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挑戰更高畫質:Canon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實測

可能是廣告關係,一提起「紅圈白鏡」,大家可能都會即時聯想到專業與高質。而一直以來,Canon 的確於長鏡的開發上特別的落力,以近期為例,便推出了成為焦點的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以配備多達 5 片 UD、1 片螢石,新鏡顯然以高畫質作為號召,到底質素上能否更青出於藍? 看過以下測試便自有分曉。

「小白」系列最新成員:「小白兔」

一個單反系統能夠成功,除了相機本身,鏡頭等配套亦是重要因素之一。而於 Canon 陣容強大的 EF 鏡頭群之中,「小白」系列便稱得上是當中的招牌鏡頭之一,自 1995 年起,廠方陸續便推出了 EF 70-200mm f/2.8 L USM「小白」及內置 IS 防震的 EF 70-200mm f/2.8 L IS USM「小白 IS」(2001 年推出)共兩支 f/2.8 恆定光圈遠攝變焦鏡頭,以上佳的畫質、可靠的造工,一直便成為專業用家的最愛。

當年 EF 70-200mm f/2.8 L IS USM 的推出,對於用家當然是趨之若鶩,鏡頭既有 f/2.8 的大光圈,又內置有 IS 防震,對於一支遠攝變焦鏡頭來說,機動性可謂即時大幅提升。不過針無兩頭利,「小白 IS」在加入防震結構之下,鏡組的設計亦相對變得更為複雜(18 組 23 片),而且鏡頭亦增磅不少,畫質雖有一定水準,但比起自家多支焦距相同的 70-200mm 鏡頭(包括恆定 f/4.0 光圈的「小小白」系列)只是半斤八兩。而今次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小白兔」的推出,正好便是針對要求更高的用家,鏡頭不單針對畫質,性能上亦得到不少的改善,難怪即使身價高達一萬九千,市場依然出現供不應求。

強化鏡身、新一代 4 級 IS 防震

作為一支 L 鏡,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於造工及可靠性方面當然遠高於一般消費級鏡頭。從遠距離觀看,新鏡外觀跟上代 EF 70-200mm f/2.8 L IS USM 其實十分相似,不過只要近距離比較,大家還是會發現「小白兔」的鏡身顯然經過重新設計。例如新鏡的對焦環便稍為加闊,多個模式切換制亦輕微「偷薄」,不單有助加強手感,亦有利用家隨時進行手動對焦。為了應付各種拍攝環境,新鏡同樣採用了防塵防水滴設計,而透過強化鏡筒及改良組件的連接結構,鏡頭的可靠與耐用性亦有一定的提升,雖然代價是鏡身重量略為提高了 20g(1490g),不過對於實際使用,用家應該難以感到分別。

由於鏡身份量,接上中高階的 EOS 5D Mark II 後,機鏡之間明顯出現「頭重尾輕」,配上電池手柄可略為改善。雖然今次測試並非採用旗艦級的 1 系機款,不過鏡頭對焦依然是快而準,當中除了主要居功於鏡頭配備了 USM 超聲波馬達驅動對焦,跟鏡頭先天擁有 f/2.8 的大光圈亦有一定關係。利用相機中央一點對應 f/2.8 或更大光圈鏡頭的對焦感應器,AF 對焦無論於敏感度,以至是準確度都比一般 f/5.6 感應器大有提升,而測試期間即使於昏暗的室內,鏡頭對焦亦甚少出現前後搜尋的情況。

以長鏡拍攝最常遇到的便是手震問題,而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內置的 4 級防震可說是鏡頭其中一項主要賣點。作為其中一間最早開發鏡身防震系統的廠商,Canon 的防震技術其實已是相當的成熟,雖然新鏡未有採用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的 Hybrid IS 技術對於部份用家可能有點失望,不過鏡頭防震能力比起上代還是有 1 級的提升,理論上可保持低至 1/13s 手持拍攝的穩定(200mm 遠攝端)。而為了驗證一下鏡頭這方面的實力,筆者便特別以 1/25s 手持拍攝模型,可見相片依然相當清晰,IS 防震效能稱得上跟早前送測的 AF-S NIKKOR 70-200mm f/2.8G ED VR II 「小黑六」所內置的 VR II 旗鼓相當。

鏡頭變焦環設計算是寬闊。 AF 以 USM 超音波馬達帶動,用家可透過手動對焦環進行全時手動對焦。
設有對焦距離窗,方便用家進行手動對焦。
對焦模式切換、對焦範圍控制以及 IS 模式制。
IS 防震設有兩種模式,分別為一般拍攝的 Mode 1,以及針對 Pan 鏡拍攝的 Mode 2。 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1.2m。
採用 77mm 口徑的濾鏡。 接環設有防塵防水滴膠邊。

頂級畫質、1.2m 最近對焦

近年鏡頭越出越貴,但一分錢一分貨,新一代的鏡頭用料上亦越來越「重手」,以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為例,19 組 23 片的鏡組中便用上了多達 5 片 UD 及 1 片螢石鏡片。在配備多片特殊鏡片之下,用家自然對新鏡的質素抱有極高期望。而對於長時間使用上代 EF 70-200mm f/2.8L IS USM「小白 IS」的筆者來說,新鏡在畫質上超越前者當然是毫不意外,特別是全光開圈遠攝時,鏡頭於銳利度及邊緣解像兩方面的表現便叫人眼前一亮。不過對於一支變焦鏡頭,要保持全段高質始終有相當難度,鏡頭於 70mm 中距端的表現便稍為普通,全開 f/2.8 光圈之下,邊緣無論於色邊控制,又或是解像都跟中央有一定差距,可幸只需略為收 1-2 級光圈,問題已有明顯改善。

相比起鏡片採用了納米結晶塗膜 Nano Crystal Coat 的「小黑六」,「小白兔」可能於對抗眩光及鬼影的表現較為遜色,不過鏡頭於近拍能力方面卻超越對手。利用 1.2m 的最近對焦距離,鏡頭便可造出 0.21x 的放大率(「小黑六」為 1.4m、0.16x),雖然放大倍率跟真正的微距鏡尚有一定距離,但亦足以應付花卉拍攝一類生態特寫,不過要留意的是最近對焦時鏡頭景深極淺,建議收細光圈以腳架拍攝。


鏡組為 19 組 23 片設計,採用了 5 片 UD 及 1 片螢石鏡片。


鏡頭的 MTF 圖表。

防震測試

ISO 500、f/2.8、1/25s、IS ON ISO 500、/2.8、1/25s、IS OFF

 

焦外成像測試


200mm、f/2.8

鏡頭暗角測試

70mm

f/2.8 f/4.0
f/5.6 f/8.0

200mm

f/2.8 f/4.0
f/5.6 f.8.0

 

眩光測試


200mm、f/5.6

色差測試


200mm、ISO 200、f/2.8、1/5000s、IS ON

鏡頭變形測試


70mm


135mm


200mm

近拍能力測試


200mm 遠攝端、1.2m 最近對焦

總結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雖然是現時同級中定價最高,不過表現上絕對是值回票價,然而對於經已擁有上代的用家,值不值得升級則相當見仁見智。假如習慣大部份時間全開光圈拍攝,而對質素又絕不妥協的用家,升級當然可即時提高影像質素,但相反對於習慣略為收細光圈拍攝的用家,筆者便認為倒不如用升級的錢來入手另一支鏡頭(例如微距或魚眼鏡頭),以擴大創作空間。

拍攝樣本(Raw 直轉 Jpeg)

ISO 100、f/5.6、1/400s [ Ori ] ISO 100、f/5.6、1/250s [ Ori ]
ISO 200、f/2.8、1/1250s [ Ori ] ISO 200、f/2.8、1/60s [ Ori ]
ISO 500、f/2.8、1/60s [ Ori ] ISO 1000、f/2.8、1/160s [ Ori ]
ISO 160、f/2.8、1/640s [ Ori ] ISO 100、f/6.3、1/500s [ Ori ]
ISO 100、f/4.5、1/1250s [ Ori ] ISO 200、f/3.5、1/250s [ Ori ]

Canon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規格

焦距 70-200 mm
視角 34°- 12°
最大光圈 F2.8
光圈葉片 8
鏡頭群組 19 組 23 片, 5 片 UD 及 1 片螢石鏡片
最近對焦 1.2m
放大率 0.21x
濾鏡直徑 77mm
尺寸 89mm x 199mm
重量 1490g
其他 ET-87 Lens Hood

 

最新消息
2 日前
過去一年,Fujifilm 不斷「放風」關於一部以 GFX100 II 同級 1 億像素大感光元件為基礎的電影機,如今終於揭盅。新機正式命名為 GFX Eterna 55,定... (繼續閱讀)
2 日前
南怡島除了影打卡相,銀杏和紅葉外,小編還發現更可愛有趣的毛孩,牠們不是“貓星人”,也不是“汪汪”,而是有條毛鬆鬆尾巴的松鼠。 (繼續閱讀)
3 日前
在柯達正式授權下,攝影品牌 Reto 近期推出了一款以盲盒形式銷售的玩具數碼相機 Kodak Charmera,其設計靈感源自 1987 年柯達推出的經典一次性底片...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編今日約了阿 Fei 拍攝一輯旗袍人像,為了突顯她的美態,特別安排了有新一代「人像散景鏡頭之王」之稱的 Sigma 135mm F1.4 DG Art!這是全球首支... (繼續閱讀)
3 日前
平治經典越野車 G-Class 面世近 50 年憑藉硬派的越野方正外型,在車迷心目中早已成為車壇傳奇。近年來傳出平治想為 G-Class 推出外界稱為「Mini G」... (繼續閱讀)
3 日前
Nikon 子公司 RED Digital Cinema 近日發布 V-RAPTOR X 系列的精簡版機型「V-RAPTOR XE」,提供 Nikon Z 與 Canon RF 兩種接環版本,售價為 14,995 ... (繼續閱讀)
3 日前
Apple 在今早的發佈會上公佈了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 及 iPhone 17 Pro Max 四款全新 iPhone。由於新機亮點眾多,發佈會上未能完全... (繼續閱讀)
3 日前
說起 Leitz Cine,相信不少電影圈朋友都會即時聯想到幾十萬一支的「神級電影鏡」,今次竟然跨界推出針對全片幅無反相機的 Hektor 新系列定焦鏡頭。... (繼續閱讀)
3 日前
近年蚊型 Sensor 便攝數碼相機突然炒熱,不少二手中古機仔有價有市,而社交媒體的帶動也令不少廠方覺得有機可乘,自然想重新投入市場。Canon 最新發... (繼續閱讀)
3 日前
Ferrari 正式發表全新旗艦超跑 849 Testarossa,這款車向經典致敬,並以 V8 中置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回歸。新車綜效馬力高達 1050cv,性能直逼 SF9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