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超長焦鏡小貼士:裝上遮光罩會令影像模糊?

文:Alex

相信影友都習慣替鏡頭加上遮光罩,除了提高拍攝質素,還有保護鏡頭的作用。不過,生態攝影師 Steve Perry 卻發現,在低溫下使用超長焦鏡,長長的遮光罩可能會帶來一個「副作用」,令影象變得朦朧。

Perry 是在冬季拍攝雪鴞時發現這個問題。他發現使用 AF-S 600mm f/4E FL ED VR 鏡頭加 1.4X 增距鏡(實際拍攝焦距為 850mm)拍攝雪鴞,鳥兒會顯得模糊。他很快又發現,問題是由遮光罩間接造成的;只要將遮光罩拆下來,影像就會再次變得銳利清晰。


▲拆下遮光罩,影像模糊問題立即消失。


▲AF-S 600mm f/4E FL ED VR 的標準遮光罩長約 25cm,直徑達 21cm,非常巨大。

在解釋成因之前,大家要先了解一個物理現象:在炎熱的沙漠及曠野,大家常常會見到遠方的景物彷彿在晃動。原因可能大家都知道,溫度較高的地表將熱量傳到空氣中,空氣受熱後往上升, 過程中會扭曲光線,結果令影像看來搖擺不定。Perry 認為雪鴞的影像顯得模糊,因為超長焦鏡頭的遮光罩往往比較長,有能力「困住」一團熱空氣,但問題是,當時戶外的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那團熱空氣從何而來?

▲有關熱氣流對拍攝造成的影響,有興趣的影友可參考 Perry 這段影片的分享。

經過一輪抽絲剝繭之後,他終於找出「 罪魁禍首」。原來他是一邊駕車,一邊找尋目標;當發現有雪鴞的蹤影,便下車拍攝。重點是,車內開了暖氣,令器材有一定的溫度。如果器材一離開車廂就使用,而外界的溫度是在零度以下,在顯著的溫差之下,鏡頭本身可以變成為一個發熱體,令第一件鏡片周圍的空氣受熱。由於受到遮光罩的「保護」,冷、熱空氣的混合過程被減慢,結果影響進入鏡頭的光線,令影像變得模糊。


▲Perry 認為原因是冷、熱空氣在遮光罩內混合,影響進入鏡頭的光線。

其實影友在雪地拍攝,必須特別注留溫度轉變的問題。Perry 遇到的算是相對較輕微的情況。他建議只要等待 10 至 15 分鐘,便足夠讓鏡頭降溫,問題自然迎刃而解。若然溫度轉變過太,鏡頭則會出現水氣在內部凝結的情況,有機會造成更大的損害。


▲Perry 其後在自家後院測試,分別使用其他品牌的 600mm 鏡頭拍攝,發現問題仍然存在。


▲即使戶外溫度不同(圖中測試環境為攝零下 3 度),但近似的情況依舊出現。


▲Perry 也懷疑鏡頭的尺寸有影響(冷縮熱脹),於是找到尺寸較小的 Sony 200-600mm 作測試。

來源:Steve Perry

最新消息
1 日前
Eastman Kodak 繼先前推出 Kodacolor 系列後,近日再度直接從羅切斯特工廠發行 Kodak Gold 200 與 Ultramax 400 菲林,並採用全新復古風格包裝。此... (繼續閱讀)
1 日前
Canon 香港昨日於社交媒體發布預告,宣布將於香港時間 2025 年 11 月 6 日上午正式公布 EOS 新產品。根據官方釋出的產品輪廓圖像與近期業界傳聞綜合... (繼續閱讀)
1 日前
香港街道名稱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近年來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興起了「拿著麥當勞紙袋在麥當勞道拍照」、「到快富街祈求一夜暴富」等結合街... (繼續閱讀)
2 日前
今年 Sony 只有兩款新機推出,分別是 Xperia 1 VII 及 Xperia 10 VII。據最新消息透露,明年預計將  Sony 至少有兩款新機亮相,很可能分別就是 Xp... (繼續閱讀)
2 日前
佳能攝影馬拉松香港站(Canon PhotoMarathon Hong Kong)早在 2009 年起舉辦,對上一次舉行已是於 2018 年舉行的第十屆比賽,對於有一定「影齡」的... (繼續閱讀)
2 日前
近年不少國產品牌在配件上為數碼相機注入復古元素,而 Ulanzi 今次可謂玩得更「實在」,最新推出的 VF01 腰平觀景器,讓無反與輕便相機重拾昔日腰平... (繼續閱讀)
2 日前
關於 Suzuki Jimny 的話題好像沒有完結的一日,日本改裝廠不斷為它設計新的改裝套件,這次由日本改裝品牌 Garage Ill 推出了的這一套名為「CH:AMP」... (繼續閱讀)
2 日前
Apple 近日宣布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擴展至包括繁體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系統,讓港澳及台灣用戶能全面體驗這套深度整合於 iPhone、iPad 及 Mac ... (繼續閱讀)
2 日前
Samsung 一直傳聞將推出三摺屏幕手機,近日這款名為 Galaxy Z TriFold 的新機終於曝光,網路上流出的實機影片與照片引發高度關注。 (繼續閱讀)
2 日前
德國攝影師 Dennis Schmelz 憑藉作品《The Lone Horseman》,從全球 114 個國家、超過 2,000 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 2025 年 Siena Drone Aw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