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Canon G1 X 越級挑戰無反、1.5 吋 CMOS 實力搶先試

雖然近來好像是無反的天下,不過只要感光元件夠大,亦一樣可成功吸引用家的目光。其中日前在港發表的 Canon PowerShot G1 X,便以配備大尺寸的 1.5 吋 CMOS 作為號召,於質素上抗衡一眾無反,新機到底於實拍時到底會否會有令人驚異的表現?以下便實行為大家搶先試用。

大碼版 G12

自 2000 年發表第一部 PowerShot G1 起,G1 X 不經不覺已是第 11 部 G 系相機,有趣是自 G7 開始,G 系相機於外形上就未有太大變化,就連最新的 G1 X 亦不例外。單從外觀,G1 X 便可說是一部 G12 的加大版,稍有不同的,最明顯的就是相機採用了彈出式閃燈設計。比較起 Panasonic GX1 一類無反,坦白說 PowerShot G1 X 於重量方面未有太大的優勢,然而將 G1 X 拿於手中,相機卻出奇地有不錯的手感,部份原因要歸功於相機於手握部份加有壓紋防滑處理,同時由於 G1 X 機身較大,手形較大的男性用家亦較少會出現尾指無處可放的問題。

操控具專業感

作為 Prosumer 級機款,G1 X 於操控其實跟 G12 其實亦相當近似,除了配備一個 3 吋的多角度 LCD,相機於按鈕佈局上亦用上相似設計。不過可能為了遷就內置閃燈,G1 X 就將原來的曝光補償轉盤移至雙轉盤設計中的下層位置,而原有的 ISO 轉盤則改為機背按鈕控制。相機前後共設有兩個快速轉輪,操作上有著 G 系一貫的專業感,用過 G12 等 G 系機款其實並不難上手。當然操控要再加強,其實還有一定空間,個人便期望未來可引入類似 S100 的快速控制環設計,為操作提供更大的彈性。

1.5 吋特大 CMOS

G1 X 最大賣點之一可說是配備了一片大面積感光元件,而當中新開發的 1.5 吋 1430 萬像 CMOS 便自然成為大家的焦點。以面積比較,G1 X 所採用的 1.5 吋(18.7 x 14mm)比起 M4/3 的 17.3 x 13mm 更大,而比起 DC 的 1/1.7 感光元件,感光面積更大了 6.3 倍。以較低的像點密度,感光元件的集光能力可謂大為增加,從而改善高感光的雜訊。從以下的感光測試中,便不難看出 G1 X 質素並不下於無反,以一張 ISO 1600 拍攝的人像相片為例,模特兒的髮絲等細節便清晰可見,甚至推至更高的 ISO 3200,質素仍屬可用,GX 1 另外並引入了 14-bit 的 Raw 拍攝(過去為 12-bit),以便影像可保留更豐富的色彩層次。

反應驚喜不大

換上一片 1.5 吋的 CMOS,G1 X 於設計上可說是「一闊三大」,除了機身加碼,鏡頭口徑亦明顯提升。G1 X 配備了一支 28-112mm 的 4 倍變焦鏡頭,廣角提供了 f/2.8 的大光圈。或許為了覆蓋更大的感光面積,鏡頭於設計上便作了一定取捨,其中遠攝一端光圈便只有 f/5.8,而近拍能力亦是一般,其中廣角端 20cm 的最近對焦便未必有足夠能力進行特寫(遠攝端為 85cm),要拍攝近距,用家可能便要於鏡頭前另外加裝近攝濾鏡了。

可能由於在室內試用,初步 G1 X 於反應上不算有太大驚喜,對焦反應跟 G12 似乎未有明顯的分別,不過利用較大的片幅,相機就可更容易造出一般 DC 難以造到的淺景深。初步感覺散景表現其實跟 M4/3 機款配以一支標準 Kit 鏡相似,主體跟背景如有一定距離,應不難造出不俗的 "前清後矇" 效果。

功能更齊全

除了主攻拍攝質素,G1 X 於功能上亦有一定的提升,除了內置電子水平儀、支援 4.5fps 的全解像拍攝等,亦內置有玩具相機、針孔拍攝等數碼濾鏡。相機並支援 1920 x 1080 的 Full HD 拍片,透過 Dynamic IS 技術,相機可更有效的修正手持的震動,從而拍出更為穩定的影片。

配備了一個 3 吋 92 萬點 LCD,採用多角度設計,讓用家可輕鬆進行高低角度取景甚至自拍。 開機後鏡頭會分兩節伸出。
手握部份除加有壓紋防滑處理亦設有一個快速轉輪。 採用一支等效 28-112 mm 的 4 倍鏡頭。
照樣提供光學取景設計。 機頂除了模式轉盤,亦設有曝光補償轉盤。
ISO 控制則轉至機背。 閃燈採用彈出式設計。
設有閃燈 Hot Shoe,可對應 Canon 自家的 E-TTL II 閃燈系統。
支援 HDMI 輸出。 採用 NB-10L 鋰電。
專用 40米 防水殼 WP-DC44 定價為 HK$ 1,980。 專用軟套 SC-DC75 的定價為 HK$ 880。
右為 G1 X、左為 G12,明顯可見 G1 X 比 G12 大了一碼。
最高解像為 1430 萬。 提供最高 ISO 12800 的感光。
支援 RAW + Jpeg 同時拍攝。 內置 ND 濾鏡,可作 3 級減光。
除了提供最細 f/16 的光圈,相機亦提供最長 60 秒的曝光,拍攝上比已往更有彈性。 NR 強弱可由用家自訂。
新增的版權資訊功能可切合專業攝影師的需要。 相機最高可進行 4.5fps 的全解像拍攝(6 張)。
內置 HDR、魚眼等特效。 支援 Full HD 攝錄。

焦外成像測試(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全開光圈)

廣角端 遠攝端

感光度測試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測試相片

ISO 100、f/5.6、1/60s [ Ori ] ISO 400、f/5.8、1/60s [ Ori ]
ISO 800、f/5.6、1/160s [ Ori ] ISO 1600、f/5.0、1/30s [ Ori ]

Canon PowerShot G1 X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1669

相關新聞:

Canon G1 X 二月初有售,定價 HK$ 5,980
Canon PowerShot G1 X 驚人現身!1.5 吋大面積突襲

最新消息
4 小時前
Godox(神牛)正式發表全新 iT32 iFlash 閃光燈及 X5 TTL 無線引閃組合,為影友帶來更具靈活性和高效率的閃光系統。兩者可組成模組式系統,透過更...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新一代 Tesla Roadster 究竟幾時才量產?雖然 Yesla 首席設計師 Franz von Holzhausen 曾經話新車有望在今年底前正式發表,但是 CEO Elon Musk 近日...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日系入門手機 Sony Xperia 10 VII 令人充滿驚喜,新機在相機、屏幕、音效和電池等方面,相對上代型號都有顯著提升,讓入門機也能擁有出色的使用體驗!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七工匠突發為其 APS-C 畫幅超廣角定焦鏡頭 AF 10mm F2.8 推出 Nikon Z 接環版本。鏡頭延續早前推出的 Sony E 接環與 Fujifilm X 接環版本相同規格...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vivo 將於 11 月中旬正式在香港推出新一代拍攝旗艦手機 X300 Pro,筆者已率先取得香港版實機,並針對其拍攝、錄影、系統性能及電池續航進行全面測試...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編號 C/2025 A6 的「檸檬彗星」近日成為天文攝影界熱話,來自奧爾特雲的「天外訪客」認真巴閉,軌道週期長達 1,350 年,上次現身仲係唐朝時期(17 ...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在高端入耳式藍牙耳機市場中,Noble 品牌一直佔據獨特地位。近期 Noble 正式推出新一代旗艦藍牙耳機 Fokus Encore,定價為 HK$5,980,11 月 8 日正... (繼續閱讀)
1 日前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人氣爆燈,除了因為 AI 晶片令其身家和影響力水漲船高外,其異常親民的形象也有別一般有錢人。早前黃仁勳現身韓國與 Sa... (繼續閱讀)
1 日前
雖然聖誕同除夕仲未到,但 LEGO 已經「超前部署」,提早推出兩款應節農曆新年套組,分別是編號 80118 的「迎福鞭炮」及編號 80119 的「駿馬奔騰圖」... (繼續閱讀)
2 日前
OM Digital Solutions(OMDS)雖然早在 2021 年 1 月 1 日成立,但是這些年來都仍未在日本有自己的生產據點,而品牌日前宣佈在長野縣岡谷市開設日本... (繼續閱讀)