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達人手動追星!用 2 分鐘曝光拍銀河

文:Alex

除了天氣因素,相信星攝最大的門檻,莫過於需要一台追星儀(Star Tracker)。它的作用是消除地球自轉的影響,讓拍攝天體時可以使用長時間曝光。不講不知,原來這款「精密儀器」,在 1975 年已有達人發文,公開分享 DIY 方法。最近星攝達人 Nico Carver 參考同一方法,花了約 30 美元(約 HK$233)買材料重製這款追星儀,雖然追星過程需要手動,但看其拍攝效果也頗不錯。

Nico 解釋這款自製追星儀的基本運作原理:利用一個門鉸連接兩塊木板,再在距離門鉸 290mm 的位置加裝一顆長螺絲。以適當速度轉動這顆螺絲,令兩塊木板的夾角以每分鐘 0.25° 的幅度增加,便可抵消地球的自轉效應。

為了提高準確度和便利性,這顆螺絲還特別加裝一片舊 CD 光碟作為控制轉盤。光碟又貼上印有記號的圖案,以便用戶能準確地每隔 2.5 秒轉動轉盤 15°,以達到改變木板夾角的要求速度。有興趣詳細了解當中原理、製作方法和材料名單的話,可觀看 Nico 的教學影片,以及參考這個 PDF 檔案。


▲兩塊木板的夾角以每分鐘 0.25° 的幅度增加,便可抵消地球的自轉效應。


▲每隔 2.5 秒轉動轉盤 15°,便能達到改變木板夾角的要求速度。

Nico 使用 Canon 1500D and a Rokinon 24mm 鏡頭試拍。經過一些測試之後,他發現曝光時間為2分鐘效果最好。從影片中所見,在曝光過程中,他需要一邊看著秒錶,一邊轉動螺絲轉盤,貌甚兒戲,但由相機「直出」的照片卻有不俗的效果,星星都顯得很清晰,見不到有「拖尾」。最後,他以天蠍座為目標,拍了 20 多張曝光時間為兩分鐘的照片,然後透過電腦後製砌成一張「高清」天蠍座照片,足以證明這個手動追星儀似乎頗「靠得住」。


▲Nico 發現曝光時間為2分鐘效果最好。


▲使用 2 分鐘曝光的相機「直出」照片,效果已頗不俗,星體都非常清晰。

使用追星儀拍攝之前,還有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將追星儀的旋轉軸心對準北極星。Nico 認為,在這個 30 美元的自製器材上,只靠一支飲管,憑肉眼手動對準北極星,準確性較低,也較難用。他希望稍後可改善這問題,並拍另一條教學影片跟大家分享。


▲Nico 認為對準北極星的步驅既難用又不太準確。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Nico Carver(@nebulaphotosdotcom)分享的貼文

▲經過後期編輯的最終成品。

來源:DIY Photography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星空與夜景的美麗,常令人心生嚮往。然而,要將那閃爍燦爛的星光真實地記錄在相片中,則必須掌握相應的攝影技術與方法。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國內品牌 TTArtisan 剛剛為 Fujifilm X-mount 追加 AF 14mm F3.5 鏡頭,定價僅為 680 人民幣(折合約 HK$753),98g 的重量和超薄鏡身,加上 21mm ...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小米近月推出「全場智能家電補貼計劃」反應十分熱烈,有這個勢頭,小米決定「加碼」,送出 1 兩黃金,想知怎樣得到,就可以從下文了解。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Panasonic 最近動作頻頻,積極拓展其無反相機市場,特別是與 ARRI 的深度合作,為 Lumix S 系列注入專業電影拍攝潛力。最新為 Lumix S1RII、S1II ...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vivo 在年中為消費者帶來意外驚喜,在幾乎沒有預先宣傳的情況下,推出了定價僅 HK$5,498 的輕巧旗艦機 X200 FE。這款手機外觀與去年底在中國市場推...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2027 年將迎來 iPhone 問世 20 週年的重要里程碑,為慶祝這個歷史性時刻,傳聞 Apple 將於明年推出一款設計前所未有的直屏 iPhone。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要數 Sony Xperia 手機的最大特點,就是多年以來都堅持將前置鏡頭設置於機身上方邊框,不希望像大部份智能手機全面屏幕加入前置鏡頭的開孔部份,影...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由 Brad Pitt 主演的賽車電影《F1》將於 6 月 26 日在香港正式上映,相信各位賽車或影迷都急不及待去觀賞。這套電影透過真實的 F1 取材,旨在呈現最...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1975 年 6 月 20 日,導演史蒂芬・史匹堡執導的經典電影《大白鯊》(Jaws)上映,不但票房大賣,也顛覆了人們對鯊魚的想像。今年電影踏入 50 周年,...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愛滋病 HIV 素有「世紀絕症」之稱,以現今醫學技術仍無法完全根治。然而近日傳來重大突破,全球首款可預防愛滋病的疫苗即將上市,並已獲得美國食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