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在差不多一個世紀前,全機械式相機例如 Leica,僅倚靠彈簧和齒輪便能做出幾百分一秒以至千分一秒的快門速度。大家知道在那個年代,技師是用甚麼方法檢查相機快門速度是否準確?YouTube 頻道 SmarterEveryDay 的 Destin 由美國遠渡芬蘭,為大家找出答案。
芬蘭有家叫 Kamera Store 的二手相機店,在其維修中心內仍保留著一台古舊的頻閃器(Stroboscope),可用來檢查相機的快門速度是否準確。技師會把拆下鏡頭的相機對準頻閃器的發光窗然後按下快門掣,假若快門速度準確,會出現如下圖所示的光線條紋。如果相機的快門速度不準確,光線條紋的粗幼會出現偏差。
▲Kamera Store 的維修中心仍保留著一台古舊的頻閃器。(影片截圖)
▲Leica 原廠正版的維修手冊列明各個快門速度會出現的光線條紋式樣。(影片截圖)
Destin 返到美國老家後,使用加上顏色線的滾筒模擬那台古舊的頻閃器,藉此獨釋其工作原理,有興趣的影友可以直接跳到影片的 05:32 位置收看。除此之外,Destin 又用手機代替舊式相機作出測試,發現同樣可以拍出有特定模式的光線條紋,證明這部古董級的頻閃器「寶刀未老」,仍然「靠得住」!
▲以 Leica 相機拍攝的效果。(影片截圖)
▲維修技師用手機拍攝古舊的頻閃器,也得到相同的條紋式樣。(影片截圖)
順帶多給大家一個冷知識。在 Leica 維修手冊中列出的光線條紋圖樣,條紋都帶有輕微的彎曲,而 Destin 用手機測試頻閃器時,拍出來的光線條紋卻大致是直線。大家知道原因是甚麼嗎?使用純電子快門的手機相機,以電子電路模擬快門簾的開合動作,時間非常精準,因此能拍出直線的線紋。機械相機以彈簧拉動快門簾,其速度並不完全均勻,因此會出現輕微彎曲的條紋。
▲Destin 又用另一部待修相機拍攝頻閃器,得到以上的拍攝結果(圖中上排照片)。很明顯 1/1,000 秒相片出現偏差。(影片截圖)
▲利用電子儀器測試這部待修相機的快門速度,發現 1/1,000s (1ms) 快門實際只有 0.65ms 曝光時間,偏差達 35%。(影片截圖)
▲1/500s (2ms) 快門實際有 1.9ms 曝光時間,偏差僅 5%。(影片截圖)
▲1/250s (4ms) 快門實際有 4.53ms 曝光時間,偏差為 13.25%。(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