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A.I. 繪圖幾可亂真?完美影像還要靠大量後期修飾!

文:Alex

Jos Avery(@averyseasonart)的 Instagram 專頁在去年 10 月才創立,至今已擁有 178 張作品,大部分是「大頭」人像,而且以黑白作品居多。目前專頁擁有近 3 萬名追隨者,他們對 Avery 的肖像作品都讚嘆不已。然而 Avery 已經承認專頁上的作品都是利用 A.I.(人工智能)創造,而不是由相機拍攝。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Avery Portraits & Art (@averyseasonart)

A.I. 近日成為科技界的超熱門話題,當中的 A.I. 繪圖在攝影圈內特別矚目,大家都不斷測試究竟用 A.I. 繪圖製成的影像可以有多真?他亦坦言最初是抱著愚弄人的心態開立這個 Instagram 專頁,皆因他認為,拍照前會化妝的人會特別提及化了妝嗎?每一張商業時尚照片不是都經過大量的 Photoshop 處理?至於整容就更加不用提了!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Avery Portraits & Art (@averyseasonart)

他相信 95% 以上的追隨者都沒有察覺到他的作品有問題。可是,他現在想誠實地面對追隨者,因為之前的想法已經改變。現在他覺得即使是由人工智能創建的影像,其實也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方式。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Avery Portraits & Art (@averyseasonart)

首先,現在的 178 張作品其實是由 A.I. 程式 Midjourney 所生成的 14,000 圖像經過篩選而來,換言之,人工智能平均需要生成 85 張圖像才有一張可用!其次那張被選中的圖像也需要在 Lightroom 及 Photoshop 進行大量的處理甚至創作,例如修飾散景,才能令圖像的細節看來像真正的照片。他說:「影像創作過程仍然掌握在藝術家或攝影師手上,而不是(全部交給)電腦。」如今他將自己的作品歸入為「Digital Art」(數碼藝術),避免再與攝影扯上任何關係。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Avery Portraits & Art (@averyseasonart)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Avery Portraits & Art (@averyseasonart)

來源:PetaPixel

 

最新消息
1 日前
Canon 終於推出 35mm 的 L 級鏡頭 RF35mm F1.4 L VCM,不但鏡身輕巧,更加入光圈環以滿足拍片用家需要,同時適合影相及拍片兩種用途。 (繼續閱讀)
1 日前
繼 2020 年發表的 EOS C70 和 2022 年的 EOS R5C 後,Canon 在今日正式發表第三款 RF 接環 Cinema EOS 專業攝錄機 EOS C400,定位介乎 EOS C300 Ma... (繼續閱讀)
1 日前
來自韓國的 Samyang 加入 L-mount 聯盟已經接近一年,當時品牌已經表示會加大推出兼容 L-mount 的攝影鏡頭和電影鏡頭之力度,而他們首支 L-mount ... (繼續閱讀)
1 日前
與 Toyota、Mazda、Subaru 近日宣布合作開發新引擎不同,Nissan 高層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正處於電動化時代來臨前的過渡期,因此將不再推出新一... (繼續閱讀)
1 日前
甚麼是集各家之大成?或者用一個較通俗的講法:炒埋一碟?Polaroid 曾經推出的 iM1836 也許是個典型的答案。 (繼續閱讀)
2 日前
成立了短短幾年的 Nothing,今年發展了針對低價市場的 CMF 副品牌。CMF 繼推出 Watch Pro 智能手錶 及 Buds Pro 藍牙耳機後,近日有傳將會推出智能... (繼續閱讀)
2 日前
電動車近年成為市場焦點,由於電動汽車內都有智能座艙晶片及記億體等硬件,所以在國內知名的產品效能基準 (Benchmark) 機構 Antutu,引入了跑分機制... (繼續閱讀)
2 日前
預計會於 9 月推出的 iPhone 16 Pro 系列手機,屏幕尺寸早前已經曝光。近日 iPhone 16 Pro 及 iPhone 16 Pro Max 更流出屏幕細節,當中傳聞屏幕邊框... (繼續閱讀)
2 日前
今次之旅程,拍攝日期是 2024年3月25號至3月31日, 因為櫻花比預期遲開,所以到我返香港時,日本的櫻花只是剛開始有花,所以每一天拍攝前的晚上,都... (繼續閱讀)
2 日前
「禁拍」不單出現在富士山景區,長期受過度旅遊困擾的京都近日也實施「禁拍」,期望能阻止遊客的滋擾問題繼續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