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常霖法師(前 葉青霖)與七徒「攝影禪」修之旅點滴分享 打破攝影規限 邁向達人層次

在佛學角度,先放下雜念、放下身體,放下自我存在的執著,這叫「禪」。在攝影角度,放下已掌握的攝影理論及技巧、放下身段、突破攝影框架,這叫「攝影禪」。

不論是禪還是攝影,都離不開生活。著名攝影大師葉青霖於去年五月正式宣佈出家,放下攝影師的身份,誠心學佛,但其對攝影教學的熱誠並沒有減退,他仍經常到處講學,更把自創的「攝影眼」哲學融入生活的「禪」中,讓「攝影眼」提升至另一個更高層次 - 「攝影禪」。

常霖法師出席 UNiART 設計畢業年展 2011,與四百多名觀眾分享「攝影禪」哲學。

葉青霖與七徒「攝影禪」修之旅點滴分享會

常霖法師從台灣回港出席 UNiART 設計畢業年展 2011,與四百多名觀眾分享「攝影禪」,究竟攝影禪是甚麼? 常霖法師(前 葉青霖)曾於其專欄中解釋:

「放下,忘了你的相機,忘了你的技術;再提起,像呼吸一樣地按下快門。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無關相機,不論技術。沒有拍照的人,也沒有所拍的境;你的禪攝影,從這裏開始。」

他在分享會中提到,當初不少學生經常問如何才能拍出成功的照片?他會這樣回應:「一張成功的攝影作品必先要充滿感覺,拍攝時投入的感覺越多,相片的震撼力就會越大。」當時不少學生都認為這番話很「禪」,故此亦啟發了常霖法師創下「攝影禪」的修行方法。

在解釋「攝影禪」修之旅的由來前,常霖法師率先向大家展示「慢步經行」步法 :雙手放在腹前,重心放在左腳,右腳踝離地,向前伸,半步後腳尖落地,重心轉移到右邊,如此類推。由於數碼相機的普及,大家漸漸不再思考,亂拍一通。常霖法師希望學員透過「慢步經行」的訓練,在每一步之間,用足夠時間想清楚,是否真的需要做這件事。

「攝影禪」修之旅啟迪心靈

今年七月中,常霖法師於台灣為其徒弟及攝影課程畢業生設計了一個為期六日五夜的「攝影禪坊」,目的是透過一連串把生活、藝術與禪修融合而成的工作坊,讓都市人學懂放下、感受及專注。當中涉及的題材十分廣泛,除了攝影之外,還包括:花禪、茶禪及空間禪等。除了學習,學員更需要早睡早起、打坐、做寺務、禁語及禁止一切對外聯絡及活動,學員們於禪修後都表示自己經歷了一個又「難捱」又「難得」的生活鍛鍊。

葉青霖攝影教學團隊成員 Martin Lam、Raymond Kam 及 Toby Wong 等都有參與是次禪修之旅,起初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擔心自己做不到:「都市人生活營營役役,電話電腦不離身,晚睡一早已成習慣,要拋開六天的工作、禁語、打坐及禁絕一切外界活動(例如 Facebook 及上網),似乎沒可能!」。

Toby 最初更認為禪修不適合自己,因為一向不受生活拘束的她,豈可能適應一個十分有規律的生活模式:每天四時起床,十時睡覺、每天打坐四次,每次半小時、四周圍佈滿蛇蟲鼠蟻,沒有冷氣……但最後卻被常霖法師的一句說話當頭棒喝而驚醒:「這些都只是每個人生活的最基本模式,若然不能適應,即是連最基本的都做不到。」於是她決定參與禪修之旅。

放下、專注及反思
打破自我攝影規限 邁向達人層次

常霖法師精心設計了多個攝影項目,讓參與禪修的學員學習放下、專注及反思。例如要求學員帶備一部只可以拍攝 20 張照片的相機上山,在起步時,要求大家於一小時的路程中影 20 張相,有些學員以時間計算攝影速度,有些學員則以景物美觀程度來決定,但過了 15 分鐘後,常霖法師就對學員說出已經行了一半路程,大家都變得徬徨。活動就是要教曉大家人生是無常的,放下技術,專注攝影,以感覺先決,把自己覺得美的東西拍下來。

Martin 對此感受最深,他表示參與禪修的第一天,與常霖法師及其他學員上山,常霖法師講到:「只要專注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腳步,不需要思考行多久,行多遠,因為一定會到!」,Martin 對這句說話作了很大的反思: 究竟何謂一定會到? 乘搭火車時,總會到達目的地,但奈何溫州高鐵事故的乘客卻未能如常到達,世事就是如此變幻無常,因此我們更應該把握當下,專注眼前最值得做的事,不枉此生。

常霖法師亦設計了一個「蒙著眼攝影」的項目,要求大家用布蒙著眼晴攝影,只靠聽覺及感覺拍下作品,目的是要大家在錯誤中學習,了解自己在從未試過的「角度」影相,打破自我框架,提升攝影層次。


每位學員被安排了不同的位置,蒙著眼地攝影。

Martin、Raymond 及 Toby 均對是次禪修之旅有深刻的體會,明白到「禪」就是生活,一切盡在不言中,只要時刻專注,學會跟自己溝通,把握當下,感受眼前一切美好,就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態度。

最後,Raymond 更以「創作的自由‧生活的自在」總結此次「攝影禪」修之旅,真正放下生活,專注做每一件事,享受生活的自由及自在,從而提升及啟發自我創作的靈感。

以下是其徒弟於「攝影禪」修之旅中拍攝的作品:

Martin Lam 作品

Raymond Kam 作品

Toby Wong 作品

下載葉青霖攝影教學團隊成員 Raymond Kam 以 Video 向大家分享禪修之旅的體驗

UNiART 葉青霖人像攝影課程將於 10 月 29 日全線開課,尚餘少量學額,詳情可瀏覽以下網頁:

http://www.uniart.edu.hk/

或致電 2136-1234 查詢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關於 Suzuki Jimny 的話題好像沒有完結的一日,日本改裝廠不斷為它設計新的改裝套件,這次由日本改裝品牌 Garage Ill 推出了的這一套名為「CH:AMP」...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Apple 近日宣布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擴展至包括繁體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系統,讓港澳及台灣用戶能全面體驗這套深度整合於 iPhone、iPad 及 Mac ...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Samsung 一直傳聞將推出三摺屏幕手機,近日這款名為 Galaxy Z TriFold 的新機終於曝光,網路上流出的實機影片與照片引發高度關注。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德國攝影師 Dennis Schmelz 憑藉作品《The Lone Horseman》,從全球 114 個國家、超過 2,000 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 2025 年 Siena Drone Awa...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Tascam 與 Nikon 合作開發的 CA-XLR2d-N 麥克風轉接器已正式開放預購,此為 Nikon ZR 相機專用型號。預購價格為 599 美元(折合約HK$ 4,680 元),...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智能手機的攝影科技日新月異,手機攝影已成為年輕人展現生活品味的必需品。日系風格對年輕一代來說,更是備受追捧的熱門風格。好像 Sony 最新推出...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iPhone 17 Pro 推出至今約僅一個月,但預計將於明年 9 月發表的 iPhone 18 Pro 消息已經曝光,據傳其設計將比今年款式更為出色。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國產鏡頭品牌屢有驚喜,由以往早期主打平價入門產品,到近年急起直追在規格上直逼原廠,已經成為一鼓新勢力,而不得不提當中已屬頂流的 Viltrox...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有些人愛相機,是因為它的規格性能,不過亦有些影友,鍾情相機卻是因為那種「歲月的味道」!在眾多經典機款之中,那些機身邊角被磨到泛光、露出底下...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今年的東京移動展(Tokyo Mobility Show )上,比亞迪除了展出首輛純電 K-Car Racco 外,還展出了小型純電動貨車 T35。這亦代表著比亞迪正式踩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