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入門定位專業魂:Nikon Z5 用後感

5 軸 5 級機身防震,較同級入門機吃香
對比去年只能夠使用鏡身防震技術的 Z50,今次 Nikon 在 Z5 上亦很策略性地保留自家的 5 軸機身防震系統,擁有高達 5 級快門補償效果,較同樣是入門級全片幅無反的 Canon EOS RP(或高級一點的 EOS R)吃香。而且這 5 軸機身防震功能亦可以在拍片期間使用,避免使用電子防震(按:不支援 4K 格式)時因為要用影片視角邊緣部分作緩衝計算,進一步將拍片的視角收窄。小編在以 4K 格式拍片時特別試用了 Z5 的 5 軸機身防震系統,發現在手持橫向 PAN Shot 時,原來的上下抖動情況都得以抵銷,畫面看起來也十分穩定;至於邊走邊攝錄時同樣也有明顯的修正效果,不過始終步幅、地型因素或持機方式也有一定影響,如果需要較為「大動作」拍片的話,必要時配合專門的 Gimbal 穩定器就會有更理想的效果。

功能選單

▲Z5 的標準感光度範圍與 Z6 一樣,不過延伸感光度就只有 Hi 1.0 一級,並非 Z6 的 Hi 2.0。 ▲Z5 提供雙插卡,自然做到備份和分開儲存不同格式照片的功能。
▲間隔定時拍攝功能可以同步記錄影像。 ▲提供臉部/眼部偵測及動物眼睛檢測自動對焦功能,與採用最新韌體的 Z6/Z7 一樣,不過同樣在拍片時不支援眼部偵測功能。
▲Z5 拍 4K 片時會裁剪中央部分的範圍,而 1.7x 裁剪的標示會在相機瀏覽影片時出現(紅圈)。

拍 4K 片有 1.7x 裁剪
拍片方面,Nikon Z5 雖然提供了 4K 拍片能力,但是與當初定位較為「拍片向」的 Z6 相比,Z5 的 4K 片提供 1.7x 裁剪,這當然與同樣是入門無反的 Canon EOS RP(和高級一點的 EOS R)一樣,但是就大幅犧牲了鏡頭應有的視角範圍,想拍攝廣角一點的主題一是改用超廣角級別的鏡頭(按:即使用上 14mm 超廣角焦距,在 1.7x 的前題下亦只變成 24mm),或是乾脆「降呢」以 Full HD 格式作無裁切攝錄。可是 Z5 是次本身有一個較為吸引人的地方是套裝機中有一支輕巧的 NIKKOR Z 24-50mm F4-6.3 可選,用來拍 Vlog 的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原生 24mm 焦距在一隻手臀長度下,已可約人物與適當的背景一併入鏡,惟以 4K 拍片大幅裁剪畫面後,隨時在片中變成「爆框」的人物臉孔,可說是相當無癮的。Z5 在 4K 裁剪拍片時以點對點的方式記錄,拍攝出來的效果也十分清晰;至於在全高清拍片時就會用上 Line-skipping 過程,雖然畫面上盡用感光元件的闊度,但是始終因為跳過讀取某些像素,令整體畫面的清晰度稍為下降。  

 感光度測試

Nikon Z5 Nikon Z6

▲ISO 100

▲ISO 100

▲ISO 200

▲ISO 200

▲ISO 400

▲ISO 400

▲ISO 800

▲ISO 800

▲ISO 16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12800

▲ISO 25600

▲ISO 25600

▲ISO 51200

▲ISO 51200

▲Hi 1(ISO 102400)

▲Hi 1(ISO 102400)
不提供此感光度
▲Hi 2(ISO 204800)

 

樣本照片

▲ISO 100、f/10、1/40s、焦距:41mm、鏡頭:Nikon NIKKOR Z 24-50mm F4-6.3
有了 5 軸機身防震,很容易在街拍時以較慢的快門拍到清晰的畫面。 
▲ISO 2500、f/6.3、1/40s、焦距:25mm、鏡頭:Nikon NIKKOR Z 24-50mm F4-6.3
這支套裝鏡頭的質素比預期的高,過往以其他鏡頭在果欄內拍攝類似的場景,高反差地方大多會出現色差或紫邊情況,而 NIKKOR Z 24-50mm F4-6.3 在這方面卻沒有太大的瑕疵。

Nikon Z5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80

更多 Nikon Z5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732

總結:
試用過 Nikon Z5 後,覺得與高一級的 Z6 分別不是太大,畫質基本上沒有太多可以投訴的地方,而用上稍為低一級的傳統設計感光元件亦有媲美 Z6 的功力,可見 Nikon 在調校此入門機時確實花了不少心思。不過拍 4K 片仍提供 1.7x Crop 可謂大忌,畢竟今次隨 Z5 推出的 NIKKOR Z 24-50mm F4-6.3 新套裝鏡夠輕巧,加支收音咪用來拍 Vlog 一流,不過拍 4K 片時的等效焦距就變成 41-85mm,好像有點浪費支新鏡,當然改用 Full HD 格式就可以解決問題,然而市場上已有 8K 拍片機種蠢蠢欲動,用 Full HD 來維持鏡頭應有視角似乎有點倒退。至於定價,無疑 Z5 新推出相對已達兩年機齡的 Z6 街價有點輸蝕,不過若不用 Z6 開賣價與 Z5 比,亦不見得對 Z5 這部入門機公平,否則很難令廠商有意推陳出新。可是,如 Nikon 有意慢慢為 Z6(傳聞今年有 Z6S 推出)慢慢淡出舞台,再想想現時 Z5 的價位就變得非常合理化。

有讚 有彈
  • 支援雙 SD 記憶卡
  • 最高 4.5fps 連拍略嫌稍慢
  • 內置 5 軸 5 級機身防震
  • 4K 影片提供 1.7x 裁剪
  • 提供動物眼睛檢測自動對焦
  • 開售價與 Z6 街價相若
  • 最高標準感光度與 Z6 一樣,同為 ISO 51200
  • 眼部檢測自動對焦不支援影片使用
  • 最高 1/8000 秒機械快門
 
  • 鎂合金防塵防滴機身
 
  • 支援 USB 充電及供電,可以邊充邊拍
 
  • 擁有同級最高像素和最高放大率電子觀景器
 
  • 手感和操控出眾,與高階機分別不大
 
  • 同時提供耳機及收音咪插孔
 

定價:
HK$11,800(淨機身)
HK$14,400(連 NIKKOR Z 24-50mm F4-6.3)
HK$16,800(連 NIKKOR Z 24-70mm F4 S)
HK$18,400(連 NIKKOR Z 24-200mm F4-6.3 VR)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2 日前
在剛舉行的 HONOR Magic8 系列發佈會上,HONOR CEO 李健帶來令人驚喜的新概念產品 —— HONOR Robot Phone 機械人手機。這款被官方稱為「下一代終端... (繼續閱讀)
2 日前
Blackmagic Design 近日發布 Blackmagic Camera 應用程式 3.1.2 版本更新,針對 iOS 系統新增 1920×1440 Open Gate 錄製模式,並修復 3.1 版本的多... (繼續閱讀)
2 日前
vivo X300 國際版正式搭載最新的 OriginOS 6 系統,主打流暢操作、自然設計與 AI 智能,全面優化用戶體驗,以下將為大家詳細解析六大重點功能。 (繼續閱讀)
2 日前
Apple 公佈 M5 晶片後,接連推出三款業界矚目的重磅產品:分別是 iPad Pro 第八代、全新搭載 M5 晶片的 14 吋 MacBook Pro,以及配備 M5 晶片與專... (繼續閱讀)
2 日前
Apple 正式發了第八代 iPad Pro,核心重點在於首度搭載全新 Apple Silicon M5 晶片。伴隨 iPadOS 26 功能革新,這款輕薄高效的 iPad Pro 不僅在硬體... (繼續閱讀)
2 日前
隨著人工智能應用日益普及,晶片性能的革新已成為競爭焦點。Apple 於 2025 年 10 月重磅推出全新 M5 晶片,延續 Apple Silicon 家族的效能傳奇,特... (繼續閱讀)
2 日前
HONOR 今晚正式發表 Magic8 系列手機,當中包含 Magic8 與 Magic8 Pro 兩款機型,標誌著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全面進擊。新系列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繼續閱讀)
2 日前
如果你有一部能拍出「過去」畫面的相機,你會先去哪裡拍?這個聽起來像科幻漫畫內的設定,如今竟真的出現在現實中。近日,日本創作者兼發明家堀洋祐... (繼續閱讀)
2 日前
《閃燈教學》來到第六集,今集介紹 Beauty Dish 雷達罩、Softbox 柔相箱和柔光傘,它們到底有何分別?又該如何應用?如何以它們控制光線硬和柔?謝...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就算你不是車迷或駕駛人士,都會聽過 Toyota 招牌車系 Corolla 。而這款向來以成熟穩重為主的車系,為慶祝明年 Corolla 問世 60 週年,即將迎來大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