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一鏡兩用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詳測

色散(紫邊)測試

▲測試原圖

短評:面對猛烈的太陽,開盡 F4 光圈拍攝,通常在幼樹枝和金屬反光位都會出現紫邊。但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不單沒有紫邊,甚至連色散也沒有察覺,表現非常出色。(按:受測相機 PEN E-P7 沒有提供任何機身修正選項,測試結果假設是鏡頭本身質素的完全反映)

暗角測試

8mm 廣角端
▲F4 ▲F5.6
▲F8 ▲F11
▲F16 ▲F22
25mm 遠攝端
▲F4 ▲F5.6
▲F8 ▲F11
▲F16 ▲F22

短評:在廣角端,最大光圈有輕微的暗角,收細一級光圈基本已可消除。至於遠攝端,即使在最大光圈之下,都難以察覺有暗角,表現出色。

變形測試

▲8mm 廣角端 ▲25mm 遠攝端

短評:鏡頭在廣角端之下有輕微的桶狀變形。雖然受測相機不提供任何數碼校正功能,但基本上沒有需要刻意作出後製修改。遠攝端表現似乎比廣角端為佳,可說完全沒有變形問題。

其他測試照片(使用 Olympus PEN E-P7 拍攝)


▲ISO 800、F4、1/50s、11mm
以手持方式拍攝夕陽餘暉,由於機身及鏡頭都有防震功能,要拍到沒有手震的影像應該不太難。


▲ISO 100、F4、1/1,000s、8mm
以最大光圈拍攝,天空雖然有邊緣失光,但觀感仍然討好,是典型的「Olympus 藍」。


▲ISO 200、F4、1/400s、25mm
以扶手電梯為對焦點,即使使用 F4 拍攝,景深還是較長。


▲ISO 640、F5.6、1/250s、25mm
近攝小花,鏡頭解像力很高,色調濃郁而真實,若背景能更模糊就更好。

更多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實拍樣本︰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picture=25151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359

有讚︰

  • 覆蓋超廣角及標準鏡焦段
  • 最大光圈完全可用
  • 色散與紫邊控制非常出色
  • 遠攝端近攝表現不俗
  • 輕便、易攜
  • 機鏡平衡感良好
  • 提供防塵防水滴設計

有彈︰

  • 欠缺優美夢幻散景
  • 不容易造出淺景深效果
  • F16 光圈畫質已開始變得朦朧

總結:在 M4/3 用家眼中,也許覺得用上 72mm 濾鏡的鏡頭很「巨形」。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只有 F4 光圈,鏡身直徑卻達 77mm,長度更有 89.5mm(收摺狀態),難免會給人「龐然大物」的印象。不過,正如單反及無反領域裡面的某些破格鏡款,同樣被詬病碩大無比,但擺在眼前的出色畫質卻令人折服。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 PRO 優異的拍攝質素大家有目共睹,再加上同時覆蓋超廣角與標準鏡的焦段,實用性夠高之餘,更能省卻換鏡的煩惱。想自自在在或專注地拍照,付出多少少(價錢上)也是值得的。

建議售價:HK$9,590(預計 7 月上旬上市)

查詢:2376 2150(OM Digital Solutions)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10 月 24 日
在 2012 年,加拿大 Apple 專門店內曾有一位名為 Sam Sung 的員工,由於其姓名讀音與競爭對手「Samsung」相似,被顧客拍下名片上傳至 Reddit 後,迅... (繼續閱讀)
10 月 24 日
巴黎時間 10 月 19 日凌晨,法國文化界發生一起震撼事件——世界級博物館「羅浮宮」內的珠寶展廳在短短數分鐘內遭多名人士闖入。根據巴黎檢方後續公... (繼續閱讀)
10 月 24 日
今年是 Leica I 相機誕生 100 周年,雖然 Leica 仍未帶來新一代 M 系列相機(M12),但是品牌剛剛亦革命性帶來首部內置電子觀景器的 M 機 Leica M E... (繼續閱讀)
10 月 23 日
隨著新機 X-T30 III 登場,Fujifilm 今日同時發表 XC 13-33mm F3.5-6.3 OIS。這支鏡頭擁有 X 系列鏡頭之中最細小的體積,但仍然保留光學防震功能,... (繼續閱讀)
10 月 23 日
Fujifilm 正式發表 X-T30 III 入門級無反相機,雖然感光元件仍沿用 2,610 萬像素 X-Trans CMOS 4,但由於升級使用 X-Processor 5 影像處理器,令性... (繼續閱讀)
10 月 23 日
耳機品牌 DITA 的創始人 Danny Tan 一直致力於以單一動圈單元設計旗艦級耳機,繼 2022 年推出 Perpetua 後,時隔三年終於帶來全新旗艦作品 DITA Ve... (繼續閱讀)
10 月 23 日
HUAWEI 近年除了手機業務外,在平板電腦與穿戴裝置市場亦表現積極。為了讓更多用戶親身體驗 HUAWEI 各系列產品,位於九龍灣的全新 HUAWEI 體驗店於... (繼續閱讀)
10 月 23 日
法拉利全球首席執行官 Benedetto Vigna 日前應邀出席在香港中環舉行的《Financial Times》「Business of Luxury Summit」峰會,並以壓軸嘉賓身份接... (繼續閱讀)
10 月 23 日
生成式 AI 為全球產業鏈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從媒體、教育到企業效率優化,幾乎所有行業都在經歷 AI 驅動的重構。然而,當人工智慧逐漸能夠自行編寫... (繼續閱讀)
10 月 23 日
Nikon 近期接連推出兩款定位迥異卻同樣引發市場熱議的產品——專業電影機 ZR 與復古無反相機 Zf,形成技術革新與經典情懷的鮮明對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