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一鏡兩用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詳測

文、攝:Alex

跟 M4/3 粉絲久違的 Olympus(正式名字為 OM Digital Solutions) 終於有新產品面世:除了 PEN E-P7 之外,還有這支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鏡頭,等效焦距 16-50mm,可謂覆蓋超廣角至標準焦段,實用性甚高。難得的是,新鏡不單採用伸縮鏡頭結構,縮減收納體積,重量更只有 411g,輕巧亦便於攜帶。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採用恆定 f/4 光圈,等效焦距既涉足 16mm(以等效焦距計)超廣角,亦囊括 50mm 標準鏡焦段,可謂做到「一鏡二用」、「一個價錢兩種享受」。其實大家參考 Olympus 公布的鏡頭路線圖(相關報道)和現今的市場趨勢,100-400mm 遠攝變焦鏡似有越來越親民和普及化的趨勢,甚至說要取代現有的 75-300mm 亦非絕無可能,畢竟 300mm 的遠攝力在有比較之下(單反機上 150-600mm 已經很普遍)已變得今非普比,提升實力事在必行。


▲Olympus 8-25mm F4 PRO 採用伸縮鏡頭結構,有助鏡頭外形變得更緊湊和輕巧。(圖中鏡頭在收摺狀態)

兩鏡便能「走天涯」
再延伸一步,若然 100-400mm 成為遠攝變焦鏡標準的話,等效焦距為 16-50m 的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似乎是個很好的配搭,讓影友買兩支鏡便大致足夠「走天涯」。而且 Olympus 的「藍圈 PRO 鏡」向來有質素保證,相對於高倍變焦的「真天涯鏡」,畫質應該不會令影友失望。唯一未能滿足高要求的地方,相信是鏡身用料和造工方面:伸縮鏡頭的質感一般都不及非伸縮鏡頭堅固紮實,此鏡亦沒有例外,幸好重心仍然靠近機身,平衡感仍算良好。


▲在 8mm 焦距時,鏡身伸長約 28mm,幅度最大。


▲大約在 18mm 焦距時,鏡身伸長約 19mm,幅度最小。


▲ISO 100、F4、1/1,250s、8mm
8mm 焦距(等效 16mm)可以輕鬆包攬廣闊的景物。即使開盡 F4 光圈,邊位亦沒有明顯的鬆散情況。

半數為特殊鏡片
雖然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只有 F4 光圈,看似比恆定 F2.8 系列「低一級」,但在 10 組 16 片的光學結構之中,竟然有一半是特殊鏡片,包括:1 片 DSA 雙面超級非球面鏡片、2 片非球面 ED 低色散鏡片、1 片 Super ED 超級低色散鏡片、1 片 Super HR 超級高折射率鏡片等等,「落重料」消除種種色差和像差等問題。事實上,就測試相片所見,一般鏡頭常常出現紫邊的地方,例如:逆光下的樹技和金屬反光位,在這支新鏡上感覺都消失了,反映其表現確是出色。


▲前組鏡片只是輕微凸出,仍可如常加裝 72mm 直徑的濾鏡。


▲ISO 200、F5.6、1/1,250s、25mm
收一級光圈已有很不俗的解像力,即使相機只有 2,000 有效像素。

簡潔設計操控輕鬆
此鏡是 M.Zuiko PRO 系列鏡頭中,第一支使用伸縮結構的鏡頭,目的是令鏡頭可以更緊湊和輕巧。變焦環由收摺狀態轉至廣角端(8mm),行程略長,大約有 1 英吋左右;由 8mm 轉至 25mm,約需轉動 60°。鏡身設計以簡潔為主調,除了變焦環和對焦環以外,唯一的控制鍵就只有 L-Fn 按鈕,讓用家可快速調校自訂的功能。靠近鏡頭前端的對焦環相對窄身,闊度約 1cm。它備有離合器設計,只需向內(機身方向)拉,即可由自動對焦模式切換至手動對焦模式,同時露出對焦距離尺。


▲鏡身設計以簡潔為主調,在兩個轉環之外,唯一的控制鍵就只有 L-Fn 按鈕。


▲蓮花形遮光罩尺寸比鏡身稍大。按下鎖定按鈕才能拆下遮光罩。


▲ISO 100、F4、1/800s、8mm
即使在最大光圈之下,暗角和桶狀變形問題都不明顯。


▲ISO 800、F5.6、1/500s、8mm
角位的景物雖然有明顯的廣角拉扯情況,但影像沒有出現鬆散甚至色散問題,表現出色。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鏡片結構圖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MTF 圖表

下一頁︰解像力及其他評測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由 DCFever 主辦的《Synology Photos 呈獻:捕捉光影攝影比賽 2025》,獲得了空前熱烈的迴響,成功吸引了來自香港及其他不同地區的攝影愛好者踴躍參... (繼續閱讀)
2 小時前
Volkswagen ID. Cross 概念車發表後,外界都關注這輛入門級概念車何時會投入量產。這一天相信不遠了,因為 ID. Cross 的測試車被海外媒體捕獲,這輛...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Android 用戶和 iPhone 用戶之間長期以來在檔案互傳方面存在著不便,過往要靠第三方應用或雲端服務作「中間人」,流程較為繁複。然而,情況終於迎來...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以盲盒形式推出的 Kodak Charmera 相機自上市後便一機難求,市場反應熱烈。為回應這股熱潮,Escura 也迅速跟進,推出同樣以盲盒方式銷售的 SnapRoll...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Leica 再次為 Q 系列帶來黑白新機,在 Q2 Monochrom 推出 5 年後,品牌剛剛發表後繼機 Q3 Monochrom。Q3 Monochrom 與原版 Q3 基本一致,但最大分別...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相機部件鬆脫,輕則影響拍攝體驗,重則令到相機損壞。而 Fujifilm 剛剛發出公告表示旗下 X-E5 的吊帶固定環會出現鬆脫情況,如果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在成功推出 Macan Electric 純電休旅後,等到頸都長,終於等到保時捷(Porsche)發表兩款純電 SUV Cayenne Electric。新車型繼承 Cayenne 車系自 2... (繼續閱讀)
1 日前
日本 AV 女優河北彩伽(前名:河北彩花)在社交媒體上擁有過百萬粉絲,其「圈粉」能力說是現時 AV 女優中最頂流也不為過。其實近年河北彩伽已經努力...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這個急促的城市裡,我們在街上總是匆匆而過,卻總是忘了停下來,好好感受腳下這片土地。有見及此,DCFever 與攝影師 Kevin Leung 攜手舉辦攝影導...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來,倫敦的智能手機盜竊案件急遽增加。數據顯示,去年當地有超過八萬部手機遭竊,其中約八成是 iPhone。儘管蘋果產品在當地市場的銷售佔比約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