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Brian
聖誕就到,很多朋友都會選擇在寫時拍攝燈飾主題相片。除了直接拍攝不同的燈飾,有些時候也會利用淺景深效果讓「燈泡」變成夢幻的散景,讓相片擁有更加璀璨的效果。不過很多朋友都只會想著利用大光圈和長焦距的鏡頭,讓背景燈泡的光盡量向外散開,效果可能較為單一。今次筆者就打算趁這個聖誕時節,為大家介紹一下原來不同鏡頭可能會有不同的相片效果,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有沒有一些自己更喜歡的特別效果!
▲ 一些大光圈舊鏡散景會形成明顯的螺旋形(Photo Credit : Lomography)
一向以來都有一些特殊設計的鏡頭,能造出不一樣的散景效果,不過以現時來說比例上是比較少的。因為大多數擁有這些「特殊設計」都是不能關掉,又或者只是一些由光學問題衍生出來。前者的話廠方始終會考慮到鏡頭是否受歡迎的問題,後者則會因為開發技術的進步而減少出現的機會。亦由於以上因數,現時我們比較容易找到有這些特別效果的鏡頭,多數出自一些刻意以復支光學設計為賣點的品牌,例如 Lomography、Zenit 等。不過現時新式自動對焦鏡頭始終是主流,不少朋友雖然亦懂得操作全手動鏡頭,但如要用來拍攝人像等主題,很可能會因為對焦太久讓相中主角不爽,最後還是用回自動對焦鏡頭好了。
▲ 除了螺旋形,可以留意一些散景的光點散開後甚至會形成光邊(Photo Credit :
Lomography)
▲ 光圈葉的形狀可以改變散景的效果(Photo Credit : Lomography)
常見的不同散景效果
先不理會焦距和光圈大小的影響,一般正常的鏡頭散景是正常的圓形散開,理論上整個畫面任何一個部份的散開方式是相同的。而現實中因為一些物理上的問題,大家會見到有時貼近邊位的地方,光圈是以橢圓形方式散開的,不過這也是算是正常鏡頭的散景。那有什麼是較特別的呢?可以看甪以下幾支鏡頭及其效果:
▲ Lomography 的 Petzual
系列都可以改變散景效果以及插上不同形狀光圈片
▲ 右邊四片就是不同形狀光圈片
▲ Zenit 的大光圈鏡頭可以造出螺旋散景效果
▲ Laowa 擁有一支 STF 鏡頭,可以提供特別柔和的散景效果
▲ STF 鏡頭就是內置了一片 APD 濾鏡,通光由外至內越來越多
▲ 這是 STF 鏡頭能造出柔和散景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