 卻沒有在 Z5(右)這樣做,其端子介面和鋪排與 Z6(左)一樣。【按:由代理送交測試的 Z6 已遺失眼罩】

USB 邊充邊拍不挑剔
另外,Z5 今次亦引入 EN-EL15c 新電池,電容量較 Z6/Z7 使用的 EN-EL15b 稍多之餘,亦同樣支援 USB 充電和供電,而「C 版」的新電似乎為 USB 供電做了優化處理,可做到邊充邊拍效果,如用家拍攝星空或 Timelapse,以 USB 供電就可以實現無間斷拍攝。至於 Z5 在 USB 供電上也沒有部分無分相機那麼挑剔,需要特別的 USB 變壓器,小編在 Z5 身上分別以支援 PD(Power Delivery)技術的流動電池和普通充電池作供電也沒有問題,最少 Z5 用家也無需為此而額外添置專門的「尿袋」。另外,Z5 的電子觀景器也十分細緻,369 萬像素和 0.8x 的高放大倍率與 Z6/Z7 的一樣,較 Sony A7 III 和 Canon EOS RP 的 236 萬像素清晰得多,亦可以看到較大的影像,而且 Z5 的電子觀景器有長達 21mm(-1 屈光度)的視點,即使像小編配戴著眼鏡也很容易看到整個畫面。

▲Z5 不單保留最易用的全自動拍攝模式外,亦在模式轉盤上加設 U1 - U3 的用家自定模式,可以將個別場合的常用拍攝設定儲存,在有需要時可立即使用,減省重新設定參數的時間。
▲Z5 於泰國生產,有別 Z6 的 "MIJ",不過只要 QC 門檻一樣,產地來源只不過是情意結,而且亦可以省下生產成本。
▲雖然感光元件並非與 Z6 的一樣為背照式設計,但是 5 軸機身防震在入門級全片幅無反就相當矝貴。
▲提供雙 UHS-II 格式 SD 卡插槽,對初入手 Nikon 全片幅無反相機的用家來說,會比 XQD 或 CFexpress 記憶卡親民,而且雙卡設計在備份上也提升了安全感。

Z5 與 Z6 畫質差異少
Z5 與 Z6 在很多地方都相似,不過 Nikon 亦在核心規格上為兩者作出區別。兩機的標準感光範圍同是 ISO 100 - ISO 51200,不過較高階的 Z6 就用上低光感光能力較佳的背照式 CMOS 感光元件,除了較 Z5 多一級的 Hi2(相當於 ISO 204800)外,在 Hi1(相當於 ISO 102400)的延伸感光度之噪點亦較 Z5 輕微,不過在其餘的標準感光度下,Z5 與 Z6 的雜訊控制也是不相伯仲,可見 Nikon 在雜訊演算控制上也十分「大方」,沒有因為 Z5 是入門機種而刻意在影像處理上再壓低畫質,故基本上兩機的差異純粹是感光元件製程的分野。當然,以 Z5 現是在 Hi1 時的表現,Nikon 要多加一個 Hi2 亦有空間,不過若沒有用家 A-B 比較過兩機在 Hi2 時的畫質表現,而 Nikon 卻又加了 Hi2 予 Z5,屆時 Z6 的背照式 CMOS 好像在「賬面感光度」上變得毫無優勢?

▲Z5 改用 EN-EL15c 新鋰離子充電池,電量較 Z6/Z7 使用的 EN-EL15b 增加 380mAh,功率由 14Wh 提升至 16Wh,更加支援 PD 供電。
▲沿用翻揭式屏幕,不過就沒有側反式屏幕在使用耳機線或收音咪線的「夾線」問題。

Z6 對焦機能下放
Z5 的擁有 273 點混合式自動對焦點,與 Z6 的一樣,亦可支援眼部偵測而至是最新的動物眼部檢測自動對焦功能,不過眼部檢測功能就未能在影片中使用。是次測試主要以 Z5 的最新套裝鏡頭 NIKKOR Z 24-50mm F4-6.3 試拍,一般環境下的對焦速度和準確度也令人滿意,不過如果光線較為昏暗,反應會略遜於另一支入光量較多的 NIKKOR Z 24-70mm F4 S 套裝鏡頭。至於連拍速度方面,個人覺得 Z5 的最高 4.5fps 略為有點慢,即使低速連拍也可以由 1fps 至 4fps 之間可選,那試問高速連拍多出來的 0.5fps 對拍攝體驗上有多大意義?個人覺得 Z5 最少也應該有 6-7fps 高速連拍,既不會搶奪擁有 12fps 連拍的 Z6 之鋒頭,也可以應付更多千鈞一髮的動態拍攝場景。 

樣本照片

▲ISO 5600、f/6.3、1/60s、焦距:50mm、鏡頭:Nikon NIKKOR Z 24-50mm F4-6.3
用上 ISO 5600 高感光度和預設 NR 雜訊抑制功能,暗位沒有明顯的噪點,而許願牌表面的圓形紋理細節仍可隱約看到。
▲ISO 800、f/6.3、1/160s、焦距:50mm、鏡頭:Nikon NIKKOR Z 24-50mm F4-6.3
套裝鏡頭之一的 NIKKOR Z 24-50mm F4-6.3 光圈較細,慶幸用的是全片幅相機,故在近拍時仍可做到一定的淺景深。

Nikon Z5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80

更多 Nikon Z5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732

下一頁︰更多畫質及影片評測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9 小時前
法拉利發表全新 296 Speciale 加強版超跑,推出硬頂版與 Aperta 開頂版兩款車型。這款中置引擎混能超跑以 880ps 最大馬力與 1,410kg 輕量化車身,刷...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Samsung 首款智能戒指 Galaxy Ring,被譽為 Samsung 去年最令人期待的產品,產品在香港推出 6 個月之後,有渠道就可以用 6 折買到,想知怎樣買到就...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Canon 在 EF 接環年代曾經有一支相當抵用的遠攝變焦鏡頭 EF 75-300mm F4-5.6 系列,早在 1991 年登場,及後在 1995 年和 1999 年分別帶來第二和第三... (繼續閱讀)
1 日前
LEGO 大人細路都鍾意,其中「LEGO Art」系列面向成年人,專門推出藝術作品讓玩家邊玩邊陶冶性情!最新主角是「31217 老虎花花裝飾」,毋須去打獵就... (繼續閱讀)
1 日前
數碼攝影的方便,皆因成本低廉,也沒有 24/36 張的限制,加上可隨時調校感光度,已經令很多人忘記菲林年代「張張皆辛苦」的經歷。然而,近年菲林攝...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中國汽車市場不停內捲持續,在競爭白熱化情況下,多家車廠選擇退出或調整策略,德國豪華品牌 Porsche 也不例外。於 2025 年上海車展期間,Porsch... (繼續閱讀)
1 日前
據傳將於 5 月 13 日發表的 Samsung 超薄旗艦 Galaxy S25 Edge,其加拿大市場定價資訊提前流出。 (繼續閱讀)
1 日前
ECT 毅智科技近期引進的新銳音響品牌 VOLK Audio,其首款作品 ETOILE 以 HK$31,200 的定價進軍頂級入耳式耳機市場。這款由品牌主理人 Jack Vang 親... (繼續閱讀)
1 日前
本月初傳出 Sigma 打算引入 200mm F1.8 大口徑遠攝定焦鏡頭,藉以撼動 Canon 自 1988 年發表 EF 200mm F1.8L USM 的地位。然而,似乎 F1.8 光圈這個... (繼續閱讀)
2 日前
Viltrox 近年積極拓展其自動對焦鏡頭系列,高階有旗艦定位的 LAB 系列;中檔也有 Pro 系列鏡頭;而追求輕巧的,也有光圈細一點的 Air 系列,務求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