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拍攝荷花技巧 7 大要點,附鏡頭推介 2023

文:Alex


▲(會員 tangkinwah 作品)

踏入 6 月,到處都見到荷花盛開。荷花花形較大,枝葉粗壯,對器材的要求與拍攝難度都相對較低,容易拍出優美的作品。考慮到荷花未必長在池塘畔,若距離較遠,或想拍攝特寫感較強的構圖,就需要用到較長的焦距。想拍出漂亮的荷花相,機身和鏡頭方面有甚麼需要注要的地方?

1. 全片幅 vs APS-C
對大部分攝影主題而言,使用全片幅機身會有高感光度畫質較佳的優點。可是以荷花為主題的話,全片幅機卻未必再有這一優勢,因為拍荷花的時間主要在白天(最佳時間是在早上與黃昏),很少要用到高感光度。反而 APS-C 及更小片幅的機種因機身更輕細,使用時可能會更加輕鬆。另一方面,小片幅機種的焦距剪裁效應(Crop Factor)令畫面得到放大效果,無形中用家可以使用焦距較短的鏡頭,就能得到較長焦距的效果。


▲(會員 sunny_ 作品)

2. 防震 vs 腳架
拍荷花,使用 300mm 甚至更長焦距是很平常的事。簡單來說,以手持方式拍攝,鏡頭焦距越長,就需要使用越高的快門速度來確保畫面不會出現手震(抖動)情況。使用具有鏡身或機身防震系統的器材,能夠有效穩定畫面。當然一分錢一分貨,備有防震功能的器材,售價一定比無防震功能的器材高。另外,若機身與鏡頭都具有防震系統並互相兼容(通常是同品牌的指定機身與鏡頭),兩者能協同運作,提供比單一器材更高的防震效能。

拍荷花最佳的時間是清早與傍晚,具體來說是沒有陽光直接射到花朵,留下明顯陰影的時刻。此時由於光線相對微弱,再加上使用長焦鏡的話,或者有需要使用三腳架輔助拍攝。


▲(會員 wkc185 作品)

3. 焦距
上文提及,拍荷花較常用的焦距是 300mm 以上。就實際情況而言,100mm 至 600mm 焦距都有人會用,視乎影友需要的構圖而定。視角相對較闊的焦距適合用來拍「荷花 + 景」與「多主體」的構圖,例如荷花與蓮蓬,或盛開的荷花與花蕾同框的畫面,而較長的焦距則主要用來拍特寫,例如:花蕊或採蜜的昆蟲等。值得一提是,拍荷花一般會保留較多的「空白」區域(技術上稱作「留白」),營造一種從容不迫的感覺,此時就需要較短的焦距,因此焦距不一定越長越好。

4. 光圈
「大光圈能造出淺景深效果」這一基本理論也許大家都耳熟能詳。事實上,除了大光圈以外,想造出淺景深效果還有其他方法,包括:使用更長的焦距、縮短拍攝距離,增加主體與背景的距離等等。因此,影友不一定需要追求大光圈長焦鏡,倒不如花更多的工夫在構圖上。


▲(會員 Tianzhenling 作品)

5. 測光
荷花主要是淺粉紅色與白色,與綠色甚至深綠色的荷葉與池水形成較強烈的對比。使用平均測光(或者權衡式測光)一般都不會出現大問題 ,然而使用中央平均測光甚至點測光,以荷花為測光基準,也許會讓荷花得到更準確的曝光。

若然拍攝現場光差偏大,影友也可以嘗試使用機身的「高動態(HDR)拍攝」功能,讓高光區域(通常是荷花花瓣)與暗位(可能是荷花的背光位置)能呈現較多的細節,讓荷花看來更具質感。


▲(會員 csl600d 作品)

6. 對焦
在大部分情況下,自動對焦功能都能夠幫大家完成任務。可是有少數情況,例如在弱光之下拍攝白色荷花,或者大家想使用「遮蔽式」構圖,例如拍攝在葉縫之間僅露出一角的蓮花,自動對焦功能不一定能立即給大家找到對焦點。此時大家就要轉用「單點對焦」模式,而且對焦點越小越好(如機身有提供相關選擇的話),甚至不妨配合 LiveView 的放大畫面功能,直接使用手動對焦。


▲(會員 csl600d 作品)

7. 陰、雨天拍攝
剛才講過,強烈的光線不適合拍荷花,所以有人會選擇在下雨之後拍攝。「雨荷」在光線之外,其實更吸引影友的是水珠。無論是附在花瓣上抑或荷葉上的水珠,都能令荷花顯出一種清冷的格調,跟主流的「正氣君子」感覺稍有不同。 然而天氣畢竟難以預測,拍攝中途可能突然灑來一陣驟雨,如果器材有防水滴功,當然會令人拍得更加安心。這裡還可以給大家一個貼士,有些影友會帶上一個噴水壺自製水珠,當然前提是荷花必須長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會員 iamdavidlau2 作品)

適合拍攝荷花的鏡頭推介

1. Canon RF 600mm F11 IS STM
在無反相機成為主流前,400mm 或以上的長焦鏡售價都達 5 位數。後來無反開始盛行,Canon 也同步推出 RF 600mm F11 IS STMRF 800mm F11 IS STM 兩支前所未見的小光圈長焦鏡。它們的售價都屬 4 位數,雖然光圈也許少了一點,但對拍攝相對靜態的荷花而言,問題應該不大。


▲Canon RF 600mm F11 IS STM


▲Canon RF 800mm F11 IS STM

2. Sigma 150-600mm F5-6.3 DG DN OS | Sports
Sigma 150-600mm F5-6.3 DG DN OS | Sports 是目前用家眾多的平民遠攝變焦鏡,提供 4 倍變焦之餘,遠攝端焦距更達到 600mm。雖然鏡頭有一定份量,但其防震系統提供等同 4 級快門速度的補償能力,在良好光線之下,手持拍攝也能得到清晰影像 。


▲Sigma 150-600mm F5-6.3 DG DN OS | Sports

3. Sony FE 70-300 F4.5-5.6 G OSS
Sony 旗下的平價遠攝鏡,最高人氣之作當數 Sony FE 200-600mm F5.6-6.3 G OSS。不過,此鏡長 318mm,重量達 2,115g,有一定份量。其實品牌另有一支較輕便的選擇:FE 70-300 F4.5-5.6 G OSS。此鏡重量只有 854g,光圈也不算少,而且有 OSS 防震系統,是一支抵玩之選。


▲Sony FE 70-300 F4.5-5.6 G OSS

4. Tamron 70-300mm F/4.5-6.3 DiIII RXD (Model A047)
Tamron 70-300mm F/4.5-6.3 DiIII RXD 是新一代專為無反相機而設的遠攝變焦鏡,提供 Sony E 及 Nikon Z 接環選擇。鏡頭長度只有 148mm、重量為 545g(Sony E 接環版本),十分輕便,且備有準確快速的自動對焦及全天條防水滴鏡筒。若搭配 Sony 及 Nikon APS-C 機身,等效焦距會變成 105-450mm。


▲Tamron 70-300mm F/4.5-6.3 DiIII RXD

5. Fujifilm XF 100-400mm F4.5-5.6 R LM OIS WR
100-400mm 是現時較多無反相機用家選用的遠攝鏡。Fujifilm 旗下也有一支 XF 100-400mm F4.5-5.6 R LM OIS WR,不過配合 Fujifilm 的 APS-C 相機使用,等效焦距會變成 150-600mm,遠攝能力變相更強。


▲Fujifilm XF 100-400mm F4.5-5.6 R LM OIS WR

6. Tokina SZ 300mm PRO Reflex F7.1 MF CF
荷花與反射鏡彷彿是一對最佳拍檔。多年來一直有不少影友用這種特別的鏡頭拍荷花,令背景上出現一圈圈冬甩形的散景。早前 Tokina 一口氣推出 3 支 APS-C 專用反射鏡,分別有 SZ 300mm PRO Reflex F7.1 MF CFSZ 600mm PRO Reflex F8 MF CFSZ 900mm PRO Reflex F11 MF CF,提供 Canon EF-M、Fujifilm X 及 Sony E 接環版本。由於反射鏡需要手動對焦,因此當中的 300mm F7.1 及 600mm F8 鏡款比較適合攝影新手使用。


▲SZ 300mm PRO Reflex F7.1 MF CF


▲SZ 600mm PRO Reflex F8 MF CF

7. Nikon Z DX 50-250mm f/4.5-6.3 VR
Nikon 作為攝影器材大廠之一,長焦鏡的選擇當然多,增值得一讚的是,它們沒有遺忘旗下的 APS-C 無反相機用家。Z DX 50-250mm f/4.5-6.3 VR 提供等效 75-375mm 焦距,拍攝荷花相基本夠用,最重要是鏡頭僅重 405g,最適合追求輕便的影友。
19


▲ Nikon Z DX 50-250mm f/4.5-6.3 VR

8.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現時已改稱 OM Systems 的 Olympus,旗下也有不少遠攝鏡選擇,其中的 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擁有 200-800mm 等效焦距,但重量只有 1,120g,在機動性、畫質、對焦反應方面都有頗不錯的平衡,是進入生態攝影大門的輕便之選。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今年 Sony 只有兩款新機推出,分別是 Xperia 1 VII 及 Xperia 10 VII。據最新消息透露,明年預計將  Sony 至少有兩款新機亮相,很可能分別就是 Xp...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佳能攝影馬拉松香港站(Canon PhotoMarathon Hong Kong)早在 2009 年起舉辦,對上一次舉行已是於 2018 年舉行的第十屆比賽,對於有一定「影齡」的...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近年不少國產品牌在配件上為數碼相機注入復古元素,而 Ulanzi 今次可謂玩得更「實在」,最新推出的 VF01 腰平觀景器,讓無反與輕便相機重拾昔日腰平...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關於 Suzuki Jimny 的話題好像沒有完結的一日,日本改裝廠不斷為它設計新的改裝套件,這次由日本改裝品牌 Garage Ill 推出了的這一套名為「CH:AMP」...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Apple 近日宣布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擴展至包括繁體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系統,讓港澳及台灣用戶能全面體驗這套深度整合於 iPhone、iPad 及 Mac ...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Samsung 一直傳聞將推出三摺屏幕手機,近日這款名為 Galaxy Z TriFold 的新機終於曝光,網路上流出的實機影片與照片引發高度關注。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德國攝影師 Dennis Schmelz 憑藉作品《The Lone Horseman》,從全球 114 個國家、超過 2,000 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 2025 年 Siena Drone Awa...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Tascam 與 Nikon 合作開發的 CA-XLR2d-N 麥克風轉接器已正式開放預購,此為 Nikon ZR 相機專用型號。預購價格為 599 美元(折合約HK$ 4,680 元),... (繼續閱讀)
23 小時前
智能手機的攝影科技日新月異,手機攝影已成為年輕人展現生活品味的必需品。日系風格對年輕一代來說,更是備受追捧的熱門風格。好像 Sony 最新推出... (繼續閱讀)
1 日前
iPhone 17 Pro 推出至今約僅一個月,但預計將於明年 9 月發表的 iPhone 18 Pro 消息已經曝光,據傳其設計將比今年款式更為出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