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在職業攝影師以外,原來普通人也可以靠拍照創造(微薄的)收入。Premise 是一款以攝影任務為核心的「炒散」應用程式,只要參加者完成簡單的任務,包括搜集資料(例如:計算某地點的提款機數目)、拍照(例如:超市、醫院、教堂或寺廟等)及提供意見等等,就可以獲得 0.05 至 0.10 美元(折合 HK$0.39 至 HK$0.78)的酬勞,較耗時的任務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
▲Premise 以「通過拍照賺錢」作招徠。(Photo by Felipe Giacometti @Unsplash)
不過,《華爾街日報》近日的一篇報道卻指出,除了透過「任務」收集數據外,Premise 還收集用戶的個人資訊,包括:手機型號、地理位置、已安裝的應用程式等等,再轉售給它們的客戶,情形近似本地那些行騙性質的街頭問卷調查,實情是以收集個人資料為最終目的。
然而,更令人生疑的地方是,《華爾街日報》發現,Premise 目前已開始與美國軍方合作,為國家安全目的提供服務。它們從政府的記錄發現,Premise 自 2017 年以來,在政府批出的軍事項目上,至少賺取了 500 萬美元(折合約 3,881 萬港元),其中涉及美國空軍和美國陸軍。不過,Premise 完全沒有向任務參加者透露該公司的客戶到底是誰。
▲Premise 應用程式中顯示任務介紹及接受任務的畫面。《華爾街日報》截圖。
文章指出,近年 Premise 近年積極將自己打造成中間人,推銷旗下參加者這股「群眾力量」,可以幫助機構及組織收集情報,甚至衡量民意與輿論。《華爾街日報》質疑 Premise 是否正在替美國軍方甚至外國政府或組織進行監察甚至間諜活動?
該報道引述 Premise 的回應,該公司大約一半的客戶是尋求商業資訊的私人企業。「相關的任務可能包括收集競爭對手的市場資訊、查探地點,以及其他基本與公開的觀察任務。」
▲Premise 在 Google Play 上的簡介圖片。
Premise 行政總裁 Maury Blackman 回覆《華爾街日報》:「從我們的參加者獲得的數據,可以幫助政府決策者更好地應對民眾對施打疫苗的猶豫不決、在選舉期間防止外國干預和受到錯誤資訊影響。」他補充說,由於所有任務都是公開的,任何手上有手機的人都能做到,他不認為這是間諜活動。
▲調查 App 的其中一個用途是幫助企業收集競爭對手的市場資訊。(設計圖片,Photo by Felipe Giacometti @Unsplash)
該文章指出,直至 2019 年,Premise 應用程式已有 60 萬名註冊使用者,遍及 43 個國家,其中包括美國情報部門特別感興趣的中東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