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試駕】美式暴力!福特 Mustang 5.0 GT 評測

文、攝:Vincent


▲新代理接手後引入一式兩款 V8 Mustang 車,售價 HK$779,990 起。

Ford(福特)新代理由「宏鋒汽車」接手,新車陸續引入並於九龍灣全新旗艦店展出,而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今次試駕的旗艦跑車 Ford Mustang 5.0 GT。一式兩款,Ford Mustang 5.0 GT V8 型號售價為 HK$779,990 起。

其實 Ford Mustang 一直都是美國「Muscle Car」的象徵,但早年的 Mustang 就只有左軚版本,所以香港粉絲一直無緣嘗駕此車,直至 2016 年推出的 Mustang 就首次生產右軚版本,終於名正言順地輸入香港。所以,對於一些曾經在美國生活、又喜愛駕車的人士而言,Ford Mustang 必然是最喜愛的汽車之一。如果 Ford Mustang 被喻為「野馬」的話,今次試駕的 5.0L V8 版本就是一隻「純種大野馬」!


▲重新在港發售的 Mustang 屬尾期 Facelift 版本。 

尺寸更大 V8 GT 更具特色
在外觀上,2022 年款的 Ford Mustang 比上一代體形更大,但就維持了長車頭、短車尾的誇張跑車車身比例。而 Mustang V8 5.0 GT 與 2.3 EcoBoost 兩款車型外觀上差異不大,同樣有誇張的水箱面罩、刻意突出的引擎蓋骨線、歷代小改的鯊魚車頭造型。不過為了提高 V8 GT 以及的辨識度,車尾原本的「野馬」廠徽也刻意變成「GT」字樣,左右沙板上亦加貼「5.0」代號。


▲5.0 版本車尾以「GT」代替「野馬」Logo。


▲Ford 為美國標誌性「Muscle Car」,長頭短尾設計。


▲頭蓋保留兩個入風口,讓 NA 引擎散熱。


▲原車配有自動 LED 頭燈、19 吋胎軨、Brembo 制動鉗。


▲四出尾喉聲音雄厚,用家亦可選擇靜音模式。

至於內裝,今代 Mustang 車廂以及儀錶板,造型、質感仍然帶點古典味。不過望入去就是可以顯示詳細資訊的全液晶介面。中控台以至乘客位置,車廠就用了較深色的鋁質亮面飾板,而波棍、手掣,以及加熱軚盤等多處都以皮革包裹,加上中控台 12.3 吋多功能顯示屏,就十足進入了高級的戰鬥機艙一樣,駕駛者可透過語音指令控制車內多項通訊娛樂功能,車機亦支援 Apple CarPlay 功能。


▲尾期版車內換上 12 吋數碼錶板及 8 吋觸控屏幕。


▲「SelectShift」10 速自動波波箱、軚盤撥片設計,0 - 100km/h 加速廠方測出 4.3 秒。


▲波棍簡單,沒有「+/-」功能。


▲電控皮椅備有六段電控調校功能。


▲後排座位略為狹窄,成年人坐得有點吃力。


▲中控台面以拉絲金屬面設計。


▲「Mode」以及「軚環標誌」可切換不同的駕駛模式和軚感。


▲手枕位置內設置物空間、USB 充電 / Apple CarPlay,以及 12V 插座。


▲尾箱容量有 382L,約可放 2 至 3 個旅行箱。

Ford Mustang 的 5.0L V8 自然進氣引擎是經典的動力配置,不過今代再度調較,搭載「歧管噴射」以及「高壓燃油缸內直噴」雙燃油技術底下,馬力上調至 449 匹,加上標準配備的「SelectShift」10 速自動波波箱、軚盤撥片設計,0 - 100km/h 加速廠方測出 4.3 秒。

「V8」、「NA 引擎」、「後驅」,雖然試駕的車型為自動波,棍波版就需要下個月才有消息,但以上三樣配搭已經令小編非常熱血!而新代 Mustang 同樣預載了 Normal、Sport+、Track、Drag Strip 以及 Snow / Wet 五種駕駛模式之外,還有三種不同軚感可以選擇,包括 Normal、Sport 和 Comfort。


▲尾期版換上 12 吋錶板,可顯資豐富行車資訊。

NA 引擎加速線性 車大不失靈活
雖然香港地區很難發揮出 5.0 V8 NA 449 匹的真正威力,但一進入 Sport+ 模式,整部「野馬」變得精神起勁,利用軚環撥片介入轉檔,引擎以及尾喉即時發出低沉的咆哮聲。不過 Sport 的軚環模式用得耐雙手未太習慣而變得發麻,懸掛太硬,軚盤需要更用力控制,加上反應敏捷,要格外留神才能駕馭這匹「野馬」。而以較高速過彎時,Mustang 的懸掛於側傾的抑制非常好,支撐力相當足夠,除非要將它逼到極限,車身「Body Roll」不大,非常平穩,經過輕微爛路時候,車身亦不見得有明顯彈跳,讓小編的感覺就似駕駛歐洲車多一點,舒適性不錯!


▲中控台 8 吋多媒體屏幕支援 Apple Cayplay 之外,還可下載手機程式連動。


▲後泊鏡頭屬基本配置。


▲Ford Mustang 備有 5 種行車模式。

總結:
在未駕駛 Mustang 之前,一聽到「野馬」一詞就覺得就是一部「死硬派」的「Muscle Car」,而心裡邊就會跟 Audi S7、BMW M6 同樣偏硬懸掛的車型比較,結果反而是 Mustang 舒適得多。新代 Mustang 的彎路性能的確無庸置疑,車子感覺沉重,但懸掛、輪胎卻應付有餘,撇開油耗、外型,小編反而覺得 Mustang 適用於日常巡航多點。而事實上,Mustang 早已有一班忠實粉絲支持,加上車價 HK$779,990 玩得到 NA V8、後驅,市場上選擇亦不多!

 

讚:
V8 NA 引擎、後驅,市場選擇少
車價 80 萬元起步合理
除棍波外,有自動波版更親民

彈:
後座偏窄,成人坐得吃力
長車頭設計,視野需要習慣
「Comfort」軚 Mode 仍然偏重,不合女生駕駛

Ford Mustang 2021【詳細規格
售價:HK$779,990 起
查詢:3768 4818(宏鋒汽車)

 

你對自己的愛駒有甚麼評價?而準備買車的你是否想知多一點心儀座駕的優劣?不妨在本網的汽車資料館內揀選心水的汽車型號,發表或瀏覽用家心得,說不定可以因此結識到志同道合的「車友」!https://www.dcfever.com/cars/userreviews.php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用手機聽歌已成主流,雖然多數用戶偏好藍牙耳機的便利性,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其內置電池設計會影響耐用度。最近推出的 Campfire Axion II 採用了 USB-...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鏡頭蓋在許多攝影師心目中,並非優先關注的裝備。在完成拍攝後,影友往往忙於收拾腳架,收好記憶卡或者與同好交流,重新蓋上鏡頭蓋很多時在電光火石...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對於厭倦手機攝影、又不想入手無反相機的 Z 世代,平價的輕便型相機自然是他們那杯茶。年初 Yashica 發表價位親民的 City 100 和 City 200 輕便相機... (繼續閱讀)
1 日前
Samsung 首款智能戒指 Galaxy Ring,被譽為 Samsung 去年最令人期待的產品,產品在香港推出 6 個月之後,有渠道就可以用 6 折買到,想知怎樣買到就... (繼續閱讀)
1 日前
智能家電品牌 Roborock (石頭科技) 正式進軍香港,一口氣推出乾濕全能洗地機 F25,掃地機器人 Qrevo S、Qrevo Curv 及 Saros 10R,定價由 HK$2,999... (繼續閱讀)
1 日前
小米 Poco F7 Ultra 香港定價為 HK$,這手機打著「頂規平價」的旗號引發關注。究竟這部手機是物超所值,還是買回定價貴一點的正統旗艦機呢?看看今... (繼續閱讀)
1 日前
Noble Audio 近年積極拓展不同耳機市場,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耳機領域,都推出了多款定位各異的產品。對於追求極致音質的發燒友來說,Noble 終於推出...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搭載 Apple M 系列晶片的 iPad Air 與 iPad Pro,效能已足以媲美筆電。這次第七代 iPad Air(以下簡稱 iPad Air 7)升級至 M3 晶片並支援全新鍵... (繼續閱讀)
1 日前
vivo 今年在推出旗艦機 X200 Pro 之後,將目光轉向中階市場,最新推出的 V50 定價 4,298 港元,保留了 Zeiss 認證鏡頭等關鍵配置。這款手機究竟能否... (繼續閱讀)
1 日前
法拉利發表全新 296 Speciale 加強版超跑,推出硬頂版與 Aperta 開頂版兩款車型。這款中置引擎混能超跑以 880ps 最大馬力與 1,410kg 輕量化車身,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