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一睹大師風采:Joe McNally 工作坊見聞及專訪

Joe McNally  到港親授閃燈技巧的事件,令不少影友都非常關注。這點其實不難理解,首先  Joe McNally  過去為國家地理雜誌拍過不少經典照片,也是 American Photo 雜誌獲選為其中一位「美國 100 位最重要的攝影師」 ;第二,他是 The Hot Shoe Diaries: Big Light from Small Flashes  的作者,幾乎是每位學閃燈人士的書架必備。當然,還有是今次的學費達  750  美元,絕非人人捨得。筆者有幸到現場了解實況,親身驗證這位大師的魅力所在。


先理論  後親授
一日課程分為上下兩部份,上半部為 Joe 在講堂內親自示範,下半部學員在室外實戰,由  Joe  從旁輪流指導。當日大會安排了四位模特兒作為拍攝目標,在室外自由發揮,配以一輔加的閃光器材如閃光燈及反光板等營造效果。作品完成後,Joe  會為每個學完評點作品。就現場所見,一些學員更是遠道自馬來西亞參加的講座,Joe  絕對是魅力沒法擋 。

當日的天氣並不理想,陰雲密佈,感覺上不會有好作品,但看過參加者的作品後,感覺可謂完全是另一回事,至少可以非常肯定的說,影樓燈做到的,機頂燈也做到的。這又是發揮器材極緻的好例證。


Joe 在適當時間集合學員指導,他指出一個學習閃光燈攝影常犯的毛病:「在你按快門
之前, 先想清楚要拍甚麽效果,不要按快門後才看你拍到甚麼,然後不斷去撞。」




學員在酒店外的海傍試拍,以大會安排的模兒做目標,並使用 Lastolite 的
閃光燈配件如 Ezy Box 及反光板等做各種離機閃光燈試驗。


如果遇到較難處理的環境 Joe McNally 也加入了幫忙,提供意見直至拍到理想效果為止。


回到酒店講堂,也是時候為 Fans 簽名,Joe 著作轉眼被搶購一空。


Joe 帶來的器材陣容鼎盛,這只是他的一小部份,
所有器材其實要兩架 7 人車才能完全裝妥。


先來個大合照


Nikon Speedlite SB900 燈陣,這裏只展示了一半


Joe McNally 的 Nikon 相機及鏡頭配備


Joe 常用的閃光燈配件,包括 LumiQuest 的柔光罩


環型柔光燈 Ray Flash 也在他的使用之列


Joe 認為用甚麼燈不是先決問題,應該是以題材決定用甚麼閃光燈器材。

學用閃光燈是心理關口

席間,Joe  接受筆者訪問,內容圍繞以閃光燈作為攝影創作工具方面的見解,希望讓讀者對這位閃燈神級人物的攝影觀念。

記:記者
Joe:Joe McNally

記:就你今日觀察,你覺得參加者的攝影水準如何?

Joe:相當不錯,特別在今天這種環境,及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實習,都看得出他們能顯現個人風格,這點頗為可喜。

記:像今天的這類攝影課程,過去也有做過嗎?

Joe:其實不多,最類似的規模過去只在歐洲做過一次。參加的人其實都有一定水平,當然來參加這我的講座,也是想在閃光燈攝影方面做得更好。

記:哪麼你對歐洲人的攝影有甚麼評價,對比起其他國家的人,就他們有較長的攝影歷史和傳統,是否造藝都較好?

Joe:很難一概而論,無疑他們真的有較多的代表性人物和組織,例如  Magnum 及他們的成員。就我觀察,反而是取材的傾向有較明顯分別,在美國,其實很多傳媒不太喜愛與壞消息有關的影像,而歐洲則相對較為開放,較能反映現實。

記:就以你的作品所見,題材都很廣,由野外生態、人像,以至高空攝影都有,當中你最喜愛的是哪種題材。

Joe:一定是人像,因為影人像要有交流,而每位被影者的臉孔有許多元素,像有許多故事可以告訴你,吸引你去探索。

記:你認為以學習閃光燈攝影是件艱難的事嗎?我見很多人踏入閃光燈攝影就覺得寸步難行,你認為背後是甚麼原因呢?

Joe:閃光燈攝影的確不是易掌握的,因為現場光攝影大致上是你看到甚麼就是甚麼,但閃光燈有很多難以預計的可能性,所以當很多人無法做出理想效果時,心理上就產生障碍,可能會認為閃光燈攝影效果一定不自然,所以就沒有進一步鑽研,當然這是件可惜的事。

記:不用閃光燈和使用閃光燈攝影,特質上有甚麼不同?

Joe:我會說不用閃光燈,有兩方面的限制。首先是創作方面,只用環境光令你的題材偏於狹窄,運用閃光燈可以令你的題材更廣;第二是畫質,雖然現在的相機進步到高  ISO  也有理想效果,但無論如何,畫質和顏色表現總沒法和低 ISO 相片相比。

記:我見你手上全是用  Nikon  的閃光燈,這是否有些特別原因?相比用一些可攜式的影樓燈,每支閃光燈連電池匣的成本也不輕,你認為這配套可取嗎?

Joe:很多人在網上討論,說我是受  Nikon  贊助,所以用多少燈都不成問題,這個我只能說隨你怎想。我用機頂閃光燈而不常用影樓燈,是因為影樓燈做到的,它同樣做得到,而且它有非常好的便攜性,佈局也容易。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先從題材出發,去判斷你的器材應該用甚麼,幾支細輕便的閃光燈,或輔以一支出力較高的大燈,加幾塊反光板,已經可以做到很多效果。

(P.S.) 據  Joe  的助手說,團隊 手上的閃光燈約有  22  支(Nikon SB900 20 支,SB800 4 支),不過大部份情況下,6  支閃光燈已經能滿足大部份工作要求。


在評點學員作品環節之前,Joe 也分享了他一些攝影工作的體驗與花絮,
過程與拍攝的作品同樣精彩。


Joe 認真地逐一審視學員每一張作品,並指出各張品的優、缺點。


這張照片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已經覺得很不錯,Joe 亦讚賞這張相的構圖與氣氛,
不過還是找到要改善的地方:「模特兒的右邊眼部仍然看到閃光燈反射的光點,
右臂拳頭只有前端曝光,顯得不平衡,建議在閃光佈局上再改良一下;
左手最好提高多一點,看到全個手掌及填補空間。」這是大師的話。

大師親授評點千金難求
今次工作坊最多人議論的,莫過於是否值得付千金與大師見面。筆者在場旁觀,當日學員分為四小組輪流為模特兒拍照,每組亦有助手為隊員作引導,不過 Joe 仍然會親力親為地向學員教路,必要時幫忙舉反光板或燈箱也沒所謂,看得出他對教學的熱誠。在評點作品的環節,Joe 也發揮他的最專業水平,很多學員本身已有根基,作品也有一定水準,一般人相信已經收貨,不過 Joe 仍然能作品中找到最關鍵的改善空間,教懂學員如何達致完美。筆者認為,難得能與大師面對面交流,受教、評點作品,還有令人茅塞頓開的提點,已不是隨便有機會得到。縱使參與者不會因此立即成為大師,但更重要是學員的自信增強不少。就以上種種,根本無法用金錢去衡量,體驗從來無價。

最新消息
12 小時前
隨著人工智能(AI)日漸應用在日常生活,SmarTone 近期於全線門市設立「AI專區」及引入「AI Master」專家諮詢,致力推動智能生活普及化。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暑假是外出拍攝的好時機,一套合適的裝備能讓拍攝事半功倍。shop@dcfever 銅鑼灣店即日起至 8 月 31 日推出限時開倉活動,以下精選幾款實用配件,供...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比亞迪旗下的高級品牌仰望 U9 Track Edition 的性能數據,應該嚇壞了許多車迷,因為其數據顯示,這輛擁有四具電動馬達的純電跑車,合計可以輸出高...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HONOR 在香港市場的產品線不僅涵蓋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近年更積極拓展筆記型電腦領域。最新推出的 MagicBook Air 14 2025 以 HK$11,999 的定價進... (繼續閱讀)
1 日前
早前由 Insta360「與第三方合作」的全新無人機品牌 Antigravity,終於正式發表首款產品 Antigravity A1。憑藉 Insta360 在 360 度全景攝錄技術的經... (繼續閱讀)
1 日前
如果,從攝影的觀賞層面來看,攝影是感性的,相片的感覺,氛圍,色調冷暖應用,光線構圖美學等等,這些東西其實都是不科學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默主哥耶是個僅有2千多人的小鎮,會吸引這麼多遊客前來,是因為這裡是聖母顯靈地,甚至是歐洲第三大的朝聖地呢! (繼續閱讀)
1 日前
Mercedes-Benz G-Class 興祝第 60 萬輛組裝完成下線之際,市場傳出一個非常有趣的消息,就是 BMW 正在研發一輛具備純粹越野能力的全新旗艦 SUV,目... (繼續閱讀)
1 日前
Insta360 於昨日無預警釋出一段短片預告,展示其全新航拍機品牌 Antigravity 的強大性能,並宣佈將於香港時間8月14日晚上九時正正式發佈這款備受期...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日網路傳出 Sigma 即將推出多款大光圈鏡頭的消息,包括 200mm F2.0、APS-C 格式的 12mm F1.4 以及第二代 35mm F1.2。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款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