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Owen
Micro 4/3 系統推出至今已有 15 年歷史,其剔除反光鏡設計在當年相當破格,而且輕巧的系統在智能手機尚未普及年代吸引不少人使用 Micro 4/3 機種作為拍攝工具,也令 Panasonic 的 GF(女友)系列和 Olympus PEN 系列無反相機的熱賣促使其他相機廠商生產屬於他們的無反相機系統,而對 Micro 4/3 系統帶來極大威脅的,就不得不提 Sony 的 E-mount 無反系統。
▲Sony 最終拒絕 Micro 4/3 陣營的邀請,自行開發 E-mount 系統,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成功創造出「一個接環成就無限可能」的影像王國。
Sony 在 2010 年另起爐灶於當時的單反 A-mount 以外研發 E-mount 系統,並帶來首作 NEX-5 和 NEX-3 的 APS-C 片幅無反相機,並為 Sony 在 2013 年進軍全片幅無反市場帶來重要的里程碑。不過,日前日本財經媒體 "Nikkei Business" 刊登對 Sony 副會長(Vice Chairman)石塚茂樹(Shigeki Ishizuka)專訪,在石塚茂樹回顧 Sony 在數碼相機市場的發展史時,表示在 2008 年一度考慮會否成為 Micro 4/3 系統成員。
在 2007 年 Micro 4/3 系統成立不久,石塚茂樹表示當年的 Micro 4/3 陣營(成立之初基本上只有 Olympus 和 Panasonic 兩位主要成員)曾經邀請 Sony 會否加入 Micro 4/3 陣營。當年 Sony 未有即時答應,並開始最行內部研究,當時有兩個方案:(1)全面擁抱 Micro 4/3;(2)保留 α 系統的資產和品牌,並將之微型化,並轉向至無反系統。
石塚茂樹指出 Sony 加入 Micro 4/3 系統會存在不少問題,首先當時已經有 Olympus 和 Panasonic 這兩位對手,Sony 的加入可能會增加 Micro 4/3 的市場份額,但就會面對與 Olympus 和 Panasonic「內鬥」,競爭非常激烈;其次,加入 Micro 4/3 系統也意味當時的 Sony 需要放棄接過 Konica Minolta 不久的 α 系統資產。在權衡一眾利弊後,石塚茂樹認為 Sony 最好自行開發屬於自己的無反系統,也就是延續至今有近 13 年歷史的 E-mount。
來源:Digicam-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