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對人像拍攝而言,燭光是一種很吸引的道具:它能夠製造迷人的光影效果,亦有塑造氣氛的功用。不過,單靠燭光通常並不足以讓人物獲得足夠又均勻的光線,我們還需要加上閃光燈來補光。但另一個問題來了:燭光與閃光是兩種完全不同質地的光線,如何讓兩者無縫地融合在一起?
來自 Adorama 的 Gavin Hoey 在這條教學短片中,為大家介紹其中一種拍攝技巧。這技巧的基本原則跟拍攝夜景人像相似,先找出背景的合適曝光值,然後才考慮人像的曝光,並利用適當的閃光燈輸出力度,替人像補光。
針對用作示範的室內場景,他提到一個重點:柔光罩雖然已加上柵格,但少量閃光同時把背景也照亮,影響照片的整體觀感。他提供的解決方法是:將閃光燈盡量靠近模特兒。根據光線衰减定律,由於閃燈、模特身與背景之間的相對距離改變,背景可以顯得較暗,藉此保留背景燭光的氣氛。
在短片中,Gavin Hoey 使用腳架拍攝。此舉除了方便講解外,其實對拍攝也有一定幫助。例如在上文提到把閃燈移近至模特兒的步驟中,他毋須擔心閃燈支架入鏡,因為只要懂得另一個小技巧,後期修改其實很簡單輕鬆。想認識這個小技巧的細話,影友可收看他在短片末段的介紹。
▲純以室內照明燈光作光源,照片可謂毫無氣氛可言。
▲關閉室內照明燈光,但模特兒的面孔卻偏暗,且感覺頗奇怪。
▲不改變相機曝光設定,僅加上閃燈,但環境氣氛似乎減弱了。
▲將閃燈移近模特兒,可令背景變暗,保留環境氣氛。
▲為閃燈加上橙色 Gel 紙,令閃光的色調跟燭光更協調。
▲最終拍攝效果。
▲改變閃光燈位置(由模特兒的前側方改為正左方)也有助保留燭光的氣氛。
來源: Ado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