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無反當道,鳥攝達人親試電子快門優缺點

文:Alex

4,500 萬像素、每秒 20 張(電子快門)高速連拍,再加上動物眼睛自動對焦,對雀鳥攝影師 Jan Wegener 來說,新一代無反相機的規格擁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不過,他亦擔心電子快門的「滾動式快門效應」(Rolling Shutter Effect,又稱果凍現象,Jello Effect)會影響雀鳥照片的質素。Jan 於是拿起相機,走到效外試拍一些照片,找出答案。

他以飛行中的海鷗為測試對象,然後分別使用機械快門及電子快門拍攝海鷗的不同飛行動作,包括:向著鏡頭方向,由一邊橫越至另一邊,以及飛近後再轉彎離開等等。

Jan 自己便看不出用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拍攝的照片有任何分別。他認為兩組照片同等清晰與銳利,焦點位置(海鷗的眼睛)大多準確, 相機亦能穩定鎖住不同飛行路徑的海鷗。(註:文末影片會顯示更多測試相片。)他認為原因是海鷗的動作還是不夠快,因此他想出另外兩個測試方法,希望找到滾動式快門效應的實際影響 。

他首先拍攝航拍機。使用機械快門拍攝的螺旋槳會出現一點動態模糊,但形狀基本正常。反觀使用電子快門拍攝的螺旋槳,就明顯出現扭曲和變形。跟著他以電子快門和不同的擺鏡(「Pan 鏡」)速度拍攝電線桿。結果鏡頭在低速之下,電線桿形狀基本正常,但在非常高速時,電線桿看起來會變成傾斜!

綜合以上測試結果,相對於機械快門,Jan 認為電子快門有以下的優點

1. 靜音拍攝:相機在拍攝時完全不會發出快門聲, 避免嚇走膽小的雀鳥。對一般用家來說, 在一些場合(例如:教堂)使用不會發出噪音的相機,也會比較合適。

2. 連拍較高速:由於免除了機械動作,使用電子快門時,連拍速度會更高。Jan 利用這優點,可以拍到更細緻和多變化的拍翼動作。

3. 取景畫面不會變黑無間斷的取景畫面有助穩定追蹤及鎖定目標,提高成功拍攝的機會。

當然,電子快門也有缺點

1. 滾動式快門效應:當拍攝者與被攝物之間的相對速度有較的差異時,景物會被扭曲或出現變形,嚴重影響觀感。舉例說,若拍攝蜂鳥,翅膀有可能被拉長,甚至損失一小部分影像;若拍攝棒球擊球動作,球棒則有可能變得彎曲。

2. 緩衝記憶體過早爆滿:Jan 已習慣使用機械快門拍攝,同一方式若換上電子快門,由於連拍速度明顯提高,他發現雀鳥未到最拍攝位置,緩衝記憶便爆滿。他現在需要重新識應按下快門的時刻。

針對電子快門的缺點,Jan 建議,在一般的拍攝場合最好用機械快門,到真正需要用到高速連拍或靜音拍攝時,才轉用電子快門。此外,他個人會盡量先實地試拍一些相片,確保電子快門不會出現嚴重的影像問題,才會真正用來拍攝。

註:僅指今次 Jan 用作測試的相機,未必所有具備電子快門功能的相機都適用。

來源:Jan Wegener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主打高性價比的國產鏡頭品牌 Viltrox 近日再為其 Air 系列增添新成員,正式推出屬 APS-C 片幅的 AF 15mm F1.7 鏡頭。新鏡針對街拍、風景及建築攝影...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GoPro 近期動作頻頻,先是自行流出 Max 2 的消息搶佔市場關注度,接著在 DJI Osmo 360 發佈當天,竟有人曝光了 GoPro Max 2 的機身內部實拍圖。這...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小時候總是嚮往住在大屋,但長大後才慢慢發現,即使住在三層獨立屋,其實也有不少顧慮!好像一個人獨自在二樓,突然聽到樓下有聲音,卻不知是否該前...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對於剛踏入耳機發燒領域的新手而言,總會面臨一個經典難題:究竟該將預算投入高階耳機搭配中階播放器,還是優先購置頂級播放器搭配入門耳機?這個問...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各位手機用戶需提高警覺,在商場、咖啡廳或機場等公共場所使用充電設施時務必謹慎。過去駭客常用的「充電劫持」(Juice jacking)手法,是透過公共...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Insta360 近年來幾乎壟斷全景相機市場,一提起 360 相機都自然會想到 Insta360 的產品。不過,這個「定律」可能話變就變,因為 DJI 近日以全新 Osm... (繼續閱讀)
1 日前
全景相機市場競爭激烈,近年已有不少國內品牌成功搶佔 GoPro 的地位,當中以 Insta360 最為進取。而早前根據根據市場統計,Insta360 已連續 6 年穩... (繼續閱讀)
1 日前
曾幾荷時,小弟拍荷首選新田荷塘,喜歡那份自然質樸。 (繼續閱讀)
1 日前
DJI 新機 OSMO 360 登場!搭載 1 吋感光元件 F1.9 大光圈,支援最高 8K 50fps、10-bit 同 D-Log M,可見新機相當着重畫質!作為最輕 360 相機,仲有... (繼續閱讀)
1 日前
Toyota Noah 與 Voxy 小改款將推出,日媒本來預測的發表時間是在 10 月,但最新的消息指出,新車將提前至 9 月 1 日正式發表。這次的小改款將主要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